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源村

鎮源村

大同鎮鎮源村位處建德市西部,區域面積約8.96平方公里,以蠶桑、油茶、毛竹等為主要產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鎮源村
  • 外文名稱:Zhen Yuan Village
  • 別名:松源里、源都
  • 行政區類別:村莊
  • 所屬地區:中國東南
  • 電話區號:0571
  • 郵政區碼:311614
  • 面積:8.96平方公里
  • 人口:2144人(2011年)
  • 方言:南豐話
  • 相關景點:壽龍古道、牙坑水庫
  • 相關人物:劉華
概況,資源,自然村,鎮源,牙坑,萬聖,富家塢,景點,壽龍古道,牙坑水庫,經濟,文化,村規民約,

概況

鎮源村位處建德市處於大同鎮西部,又稱松源里、源都,其中源都最早出現遊子話“奔源都”,鎮源村由康莊公路連通大同鎮,相距約9公里。
建德市大同鎮鎮源村

資源

鎮源村區域面積約8.96平方公里。全村人口數:2144人,耕地面積987.2畝,人均田地0.4畝,山林面積萬餘畝,集蠶桑油茶、毛竹等特色產業於一身,大同自來水廠及水源——牙坑水庫位於其境內。
截止2010年底,鎮源村有耕地總面積987.2畝,人均耕地0.4畝 ,主要種植水稻、蔬菜等作物;擁有林地萬餘畝,水資源天然豐富。

自然村

鎮源

鎮源,鎮源村的統稱。或泛指鎮源村中心地帶,也稱“松源里”。該區域人口相對密集,是蠶桑主要生產地。
村子遠景村子遠景

牙坑

風景優美,民風淳樸。坐於秀山之間的牙坑水庫,則是大同鎮自來水廠主幹水源,

萬聖

村最西部處,環境優美,生態保持最平衡。山清水秀,多產毛竹。

富家塢

富家塢地處松源里與萬聖的中間地帶,位於其中的大坪茶場則是茶葉生產的主要地,每到採茶時候,村民便會相繼登山至大坪茶場採茶。

景點

壽龍古道

2009年4月,建德市市文物普查隊在大同鎮鎮源村登入了一條跨縣古道——壽(昌)龍(游)古道。
悠長的壽龍古道地處建德市(原稱壽昌縣)與龍游縣交界處的十八灣上,兩旁峰巒齊聚,內有眾多山澗小溪,谷底流水潺潺。該古道原為壽昌通往龍游的主要幹道,現存部分由鎮源村經十八灣到達龍游的卓家村,古道最高處海拔600多米,全長7.5公里。古道沿地勢而開,婉蜒曲折,局部鋪有不規則的石塊,路面寬處在1.2米左右,窄處為0.6米,為古時通往龍游的交通要道,至今仍有當地村民使用。古道上現存涼亭一座,全部為大塊青石錯縫砌築而成,面闊一間,進深兩間,雙通門,頂部刻有“壽龍亭”,據居住在山上的老人介紹,壽龍亭建於民國初期,專供路人避雨、小憩,以解旅途勞頓,山頂上有1990年立界碑“衢州”為兩縣分界線。
壽龍古道完好保存,為我們了解過去建德與龍游兩地經濟往來、文化交流、交通地理提供了寶貴資料。

牙坑水庫

牙坑水庫,全名為建德市大同鎮牙坑水庫電站(建德市大同鎮自來水廠),坐落於建德市大同鎮鎮源村,是國家一級水資源保護區,庫存水冬暖夏涼,常有遊客組織團隊垂釣、游泳。
水庫風光水庫風光

經濟

鎮源村經濟開發大致沿著兩條路發展:
一、務農
種植水稻、蔬菜、養蠶、茶油、菜油、茶葉、禽畜業等。
二、打工
全村95%的年輕人(25歲-35歲)出外打工。

文化

由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鎮源村比較貧窮,文化教育相對落後,但近20年來應這國家的號召和村幹部的領導。該村文化覆蓋率在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孩子達100%。

