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東紅軍三年游擊戰

閩東紅軍三年游擊戰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福建省東北部地區的紅軍和游擊隊,同國民黨軍進行的三年游擊作戰。

1934年底,國民黨軍調集新編第十師、第八十七師和第七十八師1個團,共8個團的兵力,在5個保全團的配合下,對閩東蘇區大舉進攻。

基本介紹

  • 名稱:閩東紅軍三年游擊戰
  • 地點: 福建省東北部地區
  • 時間:1934年秋~1937年秋
  • 參戰方:國民黨
背景,過程,結果,閩東紅軍的精神特質,閩東紅軍獨立師發展,1934年,1935年,1936年,1937年,1938年,1939年,1940年,1941年,1945年,

背景

發生時間: 1934年秋~1937年秋
閩東紅軍三年游擊戰
發生地點: 福建省東北部地區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堅持在闖東地區鬥爭的閩東紅軍獨立師和游擊隊共2000餘人,在中共閩東特委書記蘇達、師長馮品泰和政治委員葉飛領導下,抗擊國民黨軍2個師另1個團和5個保全團隊的進攻。至1935年春,閩東蘇區的壽寧、福安、霞浦、寧德、羅源、連江等地全部被國民黨軍占領,部隊受嚴重損失,副師長賴金標犧牲。

過程

獨立師餘部500餘人在葉飛率領下轉移到寧(德)屏(南)古(田)地區開展游擊戰爭。1935年3、4月間,獨立師乘國民黨軍大部撤離蘇區之機,主力進入福安、壽安和霞浦、福鼎等地,摧毀敵人據點,恢復甦區。5月,重新組成以葉飛為書記的中共閩東特委,統一領導閩東地區的鬥爭。8月,獨立師編成3個縱隊分散活動。此後紅軍和游擊隊運用伏擊和奇襲等戰術,取得全殲霞浦縣檳澳岔之敵1個加強連和攻占福鼎縣港口重鎮沙埕、桃杭、龜子山以及崗壟、菖家嶺等戰鬥的勝利,多次粉碎國民黨軍的“清剿”。到1935年底,恢復和建立了寧(德)屏(南)古(田)、福(安)壽(寧)、霞(浦)(福)鼎平(陽)等幾塊游擊根據地,並以此為依託,四出打擊敵人。到1936年下半年,游擊區擴大到東瀕東海,西接閩北,南抵福州,北鄰浙江等23個縣的廣大地區。
閩東紅軍三年游擊戰

結果

這時,閩東特委看到中共中央1年前發表的《八一宣言》,隨即調整政策,開展抗日統一戰線活動。全國抗日戰爭爆發後,在閩東特委向國民黨軍地方當局提出停戰談判主張遭到拒絕並受到新的進攻的情況下,紅軍和游擊隊積極反擊,在寧德縣親母嶺等地接連打了幾個勝仗。1937年9月,中共閩東特委與國民黨福建地方當局達成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協定。年底,閩東紅軍和游擊隊在屏南縣集結1300餘人,後改編為新四軍第三支隊第六團,奔赴抗日前線。
閩東紅軍三年游擊戰

閩東紅軍的精神特質

閩東紅軍獨立師的創建和發展,充滿了艱辛曲折,鑄就了熠熠生輝的紅軍精神.這種精神蘊含著深刻的內涵,鮮明地展現出閩東紅軍的優良特質:堅定信念,追求理想的執著精神;堅忍不拔,頑強拼搏的奮鬥精神;求真務實,勇於開拓的創新精神;英勇無畏,一往無前的犧牲精神;嚴於律己,一心為民的奉獻精神.這些優良特質植根於閩東這塊英雄的土地,貫穿於閩東紅軍的歷史,是其克敵制勝的強大精神支柱,在今天也是激勵閩東人民邁步前行的不竭動力。
閩東紅軍三年游擊戰

閩東紅軍獨立師發展

1934年

9月底 中共閩東臨時特委根據蘇區迅猛發展的局勢,採納了北上抗日先遣隊關於“集中力量,建立主力紅軍”的建議,在寧德支提寺成立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師長馮品泰、政委葉飛、副師長賴金彪,下轄3個團、2個獨立營,共1600餘人。
10月15日 閩東蘇維埃政府發表宣言,指出獨立師成立半個月以來衝破了國民黨軍主力,消滅了數股民團,繳槍200餘支,號召閩東工農勞苦民眾以極大努力,援助和擴大紅軍,開展游擊戰,鞏固地方政權。
12月9日 葉飛率獨立師200餘人在霞鼎長嶺山上攔國民黨軍新10師某部1個營,斃敵7人,傷敵6人,繳槍27支、兩副迫擊炮腳。
26日 蔣介石調整“剿共”部署,設立閩東為第12綏靖區,轄新10師、第28師465團、87師261旅、259旅,保全1、2、3、11團,保全特務團大隊,進駐閩東福安、寧德、福鼎、霞浦、壽寧、古田、屏南、閩清、連江、羅源,並令各部於1935年1月5日對所屬地區的紅軍游擊隊進行大規模“清剿”。

