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溪鎮(貴州省印江縣板溪鎮)

板溪鎮(貴州省印江縣板溪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印江板溪鎮,為貴州省銅仁市印江縣下轄的一個鎮,地處印江縣城北面16公里,素有印江“北大門”之稱,東與天堂鎮相連,南與朗溪鎮接壤,北與杉樹鄉、沙子坡鎮毗鄰,西與峨嶺鎮相接。全鎮有國土面積117.81平方公里,耕地2.09萬畝,人均耕地0.6畝,林地3.18萬畝,荒地8萬畝。 板溪鎮於1992年10月建鎮,轄原板溪區的毛寨鄉、板溪鄉、天堂區的坪底鄉,即現在的3個管理區。30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27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4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28萬,少數民族人口占85%以上。境內高山、河谷平地相間,海拔在500---1300米,平均海拔700米,年均氣溫18℃,無霜期280天,年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板溪鎮
  • 外文名稱:BanXi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貴州省銅仁市印江縣
  • 政府駐地:板溪鎮板溪村
  • 電話區號:0856
  • 郵政區碼:555201
  • 地理位置:印江縣北面
  • 面積:117.81平方公里
  • 人口:3.46萬
  • 方言:西南官話區印江方言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朝陽水庫,天生橋,滴水岩,下洞任氏宗祠,風神堂,尖峰山六合洞
  • 車牌代碼:貴D
地理環境,旅遊文化資源,發展歷程,

地理環境

板溪鎮距印江縣城北面16公里,素有印江“北大門”之稱,轄3個管理區。有30個行政村,l個居委會,27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4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28萬人,少數民族人口占 85 %以上。境內高山、河谷平地相間,海拔在500一1300米,平均海拔700米。全鎮國土面積117.81平方公里,耕地2.09萬畝。
板溪鎮交通方便,印沿公路、印秀公路跨境內通過,通村公路283公里。近年來,該鎮立足縣城郊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烤菸、果蔬、茶葉、生態豬,全鎮種植烤菸1500畝,建立了1.2萬畝楊樹紙漿基地,100畝杜仲基地和200畝銀杏基地,現有經果林8600畝,早熟蔬菜3500畝,茶葉2098畝,存欄生豬20560頭,年出欄18250頭,肉類總產量1857噸。
板溪集鎮區域面積16.8公頃,占地 38686平方米的板溪龍潮開發區全面啟動。 一個文明、秀麗、富裕的板溪將成為印江北面一道亮麗的風景。

旅遊文化資源

板溪鎮為少數民族聚居的鄉鎮,境內主要有土家族、苗族、漢族,各民族在歷史上共同開發板溪,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最具特色就是土家族的祭風神,跳花燈,舞草龍等等。

發展歷程

經濟綜合實力有所增強
2008年,全鎮完成財政收入54.8萬元,工業產值實現穩中有升,農業總產值7295萬元,增長6.5%。農民人均純收入2305元,增長10.2%。完成糧食總播面積60690畝,產量12327噸,人均占有糧食354公斤。招商引資總額320萬元。完成烤菸生產710畝,產量15.2萬斤,產值105.23萬元,完成茶葉種植面積390畝。
農業農村呈現可喜變化
一年來,我鎮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遵循“宜糧則糧、宜林則林、宜果則果、宜禽則禽”的方針,調整了產業結構,走“糧-豬-沼-果”、“糧-豬-沼-茶”、“糧-豬-沼-菜”農業產業化發展路子,以現代畜牧業帶動經果林、茶葉等其他產業發展。全年共出欄生豬28385頭,牛3376頭,羊6768隻,家禽134815羽,肉類總產量3295噸,禽蛋產量174噸,水產品131噸,年末存欄生豬24213頭,大牲畜11732頭,山羊5119隻,家禽59586羽。共建標準化規模生豬養殖場3個,修建圈舍121間,建聯戶型生豬養殖小區2個,修建圈舍130間,燎原102戶,改造圈舍414間,建沼氣池74口。全鎮種植優質牧草及飼料作物1400畝,推廣工業飼料1012噸,飼料青貯3510噸,發放現代畜牧業扶貧貸款41.6萬元。農業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推廣農業機械162台套,整治河堤3處,農業抗災能力不斷增強。農村面貌煥然一新,隨處可見的農村小洋樓見證了農村的可喜變化,農民民眾所嚮往的“走路不濕鞋、煮飯不燒柴、居住庭院化、村莊靚起來”的美好願望在上洞村已成現實。
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
一年來,通過多方籌措,切實加大了基礎設施投入和建設力度。在地直新農村建設工作隊的大力幫扶下,投入35餘萬元全面完成了上洞村周邊環境整治的階段工作任務,基本達到“布局最佳化、路面硬化、路燈亮化、村莊綠化、環境淨化”標準。新開工建設農村公路4條、擴寬公路18公里、新修公路10公里。投入40多萬元資金新建烤房18間,完善煙地用電等附屬設施建設和消滅了無電戶。岑塘村300畝土地整治項目已立項整治。完成了坪底、毛寨村人畜飲水工程;啟動了朝陽水庫加固工程和米溪安全飲水工程。
城鎮建設快速推進
堅持合理規劃,嚴要求管理,著力提升小城鎮建設的品位,對集鎮開發區作了進一步規劃。城鎮管理引入競爭機制,責任明確,監督有力,藉助創建“文明衛生鄉鎮”之機,全面開展了整髒治亂活動,城鎮髒、亂、差的現象得到遏制。城鎮聚集功能和輻射能力的不斷增強,民眾進城鎮的熱情高漲,已有230人進鎮安家創業,城鎮化率提高0.5個百分點。
招商引資成效斐然
我們始終把招商引資擺在重要位置,注重發揮鄉情優勢,突出狠抓誠信服務,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已引進項目2個,協定引資320萬元。其中,引進印江勇創牧業有限公司在下洞征地12畝,投資200萬元建設了勇創養殖場二期工程;引進印江淨團茶業有限公司,計畫投資120萬元,在我鎮勤豐、坪底新建兩個茶場和一個茶葉加工廠,勤豐茶場開挖500畝,栽植茶苗390畝,坪底茶場開挖1000畝。
農村改革取得新進展
嚴格推進“鄉財縣管,村財鄉代理”制度。積極推進土地流轉,農村土地集約化經營達到24%。種糧直補、退耕還林直補、計畫生育獎勵扶助、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惠農政策全面落實,殘疾人、困難民眾等群體逐步得到救助,今年累計發放綜合直補資金200萬餘元,民政資金300萬餘元。累計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1680人,農村人口數量和結構正在發生重大變遷,傳統意義上的農民逐步分化為單一的純農戶、亦工亦農的兼業者、務工經商的打工者和自主創業的企業家。林權制度改革進展順利,輸機工作基本結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