村規民約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保障村民實行民主自治,有村民民眾依法辦理自己的事情,發展農村基層民主。促進本村三個文明建設,根據《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村實際,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 村民通過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自主管理本村事物。
第三條 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村民委員會辦理本村的公共事物和公益事業,調節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向鎮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見和要求。
第四條 村黨支部按照中國共產黨章程進行工作,發揮領導核心作用;按照憲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開展自治活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
第五條 本章程由村民委員會組織實施,村民委員會建立村民代表會議制度,村民代表由戶代表選舉產生,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監督執行。
第二章 村民組織
第六條 村民委員會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3人組成,設主任1名,村委員2名,每屆任期三年,全面負責本村村務管理。
村民委員會中,婦女應有適當名額。
村民委員會的主要職責:
(一)在村黨支部的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上級政府的各項指示決議,做好村民的教育工作,引導村民自覺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
(二)依法辦理本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做好計畫生育工作,協助公安機關維護社會治安;
(三)帶領村民發展集體經濟和個體私營經濟,保障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的合法財產權和其他的合法權益。承擔本村生產的服務和協調工作;
(四)依照法律規定,管理本村屬於村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財產;嚴格規範建設工程招投標管理和廉政保障工程建設的規定;
(五)發展文化教育,普及科技知識,促進村民之間的團結互助,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
(六)做好優待撫恤、救災救濟、五保戶供養、扶持貧困戶發展生產等社會保障工作,破除迷信,開展移風易俗活動;
(七)負責召集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報告工作、討論決定有關事項,執行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的決定;
(八)協助鎮開展行政、經濟等工作,完成鎮布置的各項工作任務。積極收集和及時反映村民對政府行為的意見和要求,加強鎮與人民民眾的聯繫。
第七條 村民小組是在村民委員會的領導下組織本組村民開展自治活動的基層組織,是村民委員會聯繫村民的橋樑和紐帶。
村民小組的主要職責:
(一)宣傳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
(二)組織村民小組貫徹執行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和村民委員會的決定,完成村民委員會布置的工作任務,協助村民委員會辦理本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
(三)辦好小組的事務,及時反映本組村民的意見、建議和要求;
(四)召開小組會議,組織本組村民的各項活動,並及時向村民委員會匯報;
(五)組織本組村民積極推進三個文明建設,並對村級財務、村務及公益事業等工作進行監督,提出建議。
第八條 村民會議由本村十八周歲以上的村民組成。村民會議至少每年召開1次,有十分之一以上的村民提議,應當召集村民會議。村民會議應由本村過半數十八周歲以上村民或三分之二以上的戶的代表參加,所作決議、決定應當經到會人員的過半數通過,並遵循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服從和服務於國家的總體規劃和計畫。
村民會議的主要職責:
(一)討論村民委員會的設立、撤銷、範圍調整。推選村民選舉委員會,表決罷免村民委員會成員;
(二)討論制定村級事務管理的有關規定和辦法,討論制定、修改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
(三)聽取和審議村民委員會工作報告,評議村民委員會成員工作;
(四)討論決定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項;
(五)討論制定村級規劃,決定本村各項福利事業和公益事業;
(六)聽取和審議村經濟建設發展規劃和實施情況的報告,提出意見和建議;
(七)聽取和審議財務管理及財務收支的情況報告;
(八)決定給村民代表會議的授權。
第九條 村民代表會議是村民會議的特殊形式,經村民會議授權,代為履行村民會議的職權。
村民代表由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村民民主推選產生,一般每10至15戶一名,任期同村民委員會成員相同,也可連選連任。對違法亂紀和嚴重失職的代表,原選區的村民有權撤換,但須經原選區選民的過半數通過。村民代表因故空缺的,原選區可隨時進行補選。
村民代表必須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在村民中有較高的威信,作風正派,辦事公道,有一定的參政議政和決策能力。
村民代表會議至少每季度召開1次,有三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提議,村民委員會應當及時召集村民代表開會。村民代表開會應當由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參加,所作決定應當經全體代表過半數通過,並且不得與村民會議的決議、決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