鍥形文字

鍥形文字

鍥形文字(cuneiform),來源於拉丁語,是cuneus(楔子)和forma(形狀)兩個單詞構成的複合詞,所以楔形文字也叫“釘頭文字”或“箭頭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鍥形文字
  • 外文名:cuneiform
  • 語言屬性拉丁語
  • 別名:“釘頭文字”或“箭頭字
文字發展,歷史沿革,研究,

文字發展

蘇美爾人用當地盛產的蘆葦和粘土作為書寫材料,以削尖的蘆葦桿在粘土泥板上壓寫字元,由於壓出的筆劃呈楔形,因此名為“楔形文字”。將寫好字的泥板曬乾或燒乾後即成為今天所說的泥板文書。常用的蘇美爾文字約600多個,主要分為表義符和表音符兩種,另外還有定義符和尾音符。所記的蘇美爾語被稱為粘著語,其詞幹不變,依靠在詞幹上加前、後綴來表示語法作用,名詞與動詞是同形的,一字往往多音多義,現知的蘇美爾詞根約1800個。
早型鍥形文字早型鍥形文字
蘇美爾文字後來為西亞各古代民族所採用。塞姆語系的阿卡得人、迦南人、巴比倫人亞述人,印歐語系的西臺人和波斯人,語系難定的埃蘭人、胡里安人和烏拉爾圖人都用蘇美爾文字來記寫自己的語言,因而又形成了不同的楔形文字體系。

歷史沿革

古代西亞所用文字,多刻寫在石頭和泥版(泥磚)上。筆畫成楔狀,頗像釘頭或箭頭。約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青銅時代蘇美爾人用泥板通過圖畫的形式記錄賬目。漸漸的這些符號演化為表意符號,至於那些無法描繪的東西則用任意指定的辦法來表達。而且蘇美爾人還用它來表示聲音,幾個表意字合在一起就可以代表一個複雜的詞或短語,這就使得許多符號都成為多餘。楔形字原來是從上而下直行書寫,後來改為從左而右橫行書寫,於是全部楔形符號轉了90°,從直立變成橫臥。由於右手執筆,從左而右橫寫,楔形筆畫的粗的一頭在左,細的一頭(釘尾)在右。蘇美爾楔形字有意符和音符。經過巴比倫人亞述人阿拉米人的使用和改造,成為一種半音節文字。在字母發展史上有所貢獻。楔形符號共有500種左右,其中有許多具有多重含義,其“準確含義”只能根據上下內容來確定,這就使得楔形文字體系比後來的字母文字型系更難以掌握。儘管如此,在兩千年間,楔形文字一直是美索不達米亞唯一的文字型系。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這種文字甚至成了西亞大部分地區通用的商業交往媒介。考古學家發現大批各種楔形文字泥版或銘刻,19世紀以來被陸續譯解,從而形成一門研究古史的新學科——亞述學
發源地點

研究

蘇美爾人發明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公元前3500~前2600年屬象形文字階段,此後發展成為記寫蘇美爾語楔形文字。前第2和前第1千年,蘇美爾人同化於阿卡得人後,其文字在宗教和文學中仍被使用,公元1世紀後失傳。18世紀中葉以後,楔形文字引起學術界的注意。19世紀,學者們利用“波斯古經”首先釋讀成功波斯楔形文字,然後,對照波斯文字釋讀成功塞姆語系的阿卡得文字。最後利用阿卡得文字釋讀成功與任何語系都無關係的蘇美爾文字。在釋讀過程中,英國的H.C.羅林森(1810~1895)、愛爾蘭的E.欣克斯和法國的J.奧佩爾作出了較大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