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絲蝦虎魚

長絲蝦虎魚

長絲蝦虎魚(學名:Myersina filifer)是蝦虎魚科、絲蝦虎魚屬魚類。體細長,頭、體均側扁;眼小而為位於背緣,稍高於頭背緣,眼間隔狹窄;吻短而吻端鈍;口裂大而開於吻端,呈稍斜位,兩頷均同長,上頷末端達眼後緣下方,兩頷具數列尖銳齒,外列齒特大;左右鰓膜於窄峽部癒合;第一背鰭棘延長呈絲狀;左右腹鰭形成吸盤;體被小型圓鱗;背鰭前方無鱗;體呈淡橄欖色,頭散布以青色小點;第一背鰭具黑斑,第二背鰭與尾鰭具淡紅橫帶。

長絲蝦虎魚為暖溫性近海小型魚類,棲息於沿岸泥沙地海區,喜與槍蝦共生,雜食性,以藻類及底棲動物為食。分布印度洋至西太平洋海域,包括中國沿海、朝鮮半島、日本、印度尼西亞、印度。在中國分布於南海、台灣海峽、東海和黃渤海,在台灣發現於西部、澎湖、小琉球等周圍海域。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絲蝦虎魚
  • 拉丁學名:Myersina filifer
  • 別名:長絲鰕鯱魚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鱸形目
  • 亞目:蝦虎魚亞目
  • 蝦虎魚科
  • 亞科:蝦虎魚亞科
  • :絲蝦虎魚屬 
  • :長絲蝦虎魚
  • 亞種:無 
  • 命名者及年代:Valenciennes,1837
  • 保護級別:(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 
  • 中文學名:長絲蝦虎魚
  • 外文名:Thread goby
  • 同義學名:Cryptocentrus filifer Valenciennes,1837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保護現狀,

形態特徵

背鰭Ⅵ,Ⅰ-10~11;臀鰭Ⅰ-9;胸鰭18~19;腹鰭Ⅰ-5;尾鰭17~19。縱列格仔舟鱗100~110;橫列鱗30~35;背鰭前鱗0。鰓耙3~4+11~12。椎骨26枚。
體長為體高5.3~6.0倍,為頭長3.1~3.5倍。頭長為吻長4.2~4.7倍,為眼徑3.9~5.0倍,為眼間隔11.0~14.0倍。尾柄長為尾柄高2.0~2.2倍。
體延長,側扁尾柄稍長。頭中大,側扁,頭部具6個感覺管孔。頰部稍膨大,有2縱行感覺乳突線廈跨悼。吻短,圓鈍,吻背不突出於員阿滲局上頜的前方。眼中大,上側位,位於頭前部的1/3處。在眼下緣放射狀感覺乳突線中,最前方的2條垂直的感覺乳突線向下延伸,超越頰部的第一感覺乳突線的前方到達口角處。眼間隔頗狹,為眼徑的1/4~1/3,中間稍隆起。鼻孔每側2個,位於眼前方:前鼻孔有一短管,後鼻孔圓形。口大,前位,斜裂。上、下頜約等長或下頜稍突出。上頜骨後端向後伸達眼後緣下方。上、下頜齒細尖,多行,上頜外行齒稍擴大,下頜外行齒僅存在於頜的前半部,最後面的一齒為犬齒。舌游離,前端圓形。唇頗厚。鰓孔寬大。鰓蓋骨上方有感覺管孔3個,前鰓蓋骨後緣有感覺管及感覺管孔2個。峽部頗窄,鰓蓋己恥膜與峽部相連。鰓蓋條5根。具假鰓。鰓耙短而細弱。
體被小圓鱗,隱埋於皮下,後部鱗較大。頭部及項部均無鱗。
背鰭2個,分離第一背鰭甚高,起點烏櫃應在胸鰭基底稍後上方,前5鰭棘延長呈絲狀,第二背鰭棘最長,為頭長的1.8倍,平放時可伸達第二背鰭中部或最後面的鰭條第二背鰭較低,約等於體高,後部鰭條平放時可伸達尾鰭基。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其起點在第二背鰭第二鰭條基的下方,後部鰭條較長,平放時可伸達尾鰭基。胸鰭寬圓,約等於眼後頭長,後端伸達肛門乳突。左、右腹鰭愈槳陵盛元合成一吸盤,後端不伸達肛門。尾鰭尖長,大於頭長。
體呈黃綠帶紅色,體側有5~6條暗褐色橫帶,最後一條在尾鰭基處。項部亦具1條暗褐色橫帶。頰部和鰓蓋有亮藍色小點,各點邊緣為暗色。第訂組戰一背鰭的第一與第二鰭棘間近基部處有1個橢圓形黑斑,第二背鰭具2縱行暗色斑紋。臀鰭邊緣暗黑色。腹鰭暗色。胸鰭灰色。尾鰭淡黃色,鰭膜暗色,具6條暗色橫紋。

生活習性

長絲蝦虎魚為暖溫性近海小型魚類,棲息於沿岸泥沙地海區,喜與槍蝦共生,雜食性,以藻類及底棲動物為食。

分布範圍

分布印度洋至西太平洋海域,包括中國沿海、朝鮮半島、日本、印度尼西亞、印度。在中國分布於南海、台灣海峽、東海和黃渤海,在台灣發現於西部、澎湖、小琉球等周圍海域。
長絲蝦虎魚分布圖長絲蝦虎魚分布圖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