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嶺龍首山

鐵嶺龍首山

鐵嶺龍首山,位於鐵嶺城東二里,1991年被省政府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龍首山東枕柴河,西窺城廓,橫貫銀州南北。東西寬1公里,南北長3公里,最高峰海拔156米。因它從東南賓士而來,到了柴河岸邊突然昂起,像巨龍的頭,故名龍首山。龍首山歷史悠久,是清康熙皇帝東巡駐蹕的地方。近年來,龍首山幾經開發建設,更加美麗壯觀。登臨其上,可觀賞諸多的文物古蹟,品味古老的神話傳說,俯瞰騰飛的古城新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鐵嶺龍首山
  • 地理位置:鐵嶺城東二里
  • 景點級別:省級風景名勝區
  • 最高峰海拔:156米
景區介紹,主要景點,景區特點,傳說,八景詩,

景區介紹

龍首山是鐵嶺著名的風景區。每年五月,山崗上、山谷里開滿色彩艷麗的薔薇,醉人的花香隨風飄蕩。這裡的春光美,秋景更為雅致。涼爽的秋風吹紅了漫山楓葉,在層層密密的樹叢中,遊人不斷。"龍首尋秋"是柴河八景之一。古老的慈清寺坐落在龍首山北峰之巔,原名秀峰寺、水潮寺,又稱三清觀。寺院為一座古樸的四合院落式建築,有正殿、東西配殿、藏經閣、醉翁樓。院落前還有半牆、宿雲兩座碑亭。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兩間,檐下有廊,橫枋有鮮艷的彩繪。殿內供釋迦牟尼等三尊佛像,並立有八大金剛泥塑。醉翁樓原為山門,1921年重建時改為木結構硬山式二層小樓,一樓為進出寺院的通道,二樓原為文人墨客品茗賦詩之處,現改為貴客休息室,藏有多幅名人題詠龍首山的書畫。
鐵嶺龍首山
秀峰寺塔位於慈清寺南百米處,為八角九級實心密檐式磚塔,也建於明弘治年間,1591年重修。塔身有磚雕佛像、佛龕。秀峰寺塔的北面有陶然亭,南面是滴翠亭,滴翠亭南有魁星樓。秀峰寺塔的東面還有一座小石亭,亭內的石碑上記載著古塔的重修經過。慈清寺1988年被列為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
龍首山下還有一座歷史悠久的書院---"銀崗書院"。創建者是清順治年間進士、湖廣道御使郝浴。郝浴字冰滌,號雪海,後更號為復陽。他少有才名,為人剛直不阿。巡撫四川期間,因彈劾當時權貴吳三桂,於順治十一年(1654年)九月貶謫奉天。順治十五年為尋訪剩人和尚來到鐵嶺,在南門內建此書院,收授門徒,廣交學者名流。郝浴在鐵嶺居住了近十八年,直到康熙十四年(1675年)吳三桂反清被誅才得以官復原職。郝浴走後,人們為了紀念他,將他的書房闢為郝公祠,用來供奉和祭祠.
鐵嶺龍首山地圖

