銙

銙讀作kuǎ,部首是釒,共14筆,筆順編號是34112431134115,四角號碼是8412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銙
  • 拼音:kuǎ 
  • 部首:釒
  • 部外筆畫:6,
基本釋義,古籍解釋,

基本釋義

,總筆畫:14 ; 繁體部首:金,部外筆畫:6,總筆畫:14
五筆86&98:QDFN 倉頡:CKMS
筆順編號:34112431134115 四角號碼:8412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299
基本字義
● 銙
kuǎㄎㄨㄚˇ
◎ 古代附於腰帶上的裝飾品,用金、銀、鐵、犀角等製成:“至唐高祖……一品、二品~以金,六品以上以犀,九品以上以銀,庶人以鐵。”
◎ 形似帶銙的一種茶,稱“銙茶”。
◎ 量詞,計算茶葉銙數的單位。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𠀤苦瓦切,音骻。帶具。《唐書·柳渾傳》玉工為帝作帶,誤毀一銙。《正字通》唐制,帶,一、二品銙以金,六品已上犀,九品已上銀,庶人鐵。明制,革帶前合口處曰三台,左右排三圓桃,排方左右曰魚尾,有輔弼二小方,後七枚,前大小十三枚。唐之十三銙卽此式初制也。
《集韻》枯買切,音胯。義同。 《集韻》本作𩊓。亦作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