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台教育的交融與發展

閩台教育的交融與發展

本書前五章,作者主要從地緣關係、文化薰陶、政制保障、朝野合力、書院傳統、科舉制度等幾個方面綜合探討閩台教育交融的歷史淵源和歷史沿革。第六、第七、第八章則分別就日本占領台灣時期、抗戰勝利之後,以及新時期以來閩台教育關係的發展進行深入而具體的探討。既注意明鄭以來閩台教育交融一體化格局的歷史描述,也關注到特定歷史時期閩台教育交融與發展的特定方式。作者認為,閩台教育交融雖然是一個變異與交融並存的歷史進程,但交融畢竟是一個大趨勢,帝國主義的侵略占領和國內政局的變化導致一段時間的“逸出”和背離在長期的交融史上並不是主流。第九章“閩台教育結緣對台灣社會的影響”是全書的結論。作者認為:兩地教育的結緣從總體上說使得台灣的學校教育獲得長足的發展,促成了台灣有影響力的士紳階層的形成,同時也使台灣民眾愛國思想和反侵略意識普遍增強。本書從九個方面對兩地教育的交融與發展做專題考察,結構嚴謹,材料翔實,論述充分,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基本介紹

  • 書名:閩台教育的交融與發展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頁數:253頁
  • 開本:16
  • ISBN:7211043695
  • 作者:黃新憲
  • 出版日期:2013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人民出版社發行部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閩台教育的交融與發展》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黃新憲,福建師範大學海峽兩岸文化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福建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福建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閩台文化教育史研究,出版《中華文化與閩台社會的變遷》、《台灣的書院與鄉學》、《基督教教育與中國社會變遷》、《台灣教育:從日據到光復》等多部學術專著,論著獲福建省社科優秀成果獎二等獎、三等獎。發表論文180多篇,有的為《新華文摘》等轉載。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明鄭時期閩台教育的內在聯繫
第一節鄭成功、陳永華與台灣學校教育的發展
第二節鄭成功、陳永華與台灣科舉考試制度的萌芽
第三節明鄭時期興辦文教事業的簡要分析
第二章閩台府縣儒學的歷史淵源
第一節閩台一體化的儒學教育格局
第二節台灣府縣儒學中的閩籍師資
第三節閩台的廟學規制
第三章閩台書院的歷史淵源
第一節福建官紳與台灣書院的發展
第二節閩學對台灣書院的影響
第三節閩台書院主要制度之比較
第四節閩台書院的建築特色
第四章福建官紳與台灣基礎教育的發展
第一節福建官紳與台灣義學的發展
第二節福建官紳與台灣社學的發展
第三節福建官紳與台灣番學的發展
第五章閩台科舉考試制度的交融
第一節閩台科舉考試制度的一體化
第二節台灣科第人物與福州的聯繫
第三節台灣士子的福州鄉試記憶——以林豪、陳肇興、洪棄生為個案
第四節閩台科舉考試影響的歷史延續
第六章閩台“敬惜字紙”習俗探討
第一節惜字建築與恭迎聖跡
第二節官紳主導與民眾參與
第三節教育習俗表征的文化意義
第七章日據時期的閩台教育關係
第一節台灣籍民在福建接受教育
第二節台灣學生赴福建就讀
第三節台灣學生在福建的愛國活動
第四節福建師生赴台灣學習、工作、參觀和實習
第八章抗戰勝利後閩台教育關係的發展
第一節福建為台灣培養和提供師資
第二節福建學生赴台灣就讀
第三節福建師生赴台灣實習、參觀、考察和講學
第四節台灣學生赴福建就讀
第九章新時期的閩台教育交流和福建學者對台灣教育的審視
第一節福建高校招收台灣學生就讀
第二節多層次、全方位的閩台教育交流
第三節福建學者對台灣教育的審視
第十章閩台教育結緣對台灣社會的影響
第一節學校教育獲得長足發展
第二節形成有影響力的士紳階層
第三節愛國思想與反侵略意識日益增強
附錄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