主要景點

(1)慈清寺
位於龍首山北部山頂。相傳始建於唐代,原名秀峰寺,後改為水湖寺,明代重修清代又更名為慈清寺,沿襲至今。寺前的《清靜阿若碑》上刻有“唐曰秀峰,明曰水湖,清曰慈清”的碑文。慈清寺古樸典雅,環境清幽。兩層套院,台階相連。整個寺由正殿,東西配殿組成一個四合院。現在殿內有“如來,觀音,托塔李天王,韋馱和十八羅漢”等29尊塑像。西側一間正房是三清觀,裡面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太上老君”塑像。東配殿為陳列室,西配殿為遊樂室,其兩廓壁上都鑲有近代地方名人的題壁。如《補修浮屠記》,《慈清寺藏經樓記》等。慈清寺為硬山式木結構,屋脊為龍背插劍,背坡走獸。院中有一株歷經500餘年的古松,院心青磚鋪地,門前兩側有石獅和碑亭各一座。後院東側的半牆亭,留下了周恩來少年時代登臨的佳話,兩側的展望亭,保存著辛亥革命後維修龍山古蹟的碑銘。慈清寺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遼北四大名勝之一,其已同龍首山一起載入《中國名勝大辭典》。
(2)醉翁樓
1921年由原慈清寺山門改建而成,為慈清寺住持僧去台灣(日據)取回大藏經一套藏於此樓,故也曾改名為藏經閣。
(3)秀峰塔
始建於明弘治二年(1489),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曾進行過多次維修。該塔為九級實心八角密檐式佛塔,塔高16.4米。每面各有浮雕佛象一尊及一個大字,八面合日:“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每級塔檐八角處各有一個獸頭和一個風鈴,全塔上下共有72個風鈴。陣風吹過,塔叮哆作響,優美動聽。
(4)魁星樓
位於龍首山的最高峰,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原在城之東南角上,後因塌毀於1922年移至龍首山改建,幾度蒼桑,於1981年重修。該樓過去曾供有魁星神像,故此得名。魁星樓為四角形磚木結構,分上下兩層,樓體造型別致。四面有四塊僱工匾額,東面是岳琰所題“光照龍山”,南面和西面是閻暉所題“文煥離明”和“筆參造化”,北面是劉玉林所題“星輝斗極”,均為1870年所書。該樓的四周圍有兩層青磚花牆,二層建築高矗雲宵,登樓展望美景盡收。
(5)星橋
據載,星橋這個地方原有一座木橋,後毀壞。龍首、龍尾被分為兩段,遊人只能相望而不能相聚,1958年重新修建的星橋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橋長42.5米,寬5米,高18米,可載重15噸。橋身兩側設有鐵柵欄和汞燈,橋體粗擴大方,美麗壯觀。相聲大師候寶林,書畫家王冠分別為星橋題寫了橋名。
(6)滴翠亭
位於秀峰塔的兩側,東觀柴河晚渡,群山疊翠,西望山廓朝煙,遼河泛波,正如亭上檻聯所詠:“兩水河流一市囂塵都洗去,萬山疊起十分爽氣盡飛來。”每當雨過天晴和晨露初曉之時,滴瀝之聲如音似樂妙趣橫生。
(7)知秋亭
進入北門抬級而上,知秋亭便映入眼帘,亭體建築宏偉壯觀,四角飛檐粗獷大方。其下方立有碑林,碑上刻有地方名流撰寫的碑文。
(8)宿雲亭
位於東南角上林木叢中,時聞鳥鳴聲。每逢秋季,天高雲淡景天一色,滿山紅葉層林盡染,構成優美的畫面,確有紅葉勝春之感。
(9)洗心亭
位於秀峰塔的東側,臨崖危峻。六角密檐式建築,彩繪畫染明油鮮艷。始建於民國初年,1979年重修。登亭俯瞰,稻田翻綠浪,柴河呈碧波。亭內有鼉龍馱石碑,下刻碑文記敘著秀峰塔和洗心亭的史實。亭上的檻聯:“此地風光原秀美,出門泉水總澄清”。
