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尾鴨

長尾鴨

長尾鴨(學名:Clangula hyemalis)體長約58厘米,是中等體型的灰、黑及白色,中央尾羽特長,雄鳥胸部的黑色斑塊為特徵。分布範圍遍及全北界。 是一種非常罕見的冬候鳥。繁殖期主要棲息於北極凍原上的水塘和小型湖泊中,也棲息在流速緩慢的河流及河口地區。非繁殖季節主要棲息在沿海水域,海島和海灣,偶爾到內陸大的湖泊與江河中。以動物性食物為食。繁殖季節主要以淡水動物如石蠶等昆蟲的幼蟲、蝦、甲殼類、小魚和軟體動物為食,冬季則主要以海生動物為食。廣泛分布於整個北半球。繁殖在北極地區,包括北美洲北部、格陵蘭島、冰島、歐洲和亞洲北部和白令海中的一些島嶼,南到芬蘭南部、阿拉斯加南部和加拿大拉布拉多半島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長尾鴨
  • 拉丁學名:Clangula hyemali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雁形目
  • 鴨科
  • :長尾鴨屬
  • :長尾鴨
  • 亞種:無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Gmelin, 1789
  • 英文名稱:American Wigeon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遷徙,習性,食性,鳴聲,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等級,

外形特徵

長尾鴨雄鳥冬羽頭頂、後頸、頦、喉白色;眼周白色,眼周外一圈及頰淡棕褐色,頸側有一大而顯著的黑褐色塊斑;上背白色,雜有少量褐色羽毛;下背、腰及尾上覆羽均黑褐色,肩羽灰白色,有1枚肩羽特別長,幾乎達到翼端。兩翅黑褐色,次級飛羽外側帶棕色;尾長而尖,中央一對尾羽特別延長,黑褐色,羽端。尖銳。次一對尾羽暗褐色而具白邊,越往外側的尾羽褐色愈淡而白邊越寬,最外側的尾羽純白色。胸黑褐色,兩脅、腹及尾下覆羽白色。
雄鳥夏羽通體大致為黑褐色,頭和頸黑色;從嘴基起圍繞眼區有一大形淡棕白色臉斑。腹、下脅及尾下覆羽白色,喉具少量細小的淡棕色斑點;上背和扁具棕黃色寬邊。肩羽不似冬羽那樣明顯延長,但尾羽仍似冬羽,特別延長;翅上次級飛羽外側栗色,第三對尾羽內側淡黃色,外側近羽乾處灰褐色,邊緣淡黃色,其餘尾羽淡黃色。虹膜紅褐色,上嘴中間橙黃色,兩端黑色;跗蹠橙褐色,趾藍灰色,蹼和爪黑褐色。
雌鳥冬羽前額、頭頂黑褐色,其餘頭、頸白色,頭的兩側耳部有一大的黑斑;額、喉較暗。上胸、上背黑褐色,具寬的紅褐色羽緣,尤其是腳部。下背、翅和尾黑褐色,外側尾羽灰褐色,次級飛羽暗栗揭色,中覆羽主要為皮黃色。雌鳥夏羽更褐,頭頂和耳部褐斑更大;頭頂餘部和臉淡灰褐色,肩羽褐色,具皮黃色先端。體側和兩脅變得更為褐灰。虹膜褐色,嘴黑色至鉛色,跗蹠和趾灰色。
幼鳥和雌鳥夏羽相似,但肩缺少赤褐色羽緣。頭和頸淡褐灰色。
大小量度:體重♂638-1000g,♀520-820g;體長♂534-580mm,♀382mm;嘴峰♂26-29mm;♀23-28mm,翅♂210-240mm,♀180-215mm;尾♂215-250mm,♀55-78mm;跗蹠35-37mm,♀32-35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長尾鴨像許多水禽一樣,有兩種不同生境的棲息地,夏天出沒於草地和矮樺樹林,包括苔原植被區。冬季棲息於沿海淺水區和瀉湖,少見於淡水中。繁殖期主要棲息於北極凍原上的水塘和小型湖泊中,也棲息在流速緩慢的河流及河口地區。非繁殖季節主要棲息在沿海水域,海島和海灣,偶爾到內陸大的湖泊與江河中。

