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汀三洲

長汀三洲

三洲,鎮級行政單位,位於長汀縣東南部。交通十分便利,距龍長高速河田出口僅僅5分鐘車程,距龍巖市區60分鐘、長汀縣城20分鐘車程。鎮政府駐三洲,轄三洲、小潭、曾坊、丘坊、蘭坊、小溪頭、桐壩和戴坊8個村。

長汀縣誌上說,未有汀州,先有三洲。依著汀江水,三洲早早地形成集鎮,並興旺起來。作為汀南一個重要的碼頭重鎮,依託汀江河的航運功能,在鹽上米下的水運時代一直都是古汀州經濟較為富庶、文化較為昌明的地區。商賈雲集,商旅不絕,“日見船帆不斷,夜泊船桅成排”,描述的就是當年的繁華景象。

在宋朝以前便成為繁忙的商埠碼頭,明代設立了古驛站,形成了早期的汀杭大道——集鎮(老街)。

到了明清時期,三洲更成為汀州府三大驛站之一,儼然是汀州水陸交通的樞紐和貨物集散中心。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曾停舟駐馬,留下御書贊三洲為“古進賢鄉”。

1929年紅色革命時期,毛澤東、朱德在這裡設立了“永紅鄉”,被喻為“中國紅色第一鄉”!近千名三洲子弟參加工農紅軍,為新中國的誕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今天,當年的紅軍標語、毛澤東與賀子珍的舊居、蘇維埃舊址也存在於三洲的古建築群中,閃耀紅色光芒。

2009年全國文物大普查,專家意外地在這發現了寶藏:小小的村莊,竟有那么大規模的古建築群,而其中能列入文保單位的就有11處。於是三洲便被列入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旅遊三洲,你會發現每一幢老建築都有他自己的故事,走進她,細細品讀,是一次不錯的時光漫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長汀三洲
  • 外文名稱:Sanzhou
  • 地理位置:汀江河與南山河交匯區段
  • 氣候類型:優
  • 占地面積:64.55平方公里
  • 開放時間:全天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船頭錨、四角亭、聖帝廟、東林寺、徽式古建築、濕地公園、汀江道
  • 民風民俗:方言語音語調不硬不軟。
三洲地理,其它轄簡介,主要文化遺蹟,社會資源,旅遊三洲,旅遊小貼士,

三洲地理

三洲地理環境比較優越,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四面環山,區域內海拔低,在240-560米之間,為盆地地形。山地多為低矮的緩面地貌,為酸性岩紅壤,耕地以砂壤土為主。地礦資源較為豐富,已探明的有稀土、錫礦等礦產,尤其是稀土儲量,品位居全省之首。整體地勢較平坦,光照充足,年均溫度在18.8-19.2℃之間,年均降雨量1500-1700毫米,無霜期282天。
三洲全鎮土地總面積64.5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023畝,山地面積66900畝,河灘壩地1000餘畝。鎮政府駐三洲村,轄三洲、小潭、曾坊、丘坊、蘭坊、小溪頭、桐壩和戴坊8個村民委員會,96個村民小組,2417戶,人口14933人,人口均為漢族。
三洲村共有26個村民小組,1000餘戶,總人口近5000人。全村總面積80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2235畝,人均耕地0.54畝,山地面5282畝,人均山地1.28畝。現有中學1所,在校學生428人,教師31人,校園面積31243平方米,校舍面積5903平方米;國小1所,在校學生773人,教學班26個,教師59人,校園面積8796平方米,校舍面積5235平方米;幼稚園1所,在園幼兒200人,校教師9人,園面積838平方米,校舍面積432方米;鎮衛生所1所、村衛生室2所。
三洲主要以經營農業和畜牧業兩大傳統產業為主,農業主要以種植稻穀、楊梅、地瓜和花生為主,第三產業發展比重較小。在富含稀土的荒山上種植的東魁楊梅比原產地更為優秀,主要為早熟、味甜、個大,經濟效益極高,仿佛是專門為三洲準備的水保樹、致富樹。在各個楊梅山莊可以領略三洲從“火焰山”到“綠滿山”再到“花果山”的歷史變革。
三洲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全鄉交通便利,省道河濯公路橫貫三洲全境,上接龍巖、廈門,下可達武平和廣東梅州。新建了丘坊、小潭、蘭坊三座橫跨汀江的大橋,全面實現全鄉村村通公路、通有線電視、通電話。電力充足,長汀11萬伏輸變電線經過本鄉馬坑電站,經技改,裝機容量達320千瓦,年發電量80萬度。