(10)高鶚、高其佩詩碑亭
高鶚是《紅樓夢》後四十回作者,高其佩是中國繪畫史上著名的指頭畫創始人。為紀念鐵嶺歷史上這兩位名人。1986年在龍首山上修建了高鶚、高其佩詩碑亭。二高詩碑亭和稻香亭為一組景觀。三亭均為國角飛檐涼亭,成三足鼎立之勢。高鶚詩碑選用了作者本人續完《紅樓夢》後寫的一首詩:“老去風情減昔年,萬花叢中日高眠,昨宵偶抱嫦娥月,悟得光明自在禪。”高其佩詩碑上刻有其本人親筆題寫的指頭畫詩:“天設津梁自有意,山開懷抱豈無心,等閒未許人輕到,不獨知音在一琴。”
(11)八景亭
位於星橋北側,為兩級八角飛檐結構。亭上“八景亭”三字出自當代著名書法家沈延毅的手筆,亭四周繪有:八大仙人的兵器,八種名花,《封神演義》裡面的八卦圖及歷史上鐵嶺著名的“八大景”(龍首尋秋,蓬渡風帆,柴河晚渡,紅崖積雪,鴛湖泛月,白塔橫雲,帽峰雲樹,山郭朝煙)等30多個畫面。
(12)四望閣
位於龍山頂峰,由一座三層涼亭和一座閣樓組成。登上四望閣,西看銀洲,高樓林立,馬路縱橫,古城新貌;東望柴河,碧波蕩漾,恰似玉帶,纏繞龍山;近處溝壑交錯,花紅似錦,松林滿山;遠處山巒疊蟑,楓林成片,紅綠相間,別有情趣。
(13)太陽廟
坐落於龍首山腳下小嶺子,因廟中供奉太陽神,故名太陽廟。太陽廟為四合院,正殿及配房高出前庭甚多,中間由石階相連。太陽廟建築方式獨特,窗、牆、頂、檐、梁、柱均由石頭雕砌而成。從整體造型到石階、石匾、石碑和石頭楹聯都匠心獨運,特色郁濃。廟內浮雕構思奇特,玲玫透剔,巧奪天工。該廟有22尊雕像,正殿供有太陽神、老祖,呂祖和財神,東西配殿是道人練丹參禪之所。
(14)龍門
該門是龍山風景名勝區的正門,建於1987年,它是一座牌坊式中山門。門樓造型別致,氣勢雄偉,色彩斑斕,工藝精湛,為長方四角飛檐,分上中下三層,下面由四根石柱支撐。建築材料多採用漢白玉和琉璃瓦,門樓高1.4米,三孔,寬13米。龍門正面上方是趙朴初題寫的四個大字:“龍首千秋”。大門兩側有一對漢白玉獅子,左側豎立一巨石,上面刻有出自當代書法家王騁手筆的“龍首山”三個大字。
(15)龍園
此園是遊覽龍首山的第一景點。其位於龍山山門前山腳下,建於1986年,占地面積1公頃,是一座仿諧趣園的古典建築。園內有仿清式角亭4個,中間由曲廓相連,亭子下面是座噴水池。龍園中央豎立一尊壯士柴義和郝氏女雕像,仿佛向人們講述龍山的傳說。半山坡有一對花崗岩雕刻的二龍吐水。每當夏季,上有二龍向下吐水,下有龍池向上噴水,整個龍園噴霧瀰漫,色彩絢麗,構成一幅十分壯觀的景象。
(16)駐蹕塔
該塔位於龍尾山南部陡峭的山峰之上。相傳始建於明萬曆年間,為明朝遼東總兵李成梁所建,原名無考。後因清康熙十年(1671)年清聖祖康熙皇帝東巡途經鐵嶺並登上龍山於此駐蹕,從此得名。駐蹕塔為青磚結構的九級空心八角密檐式佛塔,塔旁有駐蹕亭,塔下有康熙詩碑,上面刻有康熙當年所作的《鐵嶺》一詩:“雨余塞草自綠,日出山花更紅,轍跡神洲近遠,驥鳴廣陌西東”。
(17)柴河水樂園
該園位於龍山腳下,柴河岸邊。銀州區城西,最高峰海拔240米,整個景區面積達6萬平方公里。山上火山岩。壁立如峰拔地而起,周圍群山烘托山巒疊嶂。北有古石洞新石器遺址,南有雲峰洞貫穿山中,東山有山植園、葡萄園、鹿場,西山有南果梨、杏桃園、豬場,雞場。帽峰居群山之首,登山展望,鐵嶺城廓及龍山美景盡收眼底。帽峰山頂松林蒼勁植被豐富,幾株蒼松挺拔入雲,身臨其境如在雲霧中,帽峰雲樹是鐵嶺八景之一。整個帽山、群山環繞帽峰獨峙,怪石橫生洞天府地,樹高林密果園遍布,引來三江四水人,游山嘗果夜忘歸。
圖片
周恩來詩碑周恩來詩碑

