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炮

開門炮

開門炮是中國傳統年俗。農曆大年初一的凌晨,天剛蒙蒙亮,人們便起床了,家家戶戶第一件事就是爭先恐後打“開門炮”,梆敲三更,響炮連天,這意味著開門大吉,也宣告新年開始。全城一片爆竹聲,象徵送舊迎新和接福,俗謂“接年”。大家都用鞭炮迎接新春,看誰家的響聲大,響的時間長,看誰家的禮花品種多,各式各樣的鞭炮、禮花把夜空映的五彩繽紛。預祝新年吉祥如意,興旺發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開門炮
  • 俗稱:迎接新年
  • 時間大年初一的凌晨
  • 定義:開門放鞭炮圖吉利
  • 寓意:開門大吉
  • 引發問題:人身傷害、火災空氣污染
定義簡介,歷史起源,特徵意義,其他相關,相關資訊,

定義簡介

“開門炮”是什麼: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歷史起源

開門炮的由來:
洋溪流傳著一個關於“開門炮”的故事。說是村內有一個窮人由於連年不順,在除夕夜這晚為來年營生無著落而苦悶睡不著覺,於是在半夜到屋外放起鞭炮來。村里人都被吵醒了,放炮聲吵醒附近的鄰居,鄰居們出來查看究竟,發現是窮鬼起來放炮,都說:“窮鬼起來了?!”“窮鬼怎么這么早就起來放鞭炮了?!”。結果,從那年開始,窮鬼真的“起來了”,遇到了貴人,做起了生意,家產日盈,徹底告別了貧窮。這個當年的窮人認為是得了左鄰右舍的“好口彩”,而鄉人們則認為那是窮鬼在正月初一一大早就起來放鞭炮,才發家的。於是,從那以後,大家都在正月初一爭相起早放“開門炮”,希望來年能發家致富。
現在的開門炮現在的開門炮
陝北地區的人放開門炮,還有一層深意。據說,臘月二十三日(即“小年”)上天向玉帝匯報人間事務的灶王爺要在正月初一早晨歸來。放“開門炮”是為了迎接這位一家之主凱旋歸來。有的地方,主人帶上兒子,提上香燭紙馬,到村前村後的廟上燒香叩頭,才算迎來了新的一年。開門炮迎來了開門喜慶,開門吉祥,城鄉處處喜氣洋洋。
過去,一些做生意的酒坊油坊等在大年初一開門營業時,會紛紛燃放“開門炮”,期望能帶來好運,生意更旺。普通人家為了有好運和圖吉利,也紛紛在大年初一開門時燃放“開門炮”。如今的“開門炮”已不僅是在大年初一這天燃放,只要是做生意的店鋪,不論哪天開門營業,大多都燃放“開門炮”以圖吉利。

特徵意義

“開門炮”的講究:
打“開門炮”也有慣例,男主人起床,口念吉詞先開門,放炮仗於門口。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稱“百子炮”;再放雙聲大爆竹,大爆竹(有手腕那么粗)只放三發,但要“帶四放三”,留一個作“備炮”,寧波話“備炮”出典於此。全家老小團聚在門前的大場上,滿懷著興奮和喜悅,一邊相互祝福,一邊家中男主人看著把鞭炮擺成吉祥的圖案,然後小心翼翼地點上引信,隨著“嗤”地一溜火花,噼里啪啦的小鞭炮滿地歡跳,碩大的炮竹滿載著人們的祝福和希望,“通”地沖向藍天,又“啪”地撒下一片繁花。
“開門炮”放得越高越響越好,要求三發都響,聲音洪清脆,最為吉祥。意謂可解除一年的疫癘災晦,並表示接新年。在放的過程中不能斷響,否則不吉利。若是“吹、吹、吹”的啞炮,則示為不吉,要馬上就說:“喔,吹吹響,今年會發財。”並立即補放一個。
開門炮開門炮
據說打“開門炮”越早越好,如意發財農民五穀豐登。有些地方在打開門炮時,還口中念念有辭:“開大門,放大炮;財亦到,喜亦到。”一般鞭炮的外皮和里皮均一色通紅,燃放後紙花滿地,燦若雲錦,形成了滿堂瑞色,喜氣洋洋

其他相關

開門炮
近幾年來,由於放鞭炮易引起人身傷害、火災空氣污染等問題,故在政府的明文禁止下,放“開門炮”這項習俗在城市里已不再出現。有的則代之以“電動開門炮”。但在一些農村漁島上仍可燃放。

相關資訊

正月初七是春節假期後上班第一天,濟南一些商家集中選擇上午燃放“開門炮”。“開門炮”不僅給市民帶來驚擾,也進一步加重了空氣污染。當天,濟南環衛工共 清掃炮屑五六十噸。在一個時段內,濟南15個空氣監測點,有14個達到重度污染。調查發現,“開門炮”燃放有所減少,燃放者多集中在較大的商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