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爐村(廣東省五華縣華城鎮鐵爐村)

鐵爐村(廣東省五華縣華城鎮鐵爐村)

梅州市五華縣(市、區)華城鎮鐵爐村位於鎮西北部,毗鄰岐嶺鎮,我村轄 31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738戶,人口3558人;全村總面積6.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80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鐵爐村
  • 位於:鎮西北部,毗鄰岐嶺鎮
  • 村轄: 31個村民小組
  • 全村:總面積6.8平方公裡面積1580畝
  • 姓氏:鐘姓為主
  • 學校:鑄民國小
鐵爐村由來
鐵爐特產鐵爐特產
老建築老建築
華城鐵爐村地圖
因遭受“元佑黨”事件迫害的的鐘友武,去國離鄉隱居在福建省武平縣招信鄉。長子剛遷來蘇發展,次子理生一子名大相,三子齊生二子為滿堂和明,留居招信鄉。為謀發展、尋求更為理想的繁衍生息之地。於公元1098年(宋哲宗紹聖四年丁丑歲),由鐘理率子大相,攜侄滿堂及家小等由梅州溯梅江而上。數百里水路,一船大小飽覽兩岸風光,也原曾上岸細心觀察沿途的地理地貌,以尋找理想的安居地,只見好的皆已先有人入住,還沒有人或較少人入住的又不理想,所以一直溯江再上,至古長樂縣(今五華縣)龍江堡禪定村河段時,見兩岸青山羅列,似屏似幛,五華河如羅如帶,好一處繁衍生息之地。遂從左邊渡口上岸察看,見東南面錯落有致地排列著七座山峰,像北斗七星拱衛著山下平疇,河岸翠竹萬竿,鳳尾森森,在青山綠水間分布著一片村舍,一問方知,此地名為禪定村,已先有張、曾、駱、甘、丘五姓共幾十戶人家在此居住。伯侄幾人叫家人挑行李上岸休息一會。以解旅途顛簸之苦,至一簇人家的柴草房時,挑擔者又告籮索四耳齊斷,公想:莫非天意乎;要我在此處落基?只好向主人借草房暫住。
鐘理伯侄幾人,多見官場爾虞我詐之醜惡,一心嚮往平淡寧靜的田園生活,在借住期間,人情練達的鐘理以德為鄰,深得先居者相愛而定居下來,福人得天佑,人傑地自靈,鐘姓一家將外地較先進的農耕文化與勤勞儉樸的家風相結合,興家創業,傳宗接代,丁口的蕃衍和生產的發展都優於先居諸姓,成為禪定村之旺族。一百多年後鐘姓已繁衍五代,到宋朝理宗紹定二年已醜歲(公元一二二九年),理公五世孫鐘提齡來到人間,十多年後,遐、祥、禎、瑞相繼出世,現代稱之為“五齡公”。此時,先居各姓多已外遷他鄉,理公之侄滿堂也向外發展,(梅縣鐘劍汀考查)。
鐘姓人因籮索斷而暫住變久居,遂將禪定村改為跌籮壩。因此地鐘姓能定居,好像是地方與姓氏有關,就將“跌”、“鐵”諧音,“籮”、“爐”諧音,又改名為鐵爐壩(鐵爐村),預兆熔爐鑄鐘,地久天長,鐘聲嘹亮,子孫繁昌。
到五齡公時期,眼光遠大的先祖們,深知鐵爐村雖好,但不足於生產發展和人口增長的需要,為了更大的發展,五齡兄弟根據各自情況向不同地方外遷,長子,滿子留居鐵爐壩。後提齡又攜妻羅氏遷居興寧崗背後又再向外播遷。經過幾百年的擴大,奮鬥,由鐵爐壩播遷出去的裔孫已遍及南國十數省,丁口過百萬,單提齡系就有六十多萬人。
滄桑幾許,國體幾更,鐵爐壩這個響亮的名字,始終維繫著眾多裔孫的木本之情。無論何時何地,都眷念著這是鐘姓入粵的發祥地。現在居住在鐵爐村的有提齡公裔孫一千三百多人,瑞齡公後裔近二千人,他們為建造和諧社會和富裕生活而努力奮鬥著。
鐵爐村,山清水秀,東南部是山,山由七座山峰錯落有致地排列,似北斗七星拱照,當年入粵的老祖居,得天獨厚,盡得鐵爐之靈氣,形似七星伴月,曾闢為提齡公祠堂。村中墩上右上角有一處風水寶地形似“游魚上水”,為瑞齡公老祖居。曾作國小堂,西邊是水,為五華河,華河兩岸,竹木成蔭,花果飄香。鐵爐村人懂得生活,懂得怎樣才能生活得更好。全村二條主村道和通各居民店的道路都是水泥硬底路,交通的便利給村民生產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他們更以凌雲壯志改變鐵爐村山河面貌,以沖天幹勁打扮家鄉,現已建起一所可容納六百學生的標準國小。建起集休閒、娛樂、健身為一體的康樂公園。園中有亭、台、場、館。村民們經常到園內進行體育鍛鍊的各種有益的文娛活動,村委們還注意傳承文化,保護文物古蹟,將紀念隋朝楊侗將軍的石古大王廟重新建造。善男信女,祈福祈祥。
地靈得人傑,鐵爐村代出賢人,代有名人,明清以前,因記載不詳無法統計。現代最有名者為鐘韶光。其子鐘耀天留美政治學博士,美籍華人,曾任美國駐中國廣州領事館一等秘書。美國駐菲律賓、泰國、緬甸等國大使。嘉天留學法國,現任TS時代美國國際公司經理。耀天長子毅夫,現任美國紐約市政府戶籍官,次子力夫畢業於美國西點軍校,現為美國空軍軍官。國內、廣州深圳等地也有多位有成就的企業家,鐘鳳標現任廣東省安裝公司總經理。他們為家鄉的發展和進步,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鐵爐火紅,熔鼎鑄鐘,鐘聲嘹亮,美哉宗功。
鐵爐村氣候、經濟、綜合概況
鐵爐村河提舊貌鐵爐村河提舊貌
農具農具
我村年平均氣溫為21.2,年降雨量約為1450.2毫米,氣候特徵_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主要經濟作物有水稻、水果,村特色經濟收入有 ,上一年我村農村經濟總收入為1920萬元。近年來,我村發展經濟的措施以及成果:近年來,村兩委班子堅持以經濟發展為中心,不斷更新觀念,開拓進取帶領廣大黨員、民眾,因地制宜確定發展思路,充分利用當地地理優勢,大力發展集體經濟。集體經濟收入逐年增加,人民民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民人均純收入 元。在上級黨委和政府部門的正確領導下,我村兩委班子團結協作、把握機遇,與時俱進,全面開創工作的新局面;緊密聯繫民眾,以民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切實為村民辦實事、謀利益,同時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積極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帶動各項工作和任務,推動社會的和諧和穩定,力爭把我村各方面的工作推向一個新的台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