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汀縣誌

長汀縣誌

《長汀縣誌》,為一古籍名稱。作者為黃愷元等修。出版時間:民國31年(1942)。記載長汀縣唐、後唐、宋、元、明、清、太平天國之亂、恢復清治、民國等時期的大事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汀縣誌
  • 作者::黃愷元等修
  • 出版時間::民國31年
  • 功能:記載大事記
歷史沿革,縣誌內容,唐代,後唐,宋朝,元代,明代,清代,太平天國,恢復清治,民國時期,

歷史沿革

長汀縣,是、粵、贛三省的邊陲要衝,是福建的邊遠山區,是客家首府。長汀是福建新石器文一,全縣有20遺址。漢代置縣,唐開元二元736成州之一。自盛唐到為州、郡、路、府的治所。是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與湖南鳳凰一起被國際友人路易·艾黎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山城之一”,融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於一體。
長汀縣誌長汀縣誌

縣誌內容

唐代

開元二十一年(733),福州長史唐循忠奏:請於潮州北、虔州東、福州西之光龍洞置州。二十四年(736),置州治於雜羅口,因境內有長汀溪,取名汀州。同年,建屬縣長汀,設縣治於今上杭縣北15里之長汀村。後縣治一度隨州治遷於東坊口大丘頭東之“縣基嶺”。
大曆四年(769),縣治又隨州治遷於東坊口大丘頭西五里之白石村即今治所在。州治始終在其境內。
景福二年(893),汀州刺史叛唐,以汀州轄地歸附福州王潮。歷經後梁,後唐、後晉,至唐保大三年(945)王氏降南唐,長汀均隨州屬王氏。
乾寧元年(894),黃連洞民2萬抗王潮圍汀州,被王潮部將擊敗散去 .

後唐

同光三年(925)十二月,汀州民陳本起義,率兵眾3萬圍汀州。次年四月,陳本被俘遇害
藝術珍品藝術珍品

宋朝

太平興國三年(978),羅彧登甲科,為建縣以來第一個進士。後奉使報聘歸來請歸鄉里,受賜“明時折桂”、“衣錦還鄉”2面錦旗。所住鄉里便取名衣錦鄉、仙桂里。
淳化五年(994),劃出縣南境地屬上杭場建上杭縣;又劃出縣西南境地屬武平場建武平縣
嘉祐元年(1056),州、縣督責逮捕擊鼓聚集私鹽商販為首人員。長汀食鹽一向由福州運來官賣,價格昂貴,贛南鹽質劣。每年冬閒,兩地平民多結群往潮、梅買鹽,但即使不過20斤,也常被視為走私加罰,因而出發前擊鼓相邀,以防加罪,於是常與巡卒格鬥,便被誣為“鹽匪”。此時下令逮捕為首人物。
治平三年(1066),擴建州城,築城垣,引西河水繞城為濠池。於是縣治處州城外。
元豐七年(1084),秘書省選用長汀毛邊紙刊印《算經十書》刻本。
八年(1085),鹽販已多處抗拒官吏,知州方矯大加鎮壓。
元符元年(1098),長汀析東北兩團里,寧化縣劃出部份地區。以建清流縣。
二年(1099),境內鹽販又聚集活動,首領遭縣令楊朏鎮壓。
三年(1100),州禁殺耕牛、溺嬰。
紹興元年(1131)二月,虔州李敦仁已聚集鹽販起義,與同黨陳顒、周十隆等先後率義軍連年進攻汀州,郡守修城垛加強守備。五年(1035)九月,李敦仁、周十隆等敗走。
三年(1033),劃蓮城堡及古田鄉6團里置蓮城縣(今連城縣)。
十年(1140)五月,起義軍又起於廣東、福建境內,朝廷派翟皋率廣東摧鋒軍駐州城。此後義軍時有起伏,至紹定五年(1232),食鹽改由潮州運來,義軍漸散去。
淳熙十六年(1189)五月,大水。浸民房1500餘幢,溺死3000人。
長汀縣誌
嘉定元年(1208),建縣學。兩廡建4齋、齋廳。建學以前,縣學附設於郡學,購置民田隸屬郡學供縣學職員、生員經費。
景炎元年,即元至元十三年(1276)十月,文天祥率兵駐汀州抗元。

元代

至元十八年(1281),分撥長汀等汀屬6縣4萬戶鈔1600錠為魯國公主歲賜;又以6縣為元世祖女囊加真公主下嫁於羅陳之賜地,六縣達魯花赤由其陪臣任職。
後至元五年(1339)六月,大雨暴降,平地水深3丈余,漂沒民房800餘幢,民田200餘頃,溺死8千餘人。發救濟款,每戶鈔半錠,死者1錠。
至正六年(1346)六月,連城縣民羅天麟、陳積萬起義,攻下汀州城。九月,義兵敗走。十月,積萬被叛徒殺害。
十八年(1358)十一月,義軍陳友諒部攻克汀州路。次年被元將陳友定擊敗退出。

