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縣復興初級中學

開縣復興初級中學

開縣復興初級中學地處開縣厚壩鎮,始建於1958年,是當時全縣八所單設初級中學之一。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為全縣,乃至全國培育出了大批優秀人才。1985至1995年間,學校曾連續獲得原豐樂區八個鄉鎮“教育質量”考評第一名。成績斐然,有口皆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開縣復興初級中學
  • 創辦時間:1958年
  • 類別:初級中學
  • 所屬地區:開縣厚壩鎮
學校簡介,教科園地,學校理念,道德建設,特色教育,學校未來,

學校簡介

開縣復興初級中學
伴隨著共和國的成長,60年來,我國的基礎教育事業不斷地普及、擴大規模,提高質量,越來越多的孩子正在沐浴著教育的陽光雨露茁壯成長。回溯歷史,一路走來,早在1958年就建校的復興中學同樣見證著祖國教育翻天覆地的變化。 “老學校只有一棟一樓一底的教學樓,門樓千瘡百孔,圍牆四面透風,道路坑坑窪窪,雜草樹木叢生,斷瓦殘垣一片,操場塵土飛揚,危房到處都是……”這是只比復興中學小几歲土生土長的厚壩鎮人,學校副校長劉業才、陳大元對學校有著同樣精準的描述。而這樣的學校在當時豐樂區內卻算是“好學校”,於此,對於當時的教育可窺其一斑。
1982年,學校更是遭受洪水的侵襲,破爛不堪,在風雨中搖搖欲墜,但苦於資金困難,工作在一線的教師們只能咬緊牙關,仍然在艱苦的環境中兢兢業業,嘔心瀝血地教書育人,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並取得驕人成績,學校教學質量一直在當時豐樂區內名列前茅,成為區內教學的支點和楷模。
2008年,開縣移民工作相繼完成,學校在移民的巨觀背景下,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學校從交通閉塞的山坳搬遷到離縣城僅16公里的主道邊上。新校區布局合理,大氣壯觀,既很好的繼承了老校傳統的文化底蘊,更巧妙的注入了現代科技的新鮮血液,走進校園,高大的校門,宏偉的教學樓首先給人一種現代化氣息,而那隨處可見的校訓,辦學宗旨,名人字畫又讓人安靜沉思,濃重的文化底蘊讓你頓感書香撲鼻。
2009年,學校實現全面搬遷,在校長余傑的帶領下,學校堅持科學發展觀和“育人育魂”的辦學理念,以“厚德、篤學、健康”為校訓,科研興校,提質提速,力促教師專業成長,深化課程改革,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加強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教育,著力實施特色德育工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強化教育教學服務意識,推進“五個校園”目標建設(即平安校園、健康校園、綠色校園、數字校園、人文校園),實現了學校和諧有序的科學發展,走出了一條新路,結出了豐碩的成果。

教科園地

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科教”興校是復興中學近十年來努力追求的辦學目標。學校在做實常規教學工作的同時,咬定以教科研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的理念不放鬆,紮實有序的推進教科研活動的開展。同時,高水平、高質量、高標準創辦優質教育是該校追求的目標。創辦優質特色教育的關鍵是教師。全校教職工堅持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學習。通過實施“六個一工程”--每學期每位教師要閱讀並摘錄教育教學理論著作一部;撰寫一篇有價值的教學反思或教學教研案例文章;寫一份能體現教學特色的教案;上一節成功的公開課、示範觀摩課;進行一次全面而深入的試卷分析;解決一個針對自己的教學難題。不斷提高自身理論素質和業務能力。
紮實搞好教研工作,整體提高辦學水平。圍繞“增強課堂趣味性,激發學習主動性”校本教研課題,制定校本教研計畫和實施方案。學校經常選派教師參加各級業務主管部門的教學研討培訓(2009年下期已選派3名年青教師到長江師院離職學習3個月)。結合學科實際,每期開展2-3次“走出去,請進來”教研活動,推動校本教研。堅持行政領導帶頭聽隨堂課活動。以縣教委、進修校提出的“教導主任賽課活動”和“校長論談”為契機,開展好學校“新進教師展示課”、“年級組長、教研組長優質課活動”和“骨幹教師示範課”活動,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學校理念

學校在“以人為本、立足庫區,著眼素質,追求發展”思想指導下,樹立了“一切為了學生髮展、為了一切學生髮展、為了發展一切學生”的育人觀。在學生中有力開展了以“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文明養成、誠信教育、心理健康”為主要內容的德育活動。學校領導班子認為,育人先育德。
始終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創新德育工作方式,拓展德育工作渠道,豐富德育工作內容。大力開展“關愛留守學生”等系列教育活動,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化師生防震避險教育和消防安全等應急疏散訓練,加強遵紀守法和行為規範養成教育,鍛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學校決定國慶節以“紅歌唱響新復中”為主題,搞好慶祝活動。2009年元旦,舉行“復中以我為榮”為主題的文娛表演,搞好復興中學50年校慶籌備工作。積極探索“以班主任為核心的教師集體管理班級模式”,圍繞學校特色德育,以“育人育魂”為核心,以“千德碑”為載體,倡導對學生的賞識,推進學校全員育德。結合新校建設,打造淨化、美化、綠化、人文化校園環境,達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作用。

道德建設

以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為起點,切實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從學生寢室東西的擺放和食堂就餐秩序等小事入手,一點一滴做起,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注重個性化、人格化教育。形成“五有五無”目標,即課堂有紀律,課間有秩序,待人有禮貌,心中有他人,個人有愛好;地上無紙屑,牆上無污漬,桌面無塗痕,書桌無雜物,室內無破損。
各班結合重大節日、紀念日開展活動,挖掘寶貴的德育教育資源。教師節舉行“以最好表現,向老師獻禮”教育活動;國慶節、五四青年節舉行文娛匯演,讓學生在活動中接受教育,增強愛祖國、愛人民、愛學校、愛家鄉的熱情,激發立志成才信心。學校經常組織學生參加校外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結合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主題活動,以愛國主義為主旋律,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深入開展“唱紅歌、讀經典、講故事、傳箴言”等活動培養學生髮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後適應社會打下基礎。
學校對待差生的絕招是不放棄,多關愛多幫助。教師總是鼓勵學生:人各有所長,天生我才必有用。特別重視單親家庭、離異家庭、貧困家庭以及留守學生的關愛教育和管理,學校堅持每月為留守學生過生日活動,讓這些學生充分享受學校大家庭溫暖,促其健康成長。並被重慶天天630、開縣電視台等多家媒體報導,作為典型宣傳推廣。

特色教育

學校還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狠抓體育、音樂、美術、綜合實踐課。確保學生在校每天一小時體育鍛鍊活動,注重發揮體、音、美比賽活動,竭力開展學生健康教育。深入開展陽光體育活動,大力推動“2+2”(兩項體育技能、兩項藝術技能),抓好"兩操"落實工作,按期舉行中學生達標運動會和田徑運動會;通過展板、文娛匯演等形式展示師生藝術才華,力爭今年10月全縣“2+2”展示活動取得滿意成績。紮實做好衛生防疫和師生體檢工作,維護師生身心健康,實現了“以人為本”的根本宗旨。

學校未來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歷經50年風雨的復中,在見證著祖國教育的發展的同時,也為開縣的教育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如今的復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實現了成長曆程中新的跨越,打出了自己的特色。然而,復中的領導班子們站在新的台階,迎著庫區移民的春風,又有了新的思考,新的發展思路。提出了“三年戰略”,即在延續復興中學光榮傳統下,藉助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通過3年拼搏,最終把復興中學打造成開縣東方一所農村視窗名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