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寶藏

開寶藏

【開寶藏】

Kaibaozang

宋太祖開寶四年(971)朝命張從信往益州(今四川成都)雕造佛經全藏,至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告成。因始刻於開寶時,後世遂稱《開寶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開寶藏
  • 館藏地點:國家圖書館
  • 所屬年代:宋太祖開寶四年(971)至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
《開寶藏》完成雕版13萬塊,以《開元釋教錄》入藏經目為底本,共480帙,5048卷;捲軸式,每版23行,每行14字,版首刻經題、版數、帙號等;卷末有雕造年月乾支題記。首刻全藏印本曾於北宋雍熙元年(984)由日本沙門奝然傳入日本。此後,還經過三次比較重要的校勘修訂和不斷增入宋代新譯及《貞元釋教錄》入藏的典籍,形成三個不同的版本:①鹹平修訂本。北宋端拱二年(989)到鹹平(998~1003)年間的校訂本;②天禧修訂本。北宋天禧(1017~1021)初年校訂本,曾於乾興元年(1022)傳入契丹和高麗;③熙寧修訂本。北宋熙寧四年(1071)的校訂本,於元豐六年(1083)傳入高麗。熙寧以後,陸續有新譯本增入,到北宋末年,已積累到653帙,6628餘卷,增入173帙,1580餘卷。
其後版送汴京存儲,今所見大藏殘卷,多印於崇寧、大觀 (1102~1110) 時。卷後或有由中書印木記,可證版在汴京。靖康之變(1127)時,盡為金人掠去。《開寶藏》以書法端麗嚴謹,雕刻精良著稱。現存的數卷為開寶年間雕造,並用宋代官用文書的黃麻紙精工刷印,是宋版精品之一。
北宋刊藏始於開寶,亦中國刻印佛教經典全藏之始。《開寶藏》全藏久已無傳,現存殘卷皆硬黃紙印,捲軸裝,每卷中行字不一。殘卷存世亦寥寥無幾,至足珍貴。據傳陝西青蓮寺、太原崇善寺等處曾有《開寶藏》零帙,尚待訪求。今將所見零卷,列述如下:
①《雜阿含經》,存卷三、三十九兩卷,開寶七年刻本,每版22行,行17字,卷三十後有“大宋開寶七年甲戌歲奉雕造,內侍省內侍黃門勾當印經院劉惟德”題記3行;
②《佛說阿惟越致遮經》,存卷上一卷,開寶六年刻大觀二年印本,每版 22行,行 17字,卷後有“大宋開寶六年癸酉歲奉雕造陸永”2行,又木記、 文字3行“熙寧辛亥歲仲秋初十月中書子奉聖旨賜大藏經板於顯聖寺聖壽禪院印造提轄等勾印經院事演梵大師慧敏等”。
③ 大寶積經》,存一卷,卷第一百一十一。國家圖書館自2007年10月從民間所收。這是近年入藏國家圖書館最重要的一件古籍善本。其與通行本《大寶積經》的經文差異,為研究我國第一部雕版佛教大藏經又提供了新的重要實物證據。
以上4卷今藏國家圖書館。
④《大方等大集經》,存卷四十三,開寶六年刻本,每版23行,行14字。此卷葉恭綽舊藏,今歸上海圖書館;
⑤《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存卷二百六,開寶五年刻元符三年(1100)印本,每版23行,行14字,首殘,卷後有“大宋開寶五年壬申歲奉雕造陸永印”一行,又木記“同登覺岸時皇宋元符三年歲次庚辰八月四日慶記”一行。今藏山西省博物館。
⑥《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存卷五百八十一,今藏中國佛教協會;
⑦《妙法蓮華經》存卷七,《大雲經》存請雨品第六十四,以上2卷今藏山西省高平縣文博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