明代

正統十三年(1498),沙縣民鄧茂七倡導佃農不繳田主額外勒索,不送租上門,知縣派巡檢逮捕茂七,茂七便與同黨陳正景起義。陳正景圍汀州城失敗被俘,後死難。
正德十二年(1517)二月,虔州巡撫王守仁征討漳州詹師福,進兵汀州。後守仁令於古城設鹽關,以便贛人以米換鹽。古城為縣對外省開放最早市場。
嘉靖十四年(1535)四月,地震。歸陽(今館前)青岩山崩,壓死數十戶居民,毀民田幾百畝。
三十一年(1552)年,康誥纂縣誌10卷。今僅存楊昱序文一篇。
三十六年(1557)四月,洪水。魚游市中,漂沒田、房、人、畜無數,米每斗需銀半兩。
四十年(1561)十月,廣東張璉起義軍攻汀州失敗後,縣自麗春門側沿河至鎮南門外向西築土城與州城西門相接為縣城,次年竣工。
萬曆元年(1573)前後,四堡霧閣鄒學聖自杭州辭官回鄉,帶來木刻版印刷術及元宵燈藝術。學聖父子均是文人,霧閣印刷事業便迅速發展,嗣後霧閣成為國內四大木雕版印刷基地之一。但據《臨汀匯考》宋代已有臨汀木版印刷方夷吾所編《集安方》。
五年(1577),西南出現彗星,3月後才消失。
十四年(1587),大水。平地水深2丈,城內街道竟行船。壞田、屋無數。
崇禎四年(1631),因起義軍屢起,拆府城南牆包砌縣城,府、縣合成一城。
隆武二年,即清順治三年(1646)八月二十七日,唐王聿鍵(時已稱帝)被清兵追及,被俘於縣朱紫坊趙家塘。總兵周之藩戰死於北山東南麓“救駕坪”,陳太妃死,曾妃被俘至九龍灘投水死。

清代

順治四年(1647)四月,大水。平地水深2丈余。惠吉門等處船隻自城上撐入市中。
在此前後,義大利教士艾儒略來長汀傳天主教。
長汀縣誌
康熙三年(1664)七月,彗星出現。
十三年(1674)三月,福州耿精忠反清,汀州副將劉應□據城附於福州耿精忠。十五年(1674)五月,又降於鄭經,奉明永曆年號。十二月,敗逃台灣。
十九年(1680)十一月,彗星出現。
二十五年(1686),潘世嘉修縣誌纂成19類目。
四十五年(1706)五月,大水。漂沒民房,溺死男女數以百計。城內水深2丈余,3日水始退盡。
五十七年(1718),張文偉修縣誌28卷。此後乾隆四十七年(1782)、道光十年(1830)、鹹豐五年(1855)、光緒五年(1879)4次修志,均根據此志續修。
乾隆九年(1744),建育嬰堂於北山東麓(今爆竹廠)。至道光六年(1826),堂內有職工6人,奶媽約100人。
十四年(1749),額定縣社倉谷34000餘石,每石120斤。為歷代以來最高定額。
嘉慶五年(1801)七月十七日,大水。船從城上入市。縣署6房案卷均漂沒,毀田無數,有賑濟。
道光二十四年(1849)七月八日,大水。漂沒民房,溺死甚多。賑恤一月,每丁口每日米六he 。

太平天國

鹹豐七年(1857)四月七日,太平天國石達開部檢點劉遠達率兵數萬攻克縣城。次日太平天國副丞相、承宣率兵三萬餘由寧化移駐長汀,殺劣紳並沒收其財物;金銀歸公,衣物分給兵眾。對識字通文者倍加尊敬,稱為先生。傳令各鄉凡歸附者不納糧。城鄉平民爭先回響。龍頭、榮坑、上蕉等鄉千刀會首領紛紛率眾起義追殺知府。同知投水自殺。十七日,太平軍協天燕兩名石國宗到縣,以遠達功最大,晉升二品。十八日,下令開科考舉人。中榜12人,公布於府學照壁。二十四日,劉遠達以私受連城賄賂罪正法於考棚照壁前。五月二日,大軍已赴上杭,城內僅留小部隊留守,知城中有人謀與清縣令反撲作內應,便燒考棚、書院、天一樓、定光寺撤走。
八年(1858)九月,太平天國石達開部數十萬人分兩路經長汀城入江西,十數日大軍才走盡。
十年(1860)十二月,太平天國天官丞相率兵再克汀城,分重兵駐任屋岡、河田、蔡坊。次年四月,撤離汀城。
同治三年(1864),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自殺。九月,太平軍汪海洋部自瑞金退至長汀濯田。同年十二月十二日(1865、1、28),汪兵敗,中槍死。

恢復清治

光緒十年(1884)六月,彗星於東南方出現。
十八年(1892)惠安人周之德牧師來縣傳基督教。
二十年(1894)十二月十二日夜,哥老會首領李矮伯公擬劫獄,行至城南七里亭,聞城中已有防備,折回,後被俘殺。
二十二年(1896)六月,彗星出現於東北方,幾日後消失。
三十年(1904)三月,創辦汀郡中學堂於文廠及龍山書院。
三十一年(1905)二月,設立汀州郵務局。
三十二年(1906),設勸學所於提調堂。成立縣教育會。
三十三年(1907),創官立高等國小堂於縣學題名第文昌宮。成立縣商會、縣農會。長汀中華基督教創私立華英女校、幼稚園、中西中學於老古井。
三十四年(1908),長汀基督教創辦西醫福音院及亞盛醫院於老古井。
宣統元年(1909)八月,彗星出現於東北方,九月消失。
二年(1910),成立縣議事會,選鄭克明為議長。選康泳、張選青為省咨議局議員,不久即由咨議局選為京師資政院議員。

民國時期

三年(1911)九月二十八日,縣內同盟會會員密謀回響閩省獨立,汀州知府服毒自殺,汀、邵鎮總兵逃走。十月一日,長汀宣告獨立。 長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