景區特點

北為首、南為尾的龍首山,綿延在鐵嶺市東側。蜿蜒南北的柴河,從龍首山東麓經過後,匯入遼河的懷抱。人傑地靈的龍首山地域,蘊涵著眾多的歷史文明遺蹟。文物專家尋訪了這些歷史遺蹟後,專家的結論是:文物保護現狀亦喜亦憂。
喜:銀崗書院古樸幽雅
在鐵嶺老城南門內,有一座青磚灰瓦的四合院,這便是曾經名噪一時的銀崗書院。銀崗書院目前占地1500平方米,保留著清代風格的單檐硬山、磚木結構建築共15間。銀崗書院為兩進院落,由門房、東西廂房、正房構成一進院落;正房與其北面的郝公祠,組成了第二進院落。銀崗書院內丁香茂盛、古樸幽雅,身居其中,似乎尚能聽到朗朗讀書聲。
史載,銀崗書院始建於清代順治十五年(1658年),為寓居鐵嶺的郝浴創建。郝浴為順治六年進士,順治十一年任湖廣道御史。任職期間,被貶鐵嶺地區,遂創建書院,收授學徒,治學不息。書院初稱“銀園”,後稱“銀崗”。
346年來,銀崗書院歷盡滄桑:清代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書院遷徙,原址一度荒廢;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書院被旗丁占據;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銀崗書院才得以恢復。建國前,銀崗書院一直是鐵嶺地區的文化教育中心,培養了大批人才、革命志士。1910年春起,當時12歲的周恩來,就在銀崗書院讀書半年,然後來到瀋陽東關模範學校就讀。1988年,銀崗書院被列為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
如今的銀崗書院保護完好:朱紅大門、條石墁地、球狀灌木排列整齊、環境衛生整潔,各個建築修葺規整,保留了古建築原貌和儒雅氛圍。
憂:龍首山上文物易容
龍首山上的慈清寺、慈清寺塔、駐蹕塔,均在1988年被列為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現在的龍首山,儘管這些文物依然健在,但或被改裝易容,或破敗不堪。
慈清寺:藏經殿外鐵樓梯
龍首山北峰之顛、翠樹林翳掩映之中,便是始建於明代弘治二年(1489年)的慈清寺。寺前石階順山勢而上,左右各設一甬上有半遮碑亭的石碑,可惜馱碑頭部遭毀,竟用水泥沙漿填充、修補。
慈清寺的山門為二層單檐硬山閣樓式樣,其中間為山門通道,西間為售票室、東間為樓梯間。據文物專家介紹,慈清寺原有山門,1921年重修時,將山門改為醉翁樓,供當時文人墨客登臨飲酒賦詩。一進院內正中,為面闊五間、進深兩間、前面出廊的正殿;東、西各有1921年重建的配殿。令人遺憾的是,醉翁樓、正殿的柱子表面、橫枋彩繪均已褪色、龜裂,呈現破敗之相。
慈清寺二進院落的藏經殿,如果不是有“藏經殿”匾額高懸,人們肯定會以為它是與慈清寺毫無瓜葛的什麼建築:嶄新的青磚、現代風格的二層樓房、水泥預製板搭建的二樓外走廊、探出長長的白色屋檐,以及門窗的形制、顏色、質地等等,都酷肖一座飯店、旅店。尤其是二層外走廊漆成紅色的鐵管欄桿、暴露在建築物外西面的鐵樓梯,以及高懸的廣播喇叭,與具有500多年歷史的慈清寺古剎格格不入。
秀峰塔:青磚外面塗水泥
出慈清寺南行百餘米,可見一塔高聳,這便是龍首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的秀峰塔。文物專家介紹說,秀峰塔實為慈清寺的一部分,塔名曾隨著寺名的改變而幾易其名:初始叫秀峰塔;明代叫水潮塔;清代叫慈清塔。秀峰塔建於明代弘治二年(1489年),塔身雕有磚雕佛像、佛龕等,為八角九層實心密檐式磚塔。
然而,當審視這座古塔時,卻怎么也分辨不出它的建築材質,如石料砌築,又有磚砌痕跡。有關人士解釋說,這是重新修繕後的結果:在塔身的青磚外面又罩上了一層水泥沙漿!文物專家認為,修舊如舊,是維護修繕文物古建築的惟一原則。類似這種畫蛇添足的維護修繕,實質上等於給文物古建易容,客觀上破壞了國家文物。
駐蹕塔:仰蓮浮雕太過大
龍首山南面的“龍尾”處,矗立著另一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駐蹕塔。該塔為八角九層實心密檐磚塔,距今至少已有550年以上,是遼北地區罕見的明初古塔。
據當地一位老人介紹,清初時,該塔下面曾有一戶人家。清代康熙皇帝東巡時,登上龍首山觀瞻時,突然天降大雨,康熙皇帝便來到這戶人家避雨,並住宿一夜。從此,該塔便名為“駐蹕塔”。由於駐蹕塔年久失修,早已殘破不堪。於是,當地文物部門對駐蹕塔進行了“落架”修建。修建中,當地考古工作者在駐蹕塔的天宮中,發現了二石、一銅3塊“塔記”,終於弄清了該塔的真實身份:靈應寺塔;明代維修3次:景泰六年(1455年)維修一次、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維修一次、萬曆十九年(1591年)維修一次,足見明代景泰六年之前,便有該塔。據此記載,該塔附近應當原有靈應寺,可惜早已不復存在。
文物專家發現該塔當間的仰蓮浮雕過於誇大,與塔身極不協調,破壞了古塔的整體效果,未能達到按照古塔原貌復建,留下遺憾。
遼代塔:專家不認是古蹟
鐵嶺市城北,還有一座遼代古塔。儘管當地文物部門對其進行了修繕,但因修繕中走了樣,至今省里文物部門和專家們不予認可,該塔只能屈居鐵嶺市文物保護單位。
該遼塔始建於遼代何年,已無從可考。該塔為八角十三層磚砌密檐制式。剛一見到該塔,文物專家就指出:塔身中宮部位下端的浮雕力士,頭不著天、腳不挨地,不倫不類,犯了古塔浮雕制式的大忌;中宮部位的八面浮雕佛像,身邊各個缺少了兩名脅侍浮雕雕像;佛像頭上的華蓋、兩側的飛天浮雕均過小,比例失調。令文物專家尤為不解的是,該塔基座北面,竟然設立了一個佛龕,供人們燒香叩拜。
龍首山及其周邊地區,蘊涵著寶貴的遼河流域文化遺產。科學、有序、秉承歷史原貌地保護這些國寶,使遼河文明傳承萬代,已是當務之急。