生活習性

遷徙

長尾鴨春季於3月初開始遷往繁殖地,3月中旬在中國大連灣還見有少量未遷走,在遠東一些地方一直持續到5月中旬才往北遷。常成小群遷徙。剛到繁殖地時通常並不立即進入北極凍原內陸湖泊,而是停留在繁殖地附近海岸,直到內陸冰雪開始融化,才成群進入繁殖地。秋季離開繁殖地通常在9月中旬至9月末,當地開始結冰以後。也有遲至10月中旬還未離開繁殖地的,視地區而不同。到達中國遼東半島的時間在10月末至11初。

習性

除繁殖期外多成群活動,常集成數十甚至近百隻的大群活動在沿海水面,和近陸海島四周海面上。有時也和其他鴨混群活動。冬季群體多少有些按性別集群。雌鳥和幼鳥通常越冬在更靠近繁殖地,而雄鳥群則通常離繁殖地遠些。冬末常成對或成小群。善游泳和潛水,游泳時尾翹得很高。通常在水中活動,很少上到陸地。活動多在白天,常在潮間帶以遠的岩礁附近深水處潛水取食。每次潛水時間較長,一般30-50秒。休息時離岸較遠,通常飄浮在水面上,隨波逐流。

食性

是食肉性鳥類,主要以軟體動物和魚類為食,繁殖季節主要以淡水動物如石蠶等昆蟲的幼蟲、蝦、甲殼類、小魚和軟體動物為食,冬季則主要以海生動物為食。食物種類仍以甲殼類、軟體動物、昆蟲幼蟲、蟹、蝦和小魚為主,偶爾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覓食方式通過潛水。

鳴聲

飛行速度非常快,平均每小時達到80公里。雄鳥在炫耀時叫聲相當嘈雜,發出假嗓的ow-ow-ow-lee…caloo caloo大叫。雌鳥有多變低弱的呱呱聲。

分布範圍

廣泛分布於整個北半球。繁殖在北極地區,包括北美洲北部、格陵蘭島、冰島、歐洲和亞洲北部和白令海中的一些島嶼,南到芬蘭南部、阿拉斯加南部和加拿大拉布拉多半島。越冬在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千島群島、日本、朝鮮、歐洲西部沿海、愛爾蘭島、英國、波羅的海、裏海紐芬蘭島以及中國遼東半島莊河大連灣、河北秦皇島、新安、天津塘沽及福建福州等地。遷徙期間見於黑龍江省松花江一帶。
分布於的國家有奧地利、亞塞拜然、白俄羅斯、比利時、保加利亞、加拿大、中國、捷克共和國、丹麥、愛沙尼亞、法羅群島、芬蘭、法國、德國、希臘、格陵蘭、匈牙利、冰島、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愛爾蘭、義大利、日本、哈薩克斯坦、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吉爾吉斯斯坦、拉脫維亞、立陶宛、馬其頓、墨西哥、黑山、尼泊爾荷蘭、挪威、巴基斯坦、波蘭、羅馬尼亞、聖皮埃爾和密克隆、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西班牙、斯瓦爾巴群島揚馬延島、瑞典、瑞士、土庫曼斯坦、烏克蘭、英國、美國。
旅鳥亞美尼亞、百慕達、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克羅地亞、以色列、約旦盧森堡葡萄牙、土耳其。
長尾鴨分布圖長尾鴨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6-8月。通常2齡時性成熟。越冬期間即開始求偶配對,也有在春季遷徙的路上和到達繁殖地後對才形成。營巢於北極苔原的水塘和湖泊岸邊地上,也有在河岸和湖心島上營巢的。巢多置於灌木和小柳樹下或草叢中,也有置巢於蘆葦叢中空地上。通常離水域不遠,有植物掩護。巢極簡陋,通常利用地上的一些小凹坑,內放少許枯草和苔蘚即成。有的甚至根本無任何內墊物。通常僅在開始產卵時雌鳥才從自己身上拔下大量絨羽放於巢中。每窩產卵6-8枚,偶爾也有多至10-12枚。卵呈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顏色為橄欖褐色或橄欖皮黃色。光滑無斑。卵的大小為4860×3540mm,重38-43克,平均39克。雌鳥孵卵,雄鳥在雌鳥開始孵卵後即離開雌鳥前往換羽。孵卵期23-26天。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已被列入到生存脆弱的易危行列,因為在20世紀90年代初,對波羅的海的越冬種群中檢測中,發現到非常明顯的大幅下降,意味著全球數量將經歷至少一個快速三代下降(1993至2020年),雖然關於其他群體的發展趨勢的不確定性。可能導致該物種被瀕危,其整體下降的速率被證明是非常迅速的。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易危(VU)。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