1935年

1月中旬 為反擊國民黨軍大規模軍事“清剿”,中共閩東臨時特委在福安洋面山上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在柘洋(今柘榮)新坪西竹岔與新10師一部激戰,予敵以沉重打擊後兵分兩路突出重圍,轉移到外線。獨立師根據指示,與敵交火激戰一整天,斃傷敵500餘人,獨立師也傷亡200餘人。當晚,獨立師轉到外圍寧屏古地區,開始了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
4月下旬 葉飛與堅持在本地區鬥爭的阮英平、範式人等會合,根據鬥爭的情況,將獨立師分成縱隊建制,以4個游擊根據地為依託與國民黨軍進行“狡兔三窟”的游擊戰。
是年獨立師化整為零,以機動靈活的戰術四處伺機出擊,變被動為主動,給“清剿”的國民黨軍屢屢重創,至年底,獨立師發展到800餘人,由3個縱隊增編為4個縱隊。

1936年

1936年冬,中共閩東特委通過地下交通,獲得從香港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轉來的中共中央《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等檔案。根據檔案精神,決定改變鬥爭策略。為此,次年2月,獨立師各路縱隊一律改番號為“中國人民紅軍閩東抗日第×縱隊”。

1937年

11月下旬 根據中共閩東特委共赴國難宣言,紅軍閩東獨立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福建抗日游擊第二支隊。

1938年

1月下旬 閩東紅軍游擊隊從寧德桃花溪分批移駐虎貝石堂集訓,而後集結屏南雙溪棠口待命改編。新四軍政治部李子芳在屏南棠口向閩東特委和獨立師領導人傳達了新四軍軍部命令:閩東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第3支隊第6團,團長葉飛、副團長阮英平,轄3個營。
2月14日 新四軍3支隊6團1300餘名將士,由葉飛、阮英平率領,告別閩東父老鄉親,從屏南雙溪、棠口出發,踏上抗日征程。
3月下旬 新四軍3支隊6團抵達皖南岩寺,進行適應敵後作戰的短期集訓後,挺進抗日殺敵前線。
10月初 根據中央指示,六團進入蘇南茅山地區,主動出擊日軍,奇襲寶埝鎮,伏擊岡鎮,連連取勝。隨後六團又在白兔、高廟、下蜀、龍潭等地,與日寇交戰,連連告捷。

1939年

5月1日 六團奉命揮師東進,向寧(南京)滬(上海)地區進發,與江陰、無錫的抗日武裝合編為“江南抗日義勇軍”,亦稱“江南抗日義勇軍第二路”,由葉飛任副總指揮。期間,六團先後進行了夜襲滸墅關、火燒虹橋日軍機場等戰鬥,聲威大振,打開了東路地區抗日新局面,隊伍不斷壯大,從東進時不到700人,發展到2000餘人。
閩東紅軍三年游擊戰
10月 六團奉命執行北渡長江、發展蘇北的任務,留下政治部主任劉飛等36名傷病員在陽澄湖堅持鬥爭。1941年,以六團傷病員為骨幹發展起來的東路抗日武裝改編為新四軍第6師第18旅。

1940年

年初 六團在挺進蘇北揚州後,與當地武裝挺進隊會合,編為新四軍挺進縱隊第1團,葉飛任挺進縱隊副司令員。在堅持蘇北、蘇中抗日鬥爭中,取得了郭村保衛戰、黃橋決戰等重大勝利。

1941年

1月 根據中央軍委命令,六團編為新四軍1師1旅1團,時值敵後抗戰進入最為困難時期,但六團將士越戰越勇,連戰連捷,在車橋戰役中,頂住了日寇三批援戰的進攻,殲滅日寇600餘人,生俘中尉以下24人,擊斃日寇三澤大佐,創造了華中敵後戰場一仗殲滅日寇人數最多的紀錄,成為阻擊戰殲敵的範例,受到中央軍委表揚。

1945年

3月 六團南下天目山地區,編入蘇浙軍區第4縱隊,轉戰蘇浙皖邊區,堅持到抗日戰爭勝利。
抗日戰爭勝利後,六團編入山東野戰軍第1縱隊第1旅第1團及第2旅第4團,後為華東野戰軍第1縱隊第1師,1949年編入第3野戰軍第9兵團第20軍第58師172團、59師175團,先後參加了大小戰鬥數百次,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