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後樂

《開元後樂》是唐代詩人薛逢所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此詩從開元樂寫起,引出了唐王朝由勝轉衰、安史之禍的緣由,從一個側面揭露了戰禍連年造成的悲慘現狀。全詩以不見行蹤的“悲憤”二字為宗,勾連各句,將跳躍幅度極大的四聯詩融為一有機整體,表現出較為深厚的藝術功力。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開元後樂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薛逢
  •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開元後樂1
莫奏開元舊樂章,樂中歌曲斷人腸。
邠王玉笛三更咽2,虢國金車十里香3
一自犬戎生薊北4,便從征戰老汾陽5
中原駿馬搜求盡,沙苑年來草又芳6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開元後樂:指開元以後的音樂,即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所謂“開天盛世”的官廷音樂。
2. 邠(bīn)王,即李守禮,章懷太子李賢之子。唐隆初封邠王,開元初累為州刺史,遊獵酣樂不領事,本傳稱其“高歌擊鼓”,而未言吹笛事。按玄宗兄弟有寧王,善音律,楊貴妃曾竊其玉笛吹曲。見宋樂史《楊太真外傳》。“邠王玉笛”,蓋泛言侯王宴樂,不必指實。
3.虢 (guó)國:指楊貴妃之姐虢國夫人。 金車:裝飾華美之車。
4.犬戎:周代西方少數民族。周幽王十一年(前771),犬戎曾攻入周朝京城。這裡借指胡人安祿山攻入長安事。 薊北:安祿山從范陽起兵作亂,范陽郡治在河北薊縣,因有此稱。
5.汾陽:指郭子儀。郭子儀平定安祿山叛亂有功,封汾陽那王。“老汾陽”,指其長期征戰,歲月銷磨於疆場之中。
6.沙苑:在陝西大荔南洛水、渭水之間,地多沙草,宜畜牧,唐時曹於此置沙苑監,管領養馬事。 草又芳:暗示已無牧馬。

白話譯文

不要吹奏開元時期舊樂章,樂章中的歌曲會令人斷腸。
邠王玉笛嗚咽之音持續到三更時分,虢國夫人的金車香飄十里。
自安祿山發動叛亂以來,兵連禍結,將軍們在長期征戰中也感困疲不堪。
中原良馬已被搜求殆盡,如今沙苑只剩下一片萋萋芳草。

創作背景

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年),安祿山攻入長安,玄宗逃到成都。作者薛逢會昌初(約841年)考中進士,得聽到宮廷音樂,上距安祿山攻入長安已有八十多年。《新唐書禮樂志十二》稱代宗復二京(東京、西京)後,供奉官及各地有獻樂的,已有新樂,如《定難曲》等。文宗詔太常卿采開元雅樂制雲韶法曲,那就是開元樂了。作者聽了開元樂,想起開元時的盛況,感嘆當時唐朝的衰落,就寫了這首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薛逢的《開元後樂》是一首以賞樂為由頭,借古喻今的諷喻詩。詩中擇取極富典型意義的細節,紆曲委婉地表述了對唐王朝統治階級荒淫無道、誤國殃民行為的強烈不滿,及對唐王朝盛極而衰的無盡慨嘆。
首聯“莫奏開元舊樂章,樂中歌曲斷人腸。”詩歌的第一句幽怨深邃:不要再奏響那些霓裳羽衣舞和秦王破陣舞曲(雖然出現在李世民時代,但是開元時期仍在演繹),那是過去《憶昔》的回憶,想到這些,那輝煌的時代,對比此時兵荒馬亂,“路有凍死骨”的慘景,真是悲從心起。
頷聯“邠王玉笛三更咽,虢國金車十里香。”寫兩處場景的不同比較,王室後孫卻遭遇軟禁,生不如死,在三更尚不能眠,笛聲哽咽,催人淚下,而那單單一個虢國夫人的車馬,就是貼金鑲鑽,所謂寶馬香車,暗示開元時候的物質生活糜爛,更飄逸出了夫人使用的薰香。兩處對比烘托出唐朝政治失利者的悲哀和當朝者和寵臣們的逍遙。
頸聯“一自犬戎生薊北,便從征戰老汾陽。”安祿山的胡人背景有《胡旋舞》為證,大概的詞句為,“內有太真外祿山”。因此,說他們是蠻夷之亂也不為過。安祿山在薊北築城招兵買馬,貯存武器錢糧,謀反叛變,汾陽王郭子儀不顧年事已高,開始出戰。
尾聯“中原駿馬搜求盡,沙苑年來草又芳。”最後一句,詩人發憂古之思,看到悽慘情景,不由嘆聲遽然,戰事連連,中原的男兒被抓為壯丁當兵,連駿馬都搜求一空;年復一年,月復一月,歲月變遷,沙苑之戰,以少勝多,取得勝利。但是這一切過去,意義也不過如此。老百姓死的死,亡的亡,只有這青草還在生長,其他的都轉瞬即逝。
縱觀全詩,詩人之筆古今縱橫,打由賞樂開篇,行止沙苑與空草盛為結,將貌似無所關聯的開元樂章、邠王玉笛、貴妃金車、犬戎入侵、汾陽王志,中原馬盡、沙苑草芳各種事物與悲人民困苦、唐朝衰竭和憤統治者淫樂、誤國誤民之情結合在一起,有機化合,寫成了一曲針貶時弊、悲涼憤慨的諷喻詩章。

名家點評

金代文學家元好問《唐詩鼓吹註解》:此詩因聞開元末世之樂,感明皇亡國而作也。
清代文學家金聖歎《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言開元後樂乃玄宗亡國之樂,故戒旁人莫奏也。夫玄宗至於亡國之日,則未聞其有樂也。玄宗有樂,皆其國方全盛正未得亡之日,如妃子方吹寧哥之笛,三姨正斗五家之車。然不知者,則謂開元之盛,莫盛於此,殊不悟開元之亡,固實亡於此也(首四句下)。 夫開元妃子之盛,此所謂女禍者也。乃女禍未幾,而遂成戎禍。“一自”字,妙!言從此兵連事結,遂見連年累歲。蓋直至今日,而汾陽苦戰,曾無休息。嗟乎,嗟乎!其間所有罄人之地,竭人之廬,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皆不具論,止就搜求駿馬一事,而至今沙苑一空,此豈猶不腸斷,而尚能聽其所奏也哉(末四句下)!
清代學者胡以梅《唐詩貫珠》:言莫奏開元舊樂章,聞其歌曲,蓋全盛之時,而忽天下大亂,至今未靖,真可令人腸斷也。
清代學者薛雪《一瓢詩話》:三、四寫全盛之時,五、六接寫既衰之後,則舊樂斷腸,更為貼切。一結又微詞可念,草草讀之不覺。
清代學者李鍈《詩法易簡錄》:三、四語極寫開元盛時,第五句轉到祿山之亂,筆法流宕可喜。

作者簡介

薛逢,字陶臣,蒲州(今山西永濟)人,會昌初進士,授萬年尉,歷官侍御史、尚書郎,後曾二度被貶,不久又以太常少卿召還,歷給事中,遷秘書監卒。《全唐詩》存詩一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