傳說

在遼寧北部,有一座“較大城市”叫鐵嶺。鐵嶺城內有一座山叫龍首山。山的東面有一條河叫柴河。這山、這河,為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的光彩。關於這山、這河,還有一段悽美而悲壯的傳說。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鐵嶺這個地方還沒有城,只有一個幾十戶人家的村莊,也沒有山,只有一條河,叫麒麟河,時常泛濫成災。河邊有一戶姓郝的人家,只有父女二人,靠打魚為生。
一天傍晚,父女二人打完魚收工回家。突然路邊躥出幾個強盜,把老漢打倒在地,搶走了老漢的女兒。老漢急得大聲喊叫:“快來人哪,鬍子搶人啦!”這時跑過來一位武士打扮、身強力壯的小伙子。只見他手起劍落,三下五除二,砍倒了三個強盜,救回了老漢的女兒。剩下的強盜也都嚇跑了。武士上前扶起老漢剛要搭話,不料身後飛來一鏢,刺在武士的左臂。武士忍痛拔出飛鏢,追上去殺死了那強盜,自己也倒了下去。父女倆見武士雙眼緊閉,面色蒼白,不省人事,左臂上的傷口流出的血色發黑,斷定是被毒器所傷。他們趕緊把武士抬回家中。從此,父女倆煎湯熬藥,精心照料,而武士的傷不但不見好,反倒一天比一天重。父女倆愁得沒有辦法。
一天,老漢從河裡打了一條紅毛鯉魚,趕緊拿回家讓女兒給武士熬湯喝了。說來也怪,武士喝完魚湯,頓時精神大振,立刻就能下地走動了。賓主相互道謝救命之恩自不必說。敘談得知,這位武士姓柴名義,年方二十一歲,從小投師學藝,練就一身好武藝,為打抱不平而吃了官司,因此隻身流落江湖。老漢見柴義身世可憐,便收為義子。從此一家三口平安地過著日子。
一晃兒三年過去了。這一天,忽然狂風大作,雷雨交加,河水猛漲,眼看就要吞沒莊稼、沖毀房屋。這時村里來了一位道士,告訴村民:“龍宮一日,人間三年。三年前的今天,你們村裡有人打到一條紅毛鯉魚,它是河中惡龍的得意徒弟。惡龍興風作浪,是要與人間算帳啊。”人們惶恐不安地問道士有何解救辦法,道士說:“只有打魚者自身跳入河中讓惡龍吃掉,方能解除這場災難。”這話傳到老漢耳朵里。他思前想後,最後拿定主意,一人做事一人當,寧死也不能讓鄉親們受連累。他把自己的想法對女兒和義子一說,柴義忙說:“魚湯是我喝的,還是讓我去吧,憑我的武藝也能與惡龍拼殺幾番,如果能戰勝惡龍也算是為民除了大害。”老漢爭執不過,也只好依了柴義。
第二天清早,父女倆陪柴義來到河邊,全村的百姓也都到河邊站腳助威。只見柴義一身武士裝束,手執利劍,威風凜凜地等待著惡龍的到來。
一會兒工夫,只見河水驟漲,濁浪翻滾,一條三丈多長、二尺來粗的惡龍躍出水面,張牙舞爪地直奔柴義撲來。一會兒躍上浪尖,一會兒潛入水底,從水中殺到陸地,從岸邊又戰到水裡,直殺得濁浪濤天、飛沙走石、天昏地暗。
大約過了一個時辰,風平浪靜,天開雲散。只見惡龍已被截成兩段,死在岸邊。柴義卻不見了,岸上只剩下了一頂武士帽。鄉親們見此情景,都哀嘆不已,父女倆更是放聲慟哭。人們把惡龍的屍體就地埋了,把柴義的帽子埋在了惡龍屍體的正南方。