其它轄簡介

桐壩村  地處汀江支流南山河下游,距鎮政府4.9公里,東鄰南山鎮,南鄰塗坊鎮,北與河田鎮交界。
全村5個自然村,16個村民小組,661戶,2576人。
小溪頭村 地處三洲集鎮的東南部約3公里,在南山河支流的西岸,由6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組成,全
村人口1132人,共有黨員27人。
曾坊村  地處三洲鎮南部約3公里,由3個自然村4個村民小組組成,全村共有120戶,人口562人。
戴坊村  位於三洲鎮的西面,距離長汀縣城33公里,在省道651公路旁。戴坊村有9個村民小組,全村人
口1986人。
丘坊村  地處三洲鎮西部約2.5公里,由5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組成。全村人口有2583人。
小潭村  位於三洲鎮政府西面,距長汀縣城33公里,在省道651公路旁,境內交通便利。地處汀江沿岸、
三面臨水、一面依山、形似網狀,民房居住較為集中。
蘭坊村  地處汀江下游,距鎮政府3.9公里,東鄰三洲村,南鄰蘭坊村,北與河田鎮交界。全村7個自然
村,10個村民小組,425戶,1642人。

主要文化遺蹟

洲,指的是水中陸地。汀江河與南山河在這塊盆地中交匯,形成一個丁字形,把陸地分隔成三塊,於是,這三塊水中陸地就被叫做三洲。由於航運發達,三洲歷來都是繁榮富庶之地,自古商賈雲集、藏龍臥虎。由於三洲村鎮位於汀江河與南山河交匯之間地塊,形同一隻乘流向前的大船,所以三洲人民自古相傳“三洲船型”。為保財富和福壽丁祿的穩定傳承不至外流,三洲先民在三洲村口人工築就“錨”形小山堆,並在其上植樹造林,命名“船頭錨”!為三洲風水的根基,任何人不得侵占與毀損。
僅三洲村現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築群就有70餘棟,被國家建設部和文物局公布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由古民居、祠堂、店鋪、家廟、古榕、樓閣、村牆、古井、巷道、牌樓等構成具有濃郁客家特色文化景觀。保留大量石雕、磚雕、木雕、灰塑、馬頭牆等建築構件,具有較高的藝術及觀賞價值。尤其是戴氏家廟、南城門、聖帝廟、文昌閣、官廳遺址、鹹熙祠、光明廈等都是客家古建築群中的精品,八方來客必游之地。
宗教信仰
關帝文武廟、東林寺(原建於明朝嘉靖年間)、文昌閣(原建於南宋宗淳佑年間)、回龍庵(遺址)、安公廟、社公廟、三閭大夫廟(遺址)、媽祖廟和天主教遺址等。
古城遺蹟
古城牆、南城門(建於元朝)、官廳遺址、鹹熙祠、光明廈(即四角亭)、午門、古牌樓(遺址)、黃溫橋(80年代修公路橋時被毀,只有遺址)、鼓樓(解放後被毀)、東宮圓井、西宮四角井等眾多明清古民居,甚至元代建築。
宗族傳芳
戴氏總祠、戴氏家廟、譙國名家、藜照垂青、黃氏宗祠、丘氏宗祠、俞氏宗祠、溫氏宗祠、劉氏宗祠、肖式宗祠遺址等,以及其它眾多各具特色的古民居,形成了規模宏大的相對集中的古建築群。各色布局、形制、脊飾等,大量融合了自然理念、風水理念、審美理念、和人文價值理念,為研究當時社會的民俗、禮儀、風水講究、環境生態提供了重要歷史依據。
山歌文化
三洲山歌是客家山歌的一種,主要在上山砍柴和農間耕作時唱響。以拉長調為起,如:“哎„„!”,其旋律簡單明快好學,沒有高音和低音,一般都在中音區,即使是一字不識的鄉女村婦也能輕易學得。即景順口自編,和砍柴的時間、山頭、還有心情有直接的關聯,可以放鬆心情,解除勞動的疲乏。當然,其中也有一些情歌式的山歌,有不少恩愛的夫妻就是上山砍柴勞作時通過對山歌的形式從不識到相識,從相識到相知,最後走進婚姻殿堂的。是早期自由戀愛形式之一,能充分反應廣大勞動對戀愛自由、婚姻自主的美好嚮往。
三洲“鬧元霄”
由於三洲交通的便利,和頻繁與外界溝通的因素,元霄鬧花燈在宋元期間,傳入三洲,最可貴的是,在原有花燈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革。花燈的樣式和燈會的形式卻大不一樣。其構造由三大部分組成,即燈身、燈座和燈掛。燈身成八角,以竹篾片為骨架,成倒塔狀。外圍第一層嵌著工藝極精的各色剪紙花邊,第二層裝飾錯開的確圖案和古詩文,上面還寫著人們心愿: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穀豐登、人丁興旺等大小適合的條幅,貼於燈沿燈壁。最裡層還有紙作人物造形。燈座是一個燈籠,外面有豐富多彩的花鳥蟲魚,花草樹木圖案;內有一盞燭燈。燈身和汀座由一根軟鐵絲相連,整體又似一個大花籃。燈掛為懸掛在花燈周圍的一根根細鐵絲,鐵絲上套著玻璃杯,作裝蠟點燈用。
每當“迎燈”時,點燃蠟燈,每迎一天,都會逐步加上燈,意為添丁進口。點點燈火把整個花燈映得五光十色,撲朔迷離,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遠遠望去,簡直就是一個燈組成的絢麗花籃。燈頂有一個鐵環,作為穿插橫桿便於撐起之用。花燈由兩人作主力支撐而起,左各有兩位,手執鐵叉既可防搖晃又可幫助撐起。由於燈重,每行走一段,便換一幫人撐舉。
花燈以各姓的房族為單位,各姓每房一盞。其中有七姓人丁較少,合一盞花燈。“迎花燈”從正月十三的菩薩燈開始,到正月十七共五天,花燈行走路線由古街頭開始至街尾,然後繞至東林寺環村一周返回,或反之。其間花燈的先後順序分天排列,即戴、黃及其他姓氏的燈以天排序,約定成俗從未發生過爭執,或由於其它原因發生過糾紛,從此也可以看出三洲是一個十分文明祥和的地方。後來,這種花燈會傳至長汀其它地區。

