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安娜長尾猴

狄安娜長尾猴

狄安娜長尾猴(學名:Cercopithecus diana):是一種樹棲長毛猴,成年重4-7千克;高40-55厘米(不包括尾巴),尾巴直徑3-4厘米,長50-75厘米。因其新月形的白色眉帶似月亮女神狄安娜的弓而得名。生活在西非雨林中。臉頰和全身大部黑色,須、胸和喉部白色,大腿內側蒼白、淺黃或淺紅色。大腿有一白紋,背部有一紅色斑塊。白須長,眉帶更闊,但鬍子很少。

狄安娜猴生性活潑,易於馴服,很能吃苦。年幼的時候很討人歡喜,成年以後反而不容易接近。分布在西非的獅子山至象牙海岸。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狄安娜長尾猴是一種中等體型的猴子。雄性頭體長51-61厘米,雌性頭體長42-45厘米;雄性尾長76 - 90厘米,雌性尾長52-72厘米;雄性體重5-8.7千克,雌性體重4-5千克。吻部突出,兩顎粗壯,牙齒32枚,鼻孔朝前向下緊靠,手足均有5個指、趾,具扁平的指甲,能直立。有可以儲存食物的頰囊。齒尖低,齒式為:2/2,1/1, 2/2,2/3 =32 。
體毛一般呈黑色或深灰色,喉嚨呈白色,眉及鬍鬚呈彎月形。因它們的眉似羅馬神話狄安娜的弓,故得此名。有修長的身材和長腿,行走時整個軀體和尾巴形成一個長長的“問號”曲線。臉頰黑色,有濃密的白色鬍鬚和眉線。背及下背部呈栗色。下體的胸部和手臂內側白色,而外部四肢,尾巴和腹部被覆蓋長長的黑毛。大腿外側有一個突出的對角線獎的白色條斑紋,臀部帶有紅色或奶油色皮毛。兩性在外觀上相似,但雄性體型要比雌性明顯大許多。除了眉、鬍鬚及四肢上的一些長毛外,其餘部分都很短及光滑。

棲息環境

狄安娜長尾猴棲息於原始森林次生林,在潮濕的低地森林和河流附近的森林林地的樹冠層活動,在退化森林區罕見。

生活習性

狄安娜長尾猴是晝行性動物。日間活動,棲於樹上,很少會走到地上,在冠層任何位置也會覓食,晚上會走到更高的地方休息。它們特別的毛色可以提供多種視覺上的訊號,而且也可以發出多種的警告訊號,針對不同掠食者而有不同的叫聲。不過黃盔黑犀鳥卻能夠分辨這種警告,而作出相應的行動。它們主要吃果實昆蟲,也會吃花朵、嫩葉及無脊椎動物;它們的天敵有冠鹰鵰黑猩猩人類

分布範圍

分布於非洲的西非森林,獅子山、賴比瑞亞、象牙海岸南部和加納西南部。延伸到布吉納法索。歷史記錄該個物種也曾經分布於多哥沃爾特湖以東。
有兩個亞種,指名亞種分布範圍從從幾內亞東南部沿海至象牙海岸的薩桑德拉河;加納亞種從薩桑德拉河至普拉加納河東部。
狄安娜長尾猴分布圖狄安娜長尾猴分布圖

繁殖方式

狄安娜長尾猴的壽命達20歲。它們的群族只有一隻雄猴、數隻雌猴及它們的幼猴。一般而言,雌猴每年也可以產子。妊娠期為5個月,幼猴需6個月的照顧。每胎只會產一隻幼猴。就算幼猴出生時的情況很好,母猴也會表現得很緊張,很少會讓幼猴離開自己。幼猴很喜歡玩耍。幼猴3歲就達至性成熟。雌猴會留在母猴的群族,雄猴則會離開。

亞種分化

狄安娜長尾猴(2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及年代
IUCN級別
1.
狄安娜長尾猴指名亞種
Cercopithecus dianadiana
Linnaeus, 1758
易危(VU)
2.
狄安娜長尾猴加納亞種
Cercopithecus dianaroloway
Schreber, 1774
瀕危(EN)

種群現狀

主要威脅是失去棲息地和狩獵,該物種生存的棲息地因人類的大規模砍伐森林、伐木,將森林轉化為農業用地和木炭生產,造成棲息地嚴重退化和喪失。人類也因該物種的體型相對較大,獵食其肉或皮毛利用,都是造成該物種數量減少的原因。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
指名亞種易危(VU),加納亞種瀕危(E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