天長日久,兩處都長出了大土包,而且越長越大,逐漸變成了大山。從此,人們就把埋龍頭的地方叫做龍首山,埋龍尾的地方叫龍尾山,把埋柴義帽子的地方叫帽峰山了。為了紀念柴義,人們還把麒麟河改叫為柴河。如今龍首山、帽峰山都已經成為著名的風景名勝區,柴河沿岸也成為了風景秀麗的旅遊觀光帶。
秀峰寺塔位於慈清寺南百米處,為八角九級實心密檐式磚塔,也建於明弘治年間,1591年重修。塔身有磚雕佛像、佛龕。秀峰寺塔的北面有陶然亭,南面是滴翠亭,滴翠亭南有魁星樓。秀峰寺塔的東面還有一座小石亭,亭內的石碑上記載著古塔的重修經過。慈清寺1988年被列為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
秀峰塔位於慈清守南200餘米處,明自治二年(148年)建成。該塔因建在秀峰電 (慈清寺)附近而得名。塔為9級實心8角經檐式佛塔,每面各有一尊浮雕像和一個大字,即"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密據上下分別確72個獸頭和風鈴。秀峰塔雖然幾經風雨,至今仍然屹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曾進行過5次較大的維修。
秀峰塔東側懸崖峭壁,在臨崖危峻處於民國初年始建洗心亭,1975年重修。該亭角密檐,彩繪畫梁。洗心亭內的大飯石形似烏龜。相傳,以前石下是泉水,涌流不息,飛瀑直下柴河。亭內還有馱石碑,碑文記述了建築秀峰塔和洗心亭的史實。亭上的橡梁描繪了龍山景區的秀姿。"此地風光原秀美,出水泉水總澄清。"與洗心亭相呼應的是滴翠事。該事位於秀峰塔的西側,6角造型粗護美觀。站在亭內可東觀柴河從群山疊翠中而來,沿岸稻田翻綠浪;西望山郭朝煙,遼河泛波。這一美景正如對聯所形容:"兩水環流一市囂塵都洗去,萬山疊起十分爽氣盡飛來。

八景詩

鴛湖泛月
看花樓側宿鴛鴦,
朗月水中蓮藕香.
暗淡天光舟匿影,
湖邊女子話牛郎.
白塔橫雲
浮屠聳立古城外,
菊綻閒雲繞塔來.
雨後托出天上景,
凡人常道臨瑤台.
龍首尋秋
滿山楓葉染寒霜,
色比春花秋氣涼.
燕子南歸蟬語寂,
老翁悲嘆柳稍黃.
紅崖積雪
寒來雪落紅崖頂,
旭日銀裝初照晴.
遼水岸邊赤壁在,
何須賞景江南行.
柴河晚渡
柴水波光映晚霞,
歸人岸上呼船家.
艄公正午三杯酒,
醉臥青石傍野花.
篷渡風帆
蔽日帆牆遼水上,
漁夫怨恨網難張.
南來北往舟船影,
古鎮碼頭連海江.
帽峰雲樹
雨後纖塵隱跡蹤,
帽峰樹木郁蔥蔥.
雲遮霧罩仙人莊,
恰似山巒改日容.
城郭朝煙
啼曉晨雞喚日紅,
城垣隱沒炊煙中.
聞聽寺院鐘聲響,
不辨陰晴霧蔽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