社會資源

境內省道公路穿境而過,地理環境比較優越。全村總面積80平方公里,海拔高度為250~400米,年均氣溫18.8~19.2℃,年降水量為1600~1700毫米。
三洲村共有26個村民小組,984戶農戶,總人口4147人。有耕地面積2235畝,人均耕地0.54畝,山地面5282畝,人均山地1.28畝。主要以經營農業和畜牧業兩大傳統產業為主,農業主要以種植稻穀、楊梅、地瓜、河花生為主,第三產業發展比重較小。

旅遊三洲

如今,汀江在三洲河段已無當年氣勢,河床抬升,少水無船,昔日的繁華煙消雲散。行走在河邊,橋頭還有始建於清代的祠堂,供奉的卻是海上女神媽祖,小小的三洲鎮,這樣的媽祖廟有三座,足可見當年航運之發達。
南城門進村,找尋時光的碎片。小小的土牆就是當年的城門——元末時的遺物。當時,三洲出了個懷遠將軍叫戴應壽,為了防備賊寇,回鄉的將軍主持修建了三洲城牆。如今,當年的工程至今只剩下南城門。門後就是三洲特有的聖帝廟,所謂聖帝廟,是前面供關公,後面奉孔子,廟不大,但香火旺盛。客家人崇文尚武的精神,在一座小廟中找到物化體現。
順著三洲老街行走,會路過四角亭,亭中掛著一塊古進賢鄉的牌匾,牌匾是後人立的,赫然題著乾隆大帝的御筆。這是三洲人的驕傲,傳說乾隆南巡到三洲碼頭,乾隆獨自上岸遊玩,於四角亭歇腳時落下了隨身包袱。等回頭找尋時,發現包袱還在,而且還有人在邊上看守。乾隆感慨民風淳樸之餘,御筆手書“古進賢鄉”。
說到賢鄉,三洲是一個典型的客家古村落,客家人最敬祖宗,不管在哪裡,修建得最漂亮的往往是祠堂,三洲也不例外,氣勢恢宏的明德堂就是例子;客家人也最敬讀書人,不管是三閭大夫廟還是“培植惟勤”,書院總要比住處好。行走在老街上,我們路過大大小小的古民居,都可以讀到三洲人“耕讀傳家”的人生哲學。
“聊可自娛”是一幢清代古民居,建造者非官非宦,僅僅是一戶殷實人家。但從房子的名字,我們能讀到主人豁達的人生態度。在這幢宅子裡,每個細節都會帶給我們驚喜。進門看到的是高朋滿座,橫屋裡,門窗上雕刻的不是花花草草,而是一副對聯,“宜交盡鴻儒,豐待無白丁”。還有更多的字、詞,隱藏雕刻在你偶爾一瞥中,當你發現它們的時候,不由會心一笑。
耕讀傳家,方可聊可自娛。這在散落於各建築里的對聯中可以找到蹤影,“醉歌田舍酒,笑讀古人書”;“居家惟勤儉,處世在讀耕”;“精農精工利人利己,煉文煉武興國興家”。
煉文煉武興國興家,在這樣環境薰陶下,近代三洲也走出了不少風雲人物。紅色革命時期,毛澤東、朱德在這裡設立了“永紅鄉”,近千名三洲子弟參加工農紅軍,為新中國的誕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今天,當年的紅軍標語、毛澤東舊居、蘇維埃舊址也存在於三洲的古建築群中,閃耀紅色光芒。
在三洲,每一幢老建築都有他自己的故事,走進它,細細品讀,是一次不錯的時光漫步。

