閬中淨聖庵

閬中淨聖庵

位於閬中城內淨聖庵街2號,其庵始建於明崇禎三年(1630年),修有觀音殿,黃牆綠瓦,掩映於竹林深處。梵音悠揚,鐘聲回縈,堪稱一塊清靜修持的人間淨土。當時,閬中古城的信女們常來此燒香念經,香火旺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閬中淨聖庵
  • 位置:閬中城內淨聖庵街2號
  • 始建於:明崇禎三年
  • 特點:清靜修持的人間淨土
清朝的康乾盛世,又進行了多次擴建,梵宇生新,清雅優美,來此拜佛的人更多。
解放後,廟產歸公,僧尼還俗。將淨聖庵改建成打麻廠,收納當地還俗僧尼來此做工,自食其力。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落實宗教政策,恢復佛教活動。1984年,釋心明任該寺住持,同年6月,在此成立閬中縣佛教協會。釋心明任會長,釋源淨任副會長。1987年,釋心明和尚圓寂,由釋源淨師繼任住持,重建寺廟,歷時年余,煥然一新,將淨聖庵更名淨聖寺。從北京購來佛經,珍藏寺內,又從緬甸請回玉佛一尊,置放殿中,做工精緻,玉質潔白,開光大典,盛極一時。1997年元月,源淨師,積勞成疾,年事已高,靜坐圓寂,歸葬西充圭峰禪院
1997年3月,淨聖寺換住比丘尼,復名淨聖庵,聘南充西竺寺釋靈江(俗名何淑英,南充高坪區人)為該庵住持。靈江師隨緣功德,籌集資金,整治環境,維修殿宇,再塑金身,擴建了齋堂與寮房。又新建六方形千佛鐵塔一座,高十一層,重十一噸。塔頂有銅鑄藥師佛一尊;塔上鑄刻普門品、心經、大悲咒等經文;塔內有大小佛像1280尊。塔下建有極樂堂,先已置放釋心明師的骨灰盒。使淨聖庵重換新貌,金碧輝煌,來此敬香禮佛者,絡繹不絕。
2003年,靈江師又在觀音殿前新建兩樓一底的一座。一樓為念佛堂,二樓為禪房,三樓為大雄寶殿、天王殿、千手觀音殿。殿中的佛祖和西方三聖全用玻璃鋼做成。其四大天王、韋馱、彌勒佛、藥師佛及金童玉女、土地龍神共11尊佛像,皆用純銅鑄成。更有銅香爐一對,各重一噸;銅鐘一口,重有千斤,金光閃爍,古剎增輝。其銅像之多,造型之美,堪稱一絕。現該庵常住比丘尼4人,居士已逾千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