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鼎

銅鼎

銅鼎是從陶製的三足鼎演變而來的,最初用來烹煮食物,後主要用於祭祀和宴享,是商周時期最重要的禮器之一。鼎,古代原是飪食器,後來變為統治階級政治權利的重要象徵,視為鎮國之寶和傳國之寶,也是“明貴賤,別上下”等級制的標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銅鼎
  • 最初用途:烹製食物
  • 後來用途:祭天
  • 主要成分:銅、錫和鉛
  • 最大銅鼎:司母戊鼎
  • 著名銅鼎:太保方鼎
資料,引言,主要成分,銅鼎的起源,銅鼎鑑定,銅鼎介紹,現代銅鼎,中國最大的銅鼎,著名銅鼎,

資料

引言

鼎,古代原是飪食器,後來變為統治階級政治權利的重要象徵,視為鎮國之寶和傳國之寶,也是“明貴賤,別上下”等級制的標誌。史載,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鼎,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一種禮器。在王墓出土了一套鼎,共九件,這套鼎又名升鼎,這九個鼎大小不一,依次縮小。本圖是最大的首鼎,在這件首鼎上刻有長達469字的銘文,記述了中山國討伐燕國,開闢疆土的事件。這是我國目前所發現的刻銘最長的一件戰國器物,彌足珍貴。九鼎的使用,反映出中山國政治制度已經漢化,採用了中原大國的禮制,同也有力地證明中山國已躋身於強國之列。
方鼎方鼎

主要成分

商代銅器的主要金屬成分是銅、錫和鉛,從測定結果看,各個時期的不同器物在合金比例上並不一致。商代早期的一件銅爵經測定含銅92%,錫7%,而另一件錛則含銅98%,錫只有1%。武漢市黃陂盤龍城出土的商代中期銅禮器中,有的含銅81~88%,錫5~8%,鉛1~6%;有的含銅71%,而鉛則高達21~24%。

銅鼎的起源

在我國原始社會的夏商周三朝時就出現了銅鼎。它是最早的青銅器皿,古代銅器是指青銅時代的銅器及漢代以後直至明清時期的銅質器物。中國銅器起源很早。銅器鑑定的傳統方法是對器物的類別、器形、紋飾、銘文、銹色和鑄造工藝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對比來劃分和斷定該器年代、真偽和價值。
后母戊鼎后母戊鼎

銅鼎鑑定

對於同類器物器形的鑑定,即使同一類型的銅器,由於出現時間不同,形體也有很大變化,這也是斷定器物年代和真偽的重要依據,銅器作偽方法有以下幾種:
①全器均系偽器②器真銘文偽③器真紋飾偽④器真銘文、紋飾皆偽⑤銘文真器偽⑥器身有真有偽⑦一件器物由兩件或 3件真器部分殘片拼湊而成⑧器身真,但附屬檔案(蓋、提梁等)偽等。這些需要我們從器物類別特徵、年代、時代風格等不同方面進行綜合分析。

銅鼎介紹

銅鼎,反映中山國政治的出土器物,有“刻銘鐵足銅鼎”、“夔龍紋銅方壺”、“銅圓壺”等,三件重器分別刻有469字、450字和204字銘文,為研究中山世系和中山國的重大歷史事件,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史料。“刻銘鐵足銅鼎”又稱王鼎,王即位十四年時(公元前314年或公元前313年)採用分鑄工藝製作而成。通高51.5厘米,腹徑65.8厘米。蓋鈕與腹足部之間刻銘文77行469字,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戰國時期字數最多的一篇銘文。從這座銅鼎以及“夔龍紋銅方壺”、“銅圓壺”的銘文中,可以大致推出王及其前後的中山國諸公的在位年代。

現代銅鼎

現代銅鼎本以仿古居多,圍繞鼎的自身意義在演變,大膽創新,造型新穎,比例協調大方,比起古代鼎,添加了一份活力,加濃了些色調,更加象徵著城市的文化底蘊。從古至今銅鼎陪伴我們已經走過3000多年了,位置已在不斷的發生改變,從炊器到權利的象徵,到如今的廣泛套用,成為公司信譽,能力的標誌。公司開業,企業上市的最佳禮品。起代表性的如“中華世紀鼎”、“和諧鼎”、“昌盛鼎”等。銅鼎已經匯入了主流生活,為建設和諧,昌盛的社會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中國最大的銅鼎

中國最大青銅器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器形龐大渾厚,是中國目前已發現的最重的青銅器,其腹部鑄有“司(後)母戊”3字;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所鑄。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為整體鑄成,鼎耳是在鼎身鑄好後再裝范澆鑄的。鑄造這樣高大的銅器,所需金屬料當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須有較大的熔爐。經測定,司母戊鼎含銅84.77%、錫11.64%、鉛27.9%,與古文獻記載制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相符。司母戊鼎充分顯示出商代青銅鑄造業的生產規模和技術水平。

