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鼓譜

鑼鼓譜

鑼鼓譜是中國民間打擊樂或戲曲鑼鼓音樂的念唱口訣,屬於鑼鼓經記寫的譜式。是用代音漢字或拉丁文字母與簡譜中記錄節拍,節奏的符號及其他符號相結合用於記錄各種打擊樂器合奏的一種樂譜形式,它在某一地區,某一劇種、樂種的範圍內是能夠比較準確地表示出各個樂器的節奏、力度、演奏方法和配合方法的。它的基本音響效果還可以通過嘴念出來,便於記憶,流傳和教學,是一種比較方便的打擊樂合奏縮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鑼鼓譜
  • 外文名:gong-drum tablature
  • 別稱:鑼鼓經
  • 類別:打擊樂
名稱,發展,

名稱

鑼鼓譜

發展

早年,這些口訣用一些模擬樂器聲音的漢字記寫。因時代、地區及樂種、樂器的不同,各樣狀聲字也互有差異,如清初揚州一帶的十番鑼鼓,用“星、湯、蒲、大、各、勺、同”等字(李斗揚州畫舫錄》);而四川鬧年鑼鼓則用“冬、崩、婁、壯”等字。20世紀20、30年代,這些狀聲字才結合現代音樂符號寫成譜式,如冬崩冬崩 冬崩 婁婁婁|壯壯|壯壯壯|之類。另外,過去還有用“○(鑼獨奏)、×(鈸獨奏)、◎(鑼、鈸齊奏)”等符號來記譜,但無統一的規範。50年代,出現了以漢語拼音字母代音的譜字,如k(匡,鑼獨奏或鑼、小鑼、鈸齊奏)、q(七,鈸獨奏或鈸、小鑼齊奏)、t(台,小鑼獨奏)、bd(八打,鼓雙簽先後打)等。近若干年,又有按照通用總譜形式記寫的鑼鼓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