旅遊小貼士

●三洲有大量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築群,有祠堂、書院、寺廟等,有鮮明的客家建築特色。住建部和國家文物局聯合組織充分肯定了三洲古建築群的傳統建築風貌、優秀建築藝術、傳統民俗民風和原始空間形態,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利用價值。鑑定為第五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鄉之一。
●三洲人民數十年如一日的水土流失治理,讓“山光、水濁、田瘦、人窮”的“火焰山”變成了如今的“花果山”。水天相接、碧波千頃,山豐水美、花果連天的旅遊目的地。
●三洲積極發展農業生態旅遊,力爭做到一年四季,有花有果。每年端午前後,楊梅成熟時,都會舉行盛大的楊梅節,招待四方遊客。
●三洲有國家濕地公園,總面積規劃590.9公頃,其中濕地面積466.8公頃,占公園總面積的79%。公園以客家母親河“汀江保護”為主題,展示長汀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成果,規劃打造集“汀江生態修復典範”、“水土流失地區生態建設新模式”、中亞熱帶典型河流濕地保護、汀江特有魚種保護恢復地於一體,生態環境恢復良好、物種多樣性豐富、公園形象突出、景觀特色鮮明、基礎設施完備、濕地風景優美的國家濕地公園。
●三洲美食:
白斬河田雞。三洲是世界三大名雞之一“河田雞”的真正原產地。其食用的方法,保留了最原始的傳統吃法,僅用鹽與蔥相伴搗成泥狀,然後用煮雞的原汁湯水澆熟作為醮料,此食法最能吃出原汁原味。
三洲水豆腐。“酸漿豆腐”,用上一次濾出來的“酸漿水”點化,細嫩可口,嬌艷動人,有很高的和衛生安全的食用價值。絕對三洲一絕,不可錯過。
三洲豆腐乾。以三洲豆腐壓乾水分成硬塊狀,抹上細鹽,塗上黃枝子色等多道工序之後,稱之為黃豆腐乾。然後再度加工製作,做成各種風味不同的黃豆腐乾。不進行烘烤的稱之為濕豆腐乾,甜嫩味鮮;烘烤成半乾的,韌中帶脆;烘烤至乾的,韌之加韌,越嚼越有味。適合各種人群,符合大眾口味,深得人們的喜愛。
三洲“漾豆腐”。其做法精巧,以精肉為主料,配以純魚肉、墨魚、胡蘿蔔絲、蔥、蒜等佐料切成細末,然後反覆搗成肉泥為餡,用精巧的手法在切成三角狀的白豆腐乾中間拉一條縫隙,將肉泥塞進夾縫中填滿填實,隨後油鍋炸煎“焊口”。清湯煮食,清脆細嫩、香甜可口,撒上薑絲佐料,是一道遠近聞名的特色菜餚。
三洲燈盞糕。將7:3的大米和黃豆浸泡至手捻米碎,加入適量白米飯粒,磨成漿,調入細鹽、味素、蔥花、攪拌調勻。用湯匙舀一匙米漿到特製的薄皮平盞內,沉入已沸的油鍋中。油炸時,漫溢成狀的米漿在沸油中迅速發酵,充氣成中空而上下圓頂的形狀。“茲茲”聲響的冒浮出油麵,四處巡遊,宛如UFO冒出百慕達海域、非常壯觀。通身金黃時即熟可食。外酥里嫩而周邊脆、香味撲鼻,味道自然不同凡響。趁熱咬上一口可真是羨煞旁人。
三洲籠床糈。三洲籠床糈同“簸箕粄”,都是自古流傳的美食。取一勺米漿倒進籠屜里,一兩分鐘蒸熟起鍋,卷條放在盤中,再撒上蔥末和蘿蔔絲,就上桌了。可以直接乾吃,也可以蘸著醬汁吃。質地細嫩,色澤潔白,清香可口,多食不膩。
其它諸如“燒大塊”、“氽大腸”、“泡豬肝”、“燜鯉魚”、“燜豆腐圓”、“炒米凍”等等,只要進入三洲,逢人可問、逢人皆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