鎧甲武士陶俑

鎧甲武士陶俑

鎧甲武士陶俑,雕塑陶俑。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藏,高約180厘米。秦代雕塑藝術家用泥質灰陶塑造了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的官兵形象,展出的這一組兵馬俑包括將軍俑、跪射俑、下級官吏俑和馬,是秦始皇陵兵馬俑的代表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鎧甲武士陶俑
  • 歸屬於: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藏
  • :180厘米
  • 地點陝西省臨潼縣
簡介,形態特點,兵種形象,雕塑藝術,

簡介

陝西省臨潼縣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出土,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藏,高約180厘米。

形態特點

鎧甲武士俑是秦兵馬俑一號坑軍陣中的組成部份。有的束髮高髻偏於頭右上方,有的還帶上小皮帽,均為免盔武士。身著短裾,外套短鏡甲,護著前胸、後背及雙眉,腰束革帶,足蹬輕便靴。方臉,耳大鼻高,眉骨突起,雙目炯炯凝視前方,雙唇緊閉,神態威嚴。原手中持的兵器有矛、戟與弓弩等,個個鬥志昂揚,待命出發。

兵種形象

鎧甲武士為步兵,執兵器,其戰服的特點是結實、便捷,能有效地發揮戰鬥力。戰袍及膝,袍外擐長甲護腹、披膊僅遮護肩頭的鎧甲,頸繞圍領,即使身體得到良好保護,又減少了戰士的員傷,把提高軍隊的素質放在第一位而減少了人對防護設施的依賴性。從這裡可以看出當時秦國將士個個都是勇猛善戰、忠於職守、敢於衝殺、敢於取勝的驍勇之士。

雕塑藝術

秦代雕塑藝術家用泥質灰陶塑造了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的官兵形象,展出的這一組兵馬俑包括將軍俑、跪射俑、下級官吏俑和馬,是秦始皇陵兵馬俑的代表作品。
秦代將軍戴鶡冠,鶡為一種雉鳥,性好鬥,至死不卻,將軍戴此冠,以示英勇。身穿魚鱗鎧甲,胸前、背後、雙肩皆有花結,顯示了等級的尊貴。
跪射俑姿勢體現了古代“支左拙右”的善射之法,與現在的小口徑步槍無依託跪射姿勢竟完全吻合。
下級官吏和武士外罩披膊鎧甲,手作持兵器狀。
從這些俑的神態上,人們仿佛看到了在秦統一六國過程中,將軍指揮千軍萬馬,戰士們衝鋒陷陣的壯觀場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