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人智源大全集

鑒人智源大全集

《鑒人智源大全集》是三國時魏國人劉劭的代表作。又稱《人物誌》。《鑒人智源大全集》在原本古文的基礎之上,用通俗易讀的語言對《鑒人智源》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讀。全書列舉了歷史上眾多的識人、用人的故事,既增加了閱讀的趣味性,更有助於讀者深刻理解《鑒人智源》這一千古奇書的內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鑒人智源大全集
  • 出版社:瀋陽出版社
  • 頁數:310 頁
  • 開本:26 開
  • 作者:劉劭 
  • 出版日期:2012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4414898X, 978754414898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名人推薦,

內容簡介

《鑒人智源大全集》是一部識人用人縱橫人生的不朽寶典。反躬自省者讀之,可以知運勢;心繫天下者讀之,可以成大局;淡然自處者讀之,可以明清濁;遊戲人間者讀之,可以正進退。南懷瑾評價其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縱橫中外的人才學的教科書。”
《鑒人智源》以古為鑑,縱論得失成敗,專講識人之術,是歷代成功者的枕邊秘笈,素有“識人寶鑑”“識人用人寶典”等雅譽。

圖書目錄

九征篇 相貌鑑別人才
第一章 古人的人才相面術
第二章 神、精、筋、骨、氣、色、儀、容、言
體別篇 性格鑑別人才
第一章 性格識人最可靠
第二章 十二種典型性格的優缺點
第三章 要善用“偏才”
流業篇 特長鑑別人才
第一章 人各有所長
第二章 下屬應當具備的十二種特長
第三章 要“會用人”
材理篇 言談鑑別人才
第一章 語言是心靈的聲音
第二章 道理、事理、義理與情理
材能篇 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第一章 把人才放在合適的位置上
第二章 人才互補出效益
第三章 會用人就是好領導者
利害篇 正確看待人才的長處與短處
第一章 人才都有短處
第二章 不拘一格選人才
第三章 揚長避短地用人才
接識篇 伯樂不可戴“有色眼鏡”識人
第一章 識人不能自以為是
第二章 情態中識人
英雄篇 英才、雄才的區別
第一章 六種高級人才
第二章 問天下誰是英雄
八觀篇 細節之處鑑別人才
第一章 古老的識才八法
第二章 要用火眼金睛識才
七繆篇 避免錯誤地鑑別人才
第一章 識人的七大誤區
第二章 辨別人才的複雜性
效難篇 薦才乃最高層次
第一章 薦才先得會識才
第二章 古代識人技巧大觀
釋爭篇 品行是選才的關鍵要素
第一章 “才”重要,還是“德”重要
第二章 先選“德”行後選“才”
第三章 “忠誠”永遠是第一要素

序言

《鑒人智源》也稱《人物誌》,是三國時期劉劭的一部經典著作。
劉劭,字孔才,廣平邯鄲(今河北邯鄲)人。魏建安中為計吏。黃國中為尚書郎、散騎侍郎。明帝太和初,出為陳留太守,後征拜騎都尉。正始中執經講學,賜爵關內侯。逝後追贈為光祿勛。劉劭學問淵博,通天文、律令,文學也有高深的造詣,並著有《魏國爵制》《魏律》《法論》《鑒人智源》等。
《鑒人智源》約成書於曹魏明帝統治時期(227—239)。作者在自序中這樣闡述撰著目的:“夫聖賢之所美,莫美乎聰明,聰明之所貴,莫貴乎知人,知人誠智,則眾材得其序而庶績之業興矣。”當時魏文帝曹丕接受陳群建議,用九品中正制選拔人才。該書正是在推行九品中正品評人物、選拔人才的大背景下形成的專著,旨在為推行九品中正制在理論上提供依據,在實踐上總結經驗,以推動這一制度的發展和完善。全書分上、中、下三卷,共十二篇。上卷包括九征,體別,流業,材理;中卷包括材能,利害,接識,英雄,八觀;下卷包括七謬,效難,釋爭。全書以《九征》“稟陰陽以立性,體五行而著形”為綱,對人的形質、才性、才能、資質以及如何辨析、任用等問題開展詳盡的論述。書中每篇講一個問題。劉劭經過細緻周密的總結從人的性情、性格、流品、材質、材能、利害、接識、考察人物的方法、對人物的考察容易出現的謬誤等十二個方面系統總結分析了品評人物的標準,在當時具有開創性的意義。全書處處滲透著儒家的中庸思想,並能從正反、利弊、優劣、得失等各方面辯證地剖析人物,在當時為推進九品中正制選拔人才、開啟魏晉士大夫品鑑人物的清談之風有一定作用,對後世如何觀察甄定人物也有一定的借鑑作用。
該書以古為鑑,縱論得失成敗,講過識人之術,是歷代成功者的枕邊秘笈之一,享有“識人寶鑑”的美譽。古往今來,名人大家對《鑒人智源》推崇備至。與劉劭同時代的王二省評論此書“修亡者得之以自觀,用人者持之以照物”。《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評價此書“該覽學籍,文質周洽”。唐朝的李德裕讚美劉劭“索隱精微,研幾玄妙,實天下奇才”。宋朝人阮逸評價此書“王者得之,為知人之龜鑑;士君子得之,為治性修身之檠栝”。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置《鑒人智源》於案頭,朝夕研讀,參較時事,任用賢能,以孤焰之力苦撐大清危局。紅頂商人胡雪岩能周旋於官府、商界和洋人之間,縱橫馳騁、遊刃有餘,他的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就得益於《鑒人智源》。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評價此書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縱橫中外的人才學的教科書”。時至今日,諸多企業家都反覆研讀此書,以期在實踐中受益。
《鑒人智源》原書成書後,十六國時劉日丙為之作注,重在“疏通大義,不沾沾於訓詁,文詞簡括”。其後流傳既久,謬誤頗多。明萬曆甲申(1584)年間,河間劉用霖用隆慶壬申(1572)本舊版合官私書校之,去其重複,成為定本。今有漢魏叢書本、明萬曆劉氏刊本、四庫全書本、四部叢刊本等。
本書在原本古文的基礎之上,用通俗易讀的語言對《鑒人智源》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讀。全書列舉了歷史上眾多的識人、用人的故事,既增加了閱讀的趣味性,更有助於讀者深刻理解《鑒人智源》這本書的內涵。

名人推薦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縱橫中外的人才學的教科書。
——南懷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