著名銅鼎

西周晚期。原器通高93.1厘米,口徑75.6厘米,重201.5公斤,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陝西扶風縣法門鎮任村出土。大克鼎又名克鼎和膳夫克鼎,與此鼎同出的還有小鼎七件、盨二件、鍾六件、鎛一件,都是膳夫克所作之器。因此稱此鼎為大克鼎,小鼎為小克鼎。西周孝王時名叫克的大貴族為祭祀祖父而鑄造。造型宏偉古樸,鼎口之上豎立雙耳,底部三足已開始向西周晚期的獸蹄形演化,顯得沉穩堅實。紋飾是三組對稱的變體夔紋和寬闊的竊曲紋,線條雄渾流暢。由於竊曲紋如同浪峰波谷環繞器身,因此又叫波曲紋。鼎腹內壁上銘文共28行290字,為西周大篆的典範之作。內容分為兩段:第一段是克對祖父師華父的頌揚與懷念,讚美他有謙虛的品格、美好的德行,能輔協王室,仁愛萬民,管理國家。英明的周天子銘記著師華父的偉績,提拔他的孫子克擔任王室的重要職務膳夫,負責傳達周天子的命令;第二段是冊命辭,周天子重申對克官職的任命,還賞賜給克許多禮服、田地、男女奴隸、下層官吏和樂隊,克跪拜叩首,愉快地接受了任命和賞賜,乃鑄造大鼎歌頌天子的美德,祭祀祖父的在天之靈。此鼎系周孝王時期鑄器,歷見著錄,流傳有緒,是研究西周奴隸制度的珍貴資料。
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西周康王時期。鼎高一百.八厘米,口徑七十八.三厘米,重一百五十三.三公斤,鼎身為立耳、圓腹、三柱足、腹下略鼓,口沿下飾以饕餮紋帶,三足上飾以獸面紋,並飾以扉棱,下加兩道弦紋,使整個造型顯得雄偉凝重,威儀萬端,內壁有銘文二百九十一字,內容為周王告盂,殷代因酗酒而亡國,周代忌酒面與,要盂一定要很好地輔助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同時記載給盂的賞賜相傳此鼎於清道光間在陝西眉縣禮村出土,為該地郭氏所得,後歸周雨樵。同治間左宗棠以重金購得,又歸蘇州潘祖蔭。解放後,1951年潘氏後人捐獻國家。為上海博物館所收藏,1959年撥交中國歷史博物館。這件周康王時的大盂鼎,是現存西周青銅器中的大型器。造型端莊穩重,渾厚雄偉,典麗堂皇,為世間瑰寶。西周早期的金文有瑰異凝重、雄奇恣放質樸平寶等數類。大盂鼎屬於瑰凝重這一類,銘文大字,字型莊嚴凝重而美觀,故在成、康時代金文中,以書法的成就而言,當以大盂鼎居首位。
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盤龍城大銅鼎
正在對黃陂盤龍城出土文物進行修復的湖北省文物考古所副研究員胡家喜,透露了一個鮮為人知的事實:國家一級文物、著名的盤龍城大銅鼎,修復前曾是一堆碎片。1989年10月,盤龍城考古工作站在商代墓葬中,發現了一件前所未見的特大青銅圓鼎,它對研究我國商代前期青銅鑄造工藝的發展水平,具有重大意義。遺憾的是,出土時已成為一堆碎片。大致拼湊還發現,銅鼎缺少一耳,三足殘缺。
1991年,胡家喜和兩名助手開始修復該文物。由於大銅鼎變形嚴重,如用普通方法矯正,極可能使碎片發生斷裂。後來,胡家喜採用其發明的“加溫矯形法”,即把變形殘片放入乾燥箱內,緩慢加溫到200℃,保溫一段時間,使殘片韌性增強,消除殘片矯形後產生的內應力。經過多次加溫、矯形,慢慢使變形殘片恢復原形。
隨後,他們將殘片焊接在一起,再用紅銅片對缺損部位進行拼對焊接,並根據有關資料,補齊了大鼎的足和耳。歷時一個半月,大銅鼎終於恢復原貌。1995年,該鼎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是迄今所見我國商代早期最大的銅圓鼎。不久,該鼎將在湖北省博物館新落成的綜合館《盤龍城》陳列中首次亮相。
清朝道光、鹹豐年間于山東梁山出土。鼎高57.8厘米,口徑 23×36厘米,方形,二直耳,折唇,淺腹,平底;口立雙豎耳,耳上有相峙的雙龍;耳外側和龍身上飾鱗紋,腹部飾獸面紋和三角紋,四角出脊棱,四足細長,以圓盤分為上下兩節,上節裝飾獸頭,並有脊棱和二道弦紋,下節僅飾三道弦紋。腹內壁有“太保鑄”銘文。傳系清季山東梁山出土,此太保系輔佐周成王的召公奭。為周初的輔佐重臣,曾封於召,為召公,助武王克商,參與平滅武庚、管、蔡之亂。周建國後封於北燕,歷仕武、成、康三世。此器具有重要歷史價值。
現藏於:天津市藝術博物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