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誄

銘誄

銘誄[míng lěi]多指記述死者經歷和功德的文章,多見於中國古代,興於漢時。與普通悼文有很大不同,銘誄很多是因當時某臣子身故,其君主表彰其功勳,下令專門寫作的官員為其作銘誄,亦表哀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銘誄
  • 拼音:míng lěi
  • 釋義:多指記述死者經歷和功德的文章
  • 屬性:詞語
古述釋義,作用特點,表彰功勳,表達哀思,政治作用,衍生作用,作銘誄示例,

古述釋義

銘誄(lěi):泛指記述死者經歷和功德的文章。《荀子·禮論》:“其銘誄系世,敬傳其名也。” 楊倞 註:“銘,謂書其功於器,若 孔悝 之鼎銘者;誄,謂誄其行狀以為諡也。” 南朝劉勰 《文心雕龍·誄碑》:“ 周 世盛德,有銘誄之文。” 章炳麟 《文學總略》:“《七略》惟有詩賦,及 東漢 銘誄論辯始繁, 荀勖 以四部變古, 李允 、 謝靈運 繼之,則集部自此箸。”

作用特點

銘誄興於漢時,在中國其後歷史中一直有沿用。因當時的歷史特點,其與普通悼文有一定的同異性。銘誄在其歷史當時的作用及主要特點有三。

表彰功勳

被作銘誄的大多是對國家有貢獻之人,無論謀臣文官還是武將,君王在其身故之後,命專門負責寫作的官員作銘誄,表彰其人生前功勳。所以,銘誄的主要內容就是敘述死者經歷,表彰其功德。作銘誄在中國古代是對身故臣子一種較高甚至是極高的表彰。

表達哀思

為人作銘誄,除表彰外,亦表達生者對逝者深深的哀思。究其歷史當時,則多是君王追思其臣子。

政治作用

銘誄因歷史特點,不止是一種文章,亦是一種政治道具。例如作銘誄興於漢末,歷史當時群雄割據,天下大亂,戰爭不斷。因戰事較多,則當時戰事功臣也較多,其臣身故之後,君主命人為其作銘誄,歌功頌德,深表哀思,可能是真情表露,亦可能帶有作秀成分。等同於在昭告世人,臣子為我出生入死,我待臣子亦然溫情致至,視為家人,不會忘懷。顯示自己乃當世仁君,鼓動生者為自己盡忠。無論是作秀還是真意追思逝者,只是單單作銘誄往往略顯單薄,所以君王一般在作銘誄的同時,還有一些其它追思行為,例如親自哭喪,將其厚葬,善待其子嗣等等。

衍生作用

銘誄除了其歷史當時的作用,在其後也表現出其衍生作用,最主要的就是幫助我們後人了解中國歷史。銘誄因其文章的性質,不太可能像正統史書一樣辭藻平實。但其作成都是逝者逝後不久,作者在逝者同一勢力之下,一般對逝者也較為了解。銘誄敘述的人物生平多為一手資料,較為可信,可幫助我們後人了解古代名人事跡。

作銘誄示例

以下摘自《三國志·吳書十·程黃韓蔣周陳董甘凌徐潘丁傳》。
統以山中人尚多壯悍,可以威恩誘也,權令東占且討之,命敕屬城,凡統所求,皆先給後聞。統素愛士,士亦慕焉。得精兵萬餘人,過本縣,步入寺門,見長吏懷三版,恭敬盡禮,親舊故人,恩意益隆。事畢當出,會病卒,時年四十九。權聞之,拊床起坐,哀不能自止,數日減膳,言及流涕,使張承為作銘誄。二子烈、封,年各數歲,權內養於宮,愛待與諸子同,賓客進見,呼示之曰:“此吾虎子也。”及八九歲,令葛光教之讀書,十日一令乘馬,追錄統功,封烈亭侯,還其故兵。後烈有罪免,封復襲爵領兵。
三國時期,吳國將領凌統參加過諸多大小戰役,戰功頗多。後來其君主孫權兵敗合肥,凌統率部親自斷後,其部下全部戰死,凌統負傷累累亦殺敵數十,估算著孫權差不多走遠,凌統才跳入江中,後被救起。
後來凌統因病身故,孫權就命人為其作銘誄,當時負責的官員名為張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