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鎮

開通鎮地處通榆縣縣委、縣政府駐地,是通榆縣政治、經濟、文化、信息的中心,區位優越,交通便利,302國道與長白公路貫穿其中。鎮轄21個行政村,9個社區,80個居民委,人口102110人(其中農業人口25755人,城鎮居民83088人),總面積52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90萬畝。2006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6000元,農民人均收入實現3500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開通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
  • 下轄地區:紅旗村、迎新村、西郊村、富強村等
  • 政府駐地:和平村
  • 電話區號:0436
  • 面積:589.5平方千米 
  • 人口:102110人
  • 車牌代碼:吉G
概況,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城鎮概況,產業發展,社會事業,特色產業,幹部培訓,

概況

開通鎮位於通榆縣東部。縣委、縣政府駐地。面積568平方千米(不同出處有619.3等多個數值),人口近12萬人,其中城鎮居民8萬餘人。轄9個社區、21個行政村,80個居民小組。鎮政府駐興華北街1905號。平齊鐵路、207省道、301省道過境。

歷史沿革

開通鎮區域,清代屬蒙王地,系扎薩克圖王旗南部遊牧地。
光緒三十年設定建縣治所設在這裡。
1956年設開通鎮,1958年改公社,1961年更名通榆鎮公社,1981年復名開通鎮公社,1983年改開通鎮。
1997年,面積21平方千米,人口7萬,轄紅旗1個行政村和富強街道15個居委會,興華街道9個居委會,團結街道12個居委會,開通街道11個居委會。
2002年,撤銷永青鄉,併入開通鎮。
2005年,撤銷羊井鄉、七井子鄉,併入開通鎮。
2006年,面積529平方千米,人口108843人,其中農業人口25755人,轄9個社區、21個行政村。
2017年,人口102110人。
2018年,同意在通榆縣設立樹滿、八區、迎新3個街道辦事處;保留開通鎮,將開通鎮人民政府遷移到轄區內的和平村。

行政區劃

轄紅旗、迎新、西郊、富強、五興、胡家店、向榮、光明、永豐、躍進、羊井、裕民、東郊、永青、永和、路楊、曉光、五一、黎明、和平、榆林21個村。
開通鎮人民政府駐地遷移至轄區內的和平村。

城鎮概況

基礎設施完善,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是開發投資的風水寶地。平齊鐵路、長白公路貫穿全境,與國家4A級自然保護區世界第一濕地向海相距也不過67公里。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加大了對老城區改造的力度,先後建成了基礎設施配套,服務功能齊全,滿足居民生活需要的建築面積2340平方米的9個便民服務社區,綠化美化的街道整潔寬敞,居民生活安居樂業。教學、醫療、通訊、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齊全,程控電話、有線電視、村級公路、低壓電改造已實現90%。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條件,為開通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產業發展

產業優勢突出,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是發展經濟的重要支柱。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葵花、香瓜,蔬菜、辣椒、林果、奶牛、肉牛、白鵝、狐狸等九大產業為主,生產規模和經濟效益逐年提高,已逐步形成了無公害蔬菜、綠色香瓜、紅都辣椒、特色果園、白鵝養殖、奶牛、肉牛養殖、狐狸養殖和葵花的品種改良等“八大基地,一個園區”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格局。現已建成120公頃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60公頃綠色香瓜生產基地;230公頃辣椒生產基地,產品在全縣各大超市銷售。養殖基地發展勢頭良好,奶牛飼養量達到2300頭,日產鮮奶達到50噸以上;白鵝存欄20萬隻;狐狸規模化飼養得到全面推廣,逐漸形成了市場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獨具特色的發展模式。
開通鎮開通鎮

社會事業

社會各項事業穩步發展,為建設和諧社會提供了重要保障。教育事業不斷加大資金和物資投入,改善薄弱貧困校辦學條件,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計畫生育工作在進一步完善鎮村計生服務站建設的同時,深入開展了“三結合”活動,通過廣泛宣傳教育,嚴格執法管理,使全鎮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均控制在9.4‰和2.76‰以內。與此同時,精神文明建設、社會各項事業與經濟建設同步發展,黨風正、民風淳,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技文化水平,開拓創新意識都有很大提高。社會安定,社會秩序良好。今天的開通鎮已經具備了進一步擴大開放,進一步加快發展的基礎和條件。

