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相思·秋眺

長相思·秋眺

長相思·秋眺① (明) 凝 真(朱栴)

水悠悠②,路悠悠,隱隱遙山天盡頭,關河又阻修③。

古興州④,古靈州⑤,白草黃雲都是愁,勸君休倚樓。

基本介紹

作品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注釋

①這首詞選自《宣德寧夏志》(《嘉靖寧夏新志》《弘治寧夏新志》亦收錄此詞)。長相思,詞牌名。②悠悠:遙遠。
③關河:關口和河防。阻修:既阻隔,又遙遠。
④古興州:西夏時的國都,也稱興慶府,即今銀川市。秦時屬北地郡,漢時設廉縣,魏晉南北朝時赫連勃勃建飲汗城,又名果園城、麗子園。北周設懷遠縣,隋唐時沿革不變,直至北宋改為懷遠鎮,宋鹹平四年(1001年),被党項族首領李繼遷攻占。其子李德明改鎮為州,號興州,並定都於此。李元昊稱帝建西夏時,升興州為興慶府。
⑤古靈州:指明代被黃河水淹沒以前的寧夏歷史名城靈州城。靈州,西漢惠帝四年(前191年)置(縣)。北魏孝昌二年(526年)以薄骨律鎮改置。北周置靈州總管府。隋大業三年(607年)改靈武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復改靈州,並置總管府,七年(624年)改都督府。開元九年(721年)於此置朔方節度使。天寶元年(742年)改靈武郡。至德元年(756年)唐肅宗即位於此,升大都督府。乾元元年(758年)復改靈州。北宋鹹平五年(1002年)被党項族首領李繼遷攻占置西平府。明代洪武十七年(1384年),黃河發大水淹沒靈州,“城凡三徙”,遷至今靈武市,為新靈州城。朱栴稱為“今之新城”。

作者簡介

朱栴(1378~1438),號凝真。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十三日冊封為慶親王,封地慶陽(今甘肅慶陽市慶城縣),洪武二十六年正月癸亥“受命西來”,住慶陽。同年五月“自慶陽徙居韋州。”因當時寧夏糧餉不足,暫住古韋州城(今寧夏同心縣韋州鎮)。建文三年(1401年),奉命遷王府於寧夏(今銀川市)。死後謚曰“靖”,故稱“靖王”或“慶靖王”。朱栴天資聰穎,學問廣博,長於詩文、草書。著有《(宣德)寧夏志》等著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