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尾猴屬(長尾猴(靈長目猴科長尾屬動物))

長尾猴屬(靈長目猴科長尾屬動物)

長尾猴(靈長目猴科長尾屬動物)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長尾猴屬(學名:Cercopithecus):共有18種,是猴科中最大的類群,如狄安娜長尾猴青長尾猴白額長尾猴德賴斯長尾猴白臀長尾猴等。晝行性。有可以儲存食物的頰囊,齒尖低,食性比較雜,通常四肢基本等長。雄性通常較雌性毛色鮮艷。

分布於非洲,棲息於森林。一些種類為非洲最常見的猴類,大部分長尾猴屬的動物已受到生存的威脅,甚至瀕臨滅絕。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繁殖方式,該屬種類,種群現狀,保護級別,相關研究,

形態特徵

長尾猴屬是一類舊大陸猴。吻部突出,兩顎粗壯,牙齒32枚,鼻孔朝前向下緊靠,手足均有5個指、趾,具扁平的指甲,均能直立。晝行性。有可以儲存食物的頰囊,齒尖低,食性比較雜,通常四肢基本等長。
代表物種是狄安娜長尾猴,成年猴體重4-7千克,體高40-55厘米(不包括尾巴),尾巴直徑3-4厘米,長50-75厘米。它們一般呈黑色或深灰色,喉嚨呈白色,眉及鬍鬚呈彎月形。因它們的眉似羅馬神話狄安娜(Diana)的弓,故得此名。它們的臂下也是白色的,大腿上有一白斑紋。大腿的背及下背部都是呈栗色。除了眉、鬍鬚及四肢上的一些遂毛外,其餘的都很短及光滑。
齒式為:2/2,1/1, 2/2,2/3 =32 。
不同種的長尾猴有著迥異的面容,這些面部特徵具有多樣化程度。演化出這樣豐富的面部特徵其實是為了避免同屬內的種間雜交。
長尾猴屬長尾猴屬

棲息環境

這些靈長類動物棲息在原始森林和一些次生的熱帶雨林、半落葉林和林帶地區。

生活習性

樹棲,生活在森林的樹冠頂層,是社會性動物,由5-50隻猴子組成的家族群,也有單身的雄性猴子組成的小群。這些猴子面部表情複雜,會“壞笑”並互相撫慰。它們用呼叫和視覺線索相互通信,聲音通信包括普通發聲、報警進行聯繫。樹棲按家族群中的社會等級支配位置,領地範圍占約0.51平方公里。
日間活動及棲於樹上的。很少會走到地上,在冠層任何位置也會覓食,晚上會走到更高的地方休息。它們特別的毛色可以提供多種視覺上的訊號,而且也可以發出多種的警告訊號,針對不同掠食者而有不同的叫聲。主要吃果實及昆蟲,也會吃花朵、嫩葉及無脊椎動物。

繁殖方式

全年可繁殖,是一夫多妻制的家族關係。雌性孕期5-6個月,每胎產1仔,幼猴需6個月的照顧。就算幼猴出生時的情況很好,母猴也會表現得很緊張,很少會讓幼猴離開自己。幼猴很喜歡玩耍。幼猴3歲就達至性成熟。雌猴會留在母猴的群族,雄猴則會離開。長尾猴的壽命達20歲。

該屬種類

長尾猴屬(18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1
Cercopithecus ascanius
2
Cercopithecus campbelli
3
Cercopithecus cephus
4
Cercopithecus diana
5
Cercopithecus dryas
6
Cercopithecus erythrogaster
7
Cercopithecus erythrotis
8
Cercopithecus hamlyni
9
Cercopithecus lhoesti
10
Cercopithecus mitis
11
Cercopithecus mona
12
Cercopithecus neglectus
13
Cercopithecus nictitans
14
Cercopithecus petaurista
15
Cercopithecus pogonias
16
Cercopithecus preussi
17
Cercopithecus sclateri
18
Cercopithecus solatus

種群現狀

產於非洲,大多數都生活在森林裡。由於棲息地的日益減少,大部分長尾猴屬的動物已受到生存的威脅,甚至瀕臨滅絕。

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

相關研究

紐約大學的威廉·艾倫(William Allen)、詹姆斯·海厄姆(James Higham)和埃克塞特大學(Exeter University)的馬丁·史蒂文斯(Martin Stevens),分析了22種長尾猴獨特的面部特徵。他們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研究結果,是證明視覺信號被用於阻礙種間雜交的絕佳證據之一。
“如果近親物種的地理分布有所重疊,就會出現雜交的風險。”海厄姆說,“所以它們需要一種方式來確保自己別選錯交配對象。”想要避免雜交,並保持各物種獨立性的方法之一,是所謂的“特徵替代”(character displacement)——同一地區內的物種演化出與另一物種差異更大的樣貌,從而達到區分“自己人”和“異族”的目的。
在中非與西非的森林中,研究者對超過24種當地長尾猴的特徵替代情況進行了研究。許多不同種的長尾猴會組成小團體,共同遷徙及搜尋食物。在這種情況下,可能導致後代體質偏弱的雜交行為是有可能發生的。但在野生長尾猴中,這種情況較為少見。
長尾猴屬內的各個種具有不同的面部特徵,包括耳羽、眉間的斑塊以及鼻頭上的斑點等。20世紀80年代,牛津大學的動物學家喬納森·金登(Jonathan Kingdon)提出,長尾猴面部的多樣性在視覺上增強了種間差異,以避免雜交的發生。然而,他的觀點是基於肉眼的觀測之上的,要量化所有長尾猴的面部特徵是個令他本人都倍感艱難的事。而現在,艾倫、史蒂文斯和海厄姆使用了更加精密細緻工具——面部識別算法來驗證金登的假說。這些算法可以識別並量化多種不同的面部特徵。
這項研究的獨到之處在於它考察了大量物種的臉部特徵,而臉部特徵本身也是極其複雜的性狀。為了研究這些性狀,研究者們使用了“特徵臉”(eigenface technique)技術。這種算法是最早的計算機面部識別算法之一。由於運用了這種技術,他們能夠區分特定的面部特徵,然後判斷某個長尾猴種群是否和與之地域分布有所重疊的其他長尾猴種群有著相近的外貌。正如所預計的那樣,研究者們發現,由於共享棲息地的不同種長尾猴間雜交風險最高,長尾猴種群的面部特徵會演化得與同地區的其他種群越來越不同。
海厄姆和他的同事們表示,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長尾猴色彩繽紛的面部源自對能減少雜交的視覺信號的自然選擇。異種間截然不同的面部特徵使它們得以相互識別,並避免與共同棲息地中其他種類的長尾猴發生雜交。
如今,這個團隊開始試著按時間回溯,調查長尾猴各個種群間不同的面部標記究竟是與現今與它們共享棲息地的種群關係比較密切,還是更依賴於它們最初演化時與它們共享棲息地的那個種群。“我們有絕佳的分子數據來提示每種長尾猴出現的時間。”海厄姆說,“我們可以追溯物種形成時哪些種群棲息在同一地區,也可以將那時的情況與如今各種群的地理分布進行比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