特色產業

開通鎮有各類耕地1008公頃,圍繞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豐富的資源優勢,這裡的蔬菜發展較快,現有日光溫室502棟,35000平方米,塑膠大棚792個,782畝,現今已達到了春提前早上菜,夏排開不爛菜,秋延後產新菜,冬季生產鮮菜,一年四季不斷菜。現年產菜已達3.5萬噸。在保證通榆人發吃菜的基礎上,每年不有四分之三的蔬菜運往外地銷售。在特色農業發展上,積極引導城郊農業發展井旁經濟、田園經濟和棚膜經濟,形成了鎮郊以特色蔬菜,瓜果、花卉等特色經濟為主的高效農業區。現今全鎮共有日光溫室35000平方米,塑膠大棚792畝,有機電井112眼,小井656眼,全部能合閘出水。由於基礎設施得力,保證和推動了蔬菜生產的發展,品種和產量也逐年增加,為今後蔬菜的流通和交易奠定了基礎。
牧業上,開通鎮政府堅持“牧業強鎮”戰功各不動搖,積極推進牧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全鎮馬、牛、驢等存欄2429頭(匹),其中牛1529頭,羊3500隻,全年牧業產值超過70萬元。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牧業發展規劃,已建成350頭以上的奶牛園區一個,占地3.2萬平米1500萬元。現初步建立起市場拉動科技帶動,園區支撐牧業發展格局。

幹部培訓

開通鎮有21個行政村、9個社區、10個站辦所,幹部隊伍大,職能範圍廣。因此,幹部隊伍整體素質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鎮黨委各項決策的貫徹和落實。為此,在幹部隊伍建設方面,鎮黨委著重抓了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著力培養了一批適應“五型”示範社區建設的社區幹部隊伍。“五型”示範社區建設是我們鎮黨委在城市社區建設方面的創新之舉。能否建成、建好並長期地開展下去,關鍵是看是否有一支高素質的社區幹部隊伍。多方面開展了對社區幹部的培養工作。一方面採用了研討會、培訓班和參觀學習等方式來培養幹部。近兩年,開通鎮每年都要組織兩次以上由社區幹部參加的社區發展研討會和培訓班,來學習研討和交流經驗,還組織社區書記到香港、深圳、湖北宜昌和吉林長春等地進行參觀學習,學習先進的社區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從而不斷提高社區幹部的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另一方面,大膽啟用了一批“謀事、幹事、成事”的社區幹部。為了打破身份限制,增強社區幹部的流動性,使優秀人才脫穎而出,鎮黨委對工作出色的社區幹部委以重任,近兩年,先後有5名幹部走上了社區黨總支書記的崗位;有1名優秀的社區書記被提拔到其它鄉任副鄉長;有4名幹部被調到鎮政府工作;有6名幹部被縣委辦、交通局等單位選拔到機關工作。
二是著力培養了一批新型的村幹部。農村稅費改革後,農村工作任務和性質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為了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需要,村幹部換屆後,鎮黨委重點抓了村幹部兩種能力的培養。第一是加強了村幹部執行上級有關惠農、支農政策能力的培養。在對待上級政策和鎮黨委的決議問題上,明確要求村幹部要“不說困難、不講條件、不折不扣”地予以貫徹執行,並把政策執行情況作為衡量村幹部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標。換屆這些年來,無論是新班子還是老隊伍,都發揮了極大的潛能,較好的完成了“村村通”建設項目、“九大特色園區”建設工程、農村安全飲水改造工程等重點工作,村班子的執政能力明顯提高。第二就是加強了村幹部“帶頭致富、帶領共富”能力的培養。我們積極發現、培育、推出“雙帶”典型,通過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來激發全鎮村幹部的創業熱情,從而帶領全鎮農民共同致富。一年多來,全鎮先後湧現出了企業型村書記—王世軍;效益大棚村主任—候煥軍;種養綜合型村書記—劉國良;高產作物種植型村書記—陳學鋒等等一些致富村幹部,他們不僅自己富裕了,還帶領農民逐漸走上了現代農業的發展道路。這些人的創業事跡已被有關媒體報導,其影響已超出了開通鎮的範圍。通過“雙帶”幹部的培養和帶動,全鎮農村經濟呈現出了“多業、高產、高效”的發展態勢。
三是著力加強了機關作風建設。為了真正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幹部隊伍,我們不斷強化機關作風建設,突出抓了制度建設和機關工作流程,通過制定《領導幹部崗位目標責任制》、《領導幹部責任追究制》和《領導幹部考核責任制》等制度規範機關幹部的行為;通過實行民主評議領導幹部、黨員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等形式來加強黨內監督;通過實行黨務、政務公開來加大民眾監督和輿論監督力度。由於採取了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機關作風有了根本性轉變,辦事的效率明顯提高,上訪的越來越少,機關辦公室越來越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