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硯磨穿

鐵硯磨穿

鐵硯磨穿,典《新五代史》卷二十九〈晉臣傳·桑維翰〉。把鐵鑄的硯台都磨穿了。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鐵硯磨穿
  • 解釋:把鐵鑄的硯台都磨穿了
  • 拼音:tiě yàn mó chuān
  • 詞目:鐵硯磨穿
詳細釋義,典源,釋義,用典示例,相關閱讀,

詳細釋義

典源

《新五代史》卷二十九〈晉臣傳·桑維翰〉
桑維翰字國僑,河南人也。為人醜怪,身短而面長,常臨鑒以自奇曰:「七尺之身,不如一尺之面。」慨然有志於公輔。初舉進士,主司惡其姓,以「桑」「喪」同音。人有勸其不必舉進士,可以從佗求仕者,維翰慨然,乃著日出扶桑賦以見志。又鑄鐵硯以示人曰:「硯弊則改而佗仕。」卒以進士及第。晉高祖闢為河陽節度掌書記,其後常以自從。

釋義

五代時期,桑維翰一心想考取進士,第一次因主考官迷信,桑與喪同音而沒錄取,第二次他寫《日出扶桑賦》大讚扶桑,結果還沒錄取。朋友勸他想別的法子做官,他定製一塊鐵硯,說只有磨穿它後才會想別的辦法去做官。最終還是考取了進士。後遂以“鐵硯磨穿”等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
桑維翰,字國僑,生於唐朝末年,洛陽人。史書上講,他長得既醜又怪,身材短小,可偏偏頭面奇長。長相對不起觀眾,他就發奮讀書,想用才學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並立志要乾一番事業。
成年後,桑維翰參加進士考試,沒想到主考官一看到他的姓名就頓生厭惡,早早就把他排除在外,因為“桑”與“喪”同音,不吉利。朋友們知道了這一情況,紛紛勸桑維翰今後不要再參加進士考試,可以從別的途徑進入仕途。但桑維翰不為所動,慨然寫下《日出扶桑賦》一文,發誓要在科舉中獲得功名,同時鑄一鐵硯展示給大家,發下狠話:“除非鐵硯磨損壞了,否則決不另謀仕途。”堅持不懈,桑維翰終於如願以償,在後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考中進士。
當時,石敬瑭為後唐的河陽節度使,看中桑維翰的文墨,就任他為掌書記。自從做了官,桑維翰竟然不擇手段,乾出了“禍及萬世”的事情。公元936 年,石敬瑭反叛後唐,桑維翰為其出謀劃策,致書契丹主耶律德光求援,並且石敬瑭願和其結為父子,割地稱臣,他還親自前往契丹,促成此事。隨後,契丹出動大軍,助石敬瑭稱帝,建立後晉,而石敬瑭則將幽雲十六州悉數割讓給契丹。由於“功勞”巨大,桑維翰屢屢升遷,隨著權勢越來越大,他大肆收受賄賂,歲積巨萬。公元946年,契丹軍南下,47歲的桑維翰被後晉出帝石重貴遣人殺死。
桑維翰的所作所為,給天下遺留下了大禍患。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評論他:“禍及萬世,則萬世之罪人,自生民以來,唯桑維翰當之。”

用典示例

明 王玉峰《焚香記·看榜》:“烏紗白髮人爭羨,須知鐵硯磨穿。”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混江龍]向《詩》《書》經傳,蠹魚似不出費鑽研。將棘圍守暖,把鐵硯磨穿。”
元 范康《竹葉舟》第一折:“坐破寒氈,磨穿鐵硯。自誇經史如流,拾他青紫,唾手不須憂。”

相關閱讀

桑維翰(898年—947年),國僑,中國五代十國時期後晉大臣,石敬瑭賣國的幫凶。唐朝河南府洛陽人。後唐同光年間進士及第,後投奔河陽節度使石敬瑭為幕僚。石敬瑭勾結契丹篡國,他極力贊成,並由他辦理具體事宜,以賄賂、割讓幽雲十六州、稱“兒皇帝”為條件獲得契丹幫助,為石敬瑭滅後唐立下汗馬功勞。936年石敬瑭建立後晉以後,桑維翰兩度出任宰相,廣受賄賂,權傾朝野。契丹滅晉時,被後晉降將張彥澤縊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