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市人民政府關於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和村莊整治工作的實施意見

《銅陵市人民政府關於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和村莊整治工作的實施意見》是銅陵市人民政府2011年發布的意見,指導思想是鄉風文明、村容整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銅陵市人民政府關於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和村莊整治工作的實施意見
  • 內容:實施意見
  • 號碼:銅政﹝2011﹞71號
  • 指導思想:鄉風文明、村容整潔
基本信息,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工作要求,保障措施,

基本信息

銅陵市人民政府關於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和村莊整治工作的實施意見
銅政﹝2011﹞71號
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各有關單位:
為切實改善農村居住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和村莊整治工作的意見》(皖政〔2011〕59號)要求,結合我市城鄉一體化建設實際,現就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和村莊整治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要求,以建設美好家園為目標,大力實施農村危房改造,統籌開展村莊整治,努力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基本原則

(一)規劃先行,統籌安排。按照《銅陵市深入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方案》(銅發〔2011〕19號)要求,科學編制村莊整治規劃,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的配套建設,提高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共享程度。合理布局農村居民點,有序推進農民建房由分散向中心村集中。將農村危房改造、村莊整治工作與發展農村產業、鄉村旅遊等相結合,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
(二)政府主導,農民主體。充分尊重民眾意願,調動農民民眾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廣大民眾積極籌措資金,投工投勞,自力更生建設美好家園。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和農民承受能力,實事求是,務求實效。
(三)突出重點,全面推進。按照省委、省政府制定的農村危房改造、村莊整治及農村清潔工程實施標準,結合我市城鄉一體化發展實際,堅持突出交通主幹道沿線和風景區周邊為村莊整治工作重點,堅持集約化使用各類涉農資金,全面推進我市農村危房改造、村莊整治及農村清潔工程,堅持以農村危房改造和農村清潔工程帶動村莊整治,以村莊整治提升美好家園建設水平,確保我市農村環境面貌得到有效改善。
(四)因地制宜,體現特色。注重保護銅陵傳統的建築風格,突出地方建築特色,精心塑造特色鮮明、自然和諧的農民住宅。最佳化村莊整治規劃設計,形成多套節能環保、經濟適用,功能完善、安全衛生,舒適美觀、特點鮮明的農房建築方案及整治方案,打造特色鮮明、民眾滿意的農村美好家園。
(五)建管並重,突出長效。一方面,要注重農村危房改造和村莊整治及農村清潔工程的建設,另一方面,要注重後續的使用、維護和管理,實現建設安全優質,管理突出長效。堅持從銅陵實際出發,積極發揮縣、區政府在農村危房改造、村莊整治及農村清潔工程工作中的主體作用,加大縣、區政府對農村基礎設施運行管護工作、資金支持力度。採取“市場取向、社會化運作”的模式,積極探索在清潔工程及村莊整治中竣工交付使用的農村基礎設施管護的有效途徑。

目標任務

從2011年起,用兩年時間,改造農村危房1854戶,在全省率先完成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從2010年起,用三年時間,全面完成我市農村清潔工程任務;2011年起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完成符合《銅陵市村莊規劃》的全市農村自然村整治工作,徹底改變我市農村環境面貌,引領和帶動全市新農村建設發展。
(一)紮實推進農村危房改造。今明兩年,按照《銅陵市深入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方案》(銅發〔2011〕19號)精神,結合村容村貌整治,以最困難民眾、最危險房屋的農房改造為重點,採取修繕加固,原址重建或根據農戶意願遷建農房至集中規劃點等措施,完成全市1854戶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在全省率先完成農村危房改造工作。
同時,按照《銅陵市城鄉一體化戶籍制度改革住房保障工作實施意見》(銅發〔2011〕20號)精神,將我市行政區域範圍內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所有住房困難家庭納入住房保障範圍,用提供保障性住房的方式,創新農村危房改造新模式。
(二)加快實施農村清潔工程。到2012年,在全市建立農村垃圾“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市處理”的城鄉一體化生活垃圾處理體系,在全市農村實現“環衛設施建起來,保潔人員配起來,管理機制轉起來,村鎮環境淨起來,文明習慣樹起來”的“五個起來”目標,使全市農村整體環境面貌得到顯著改變、農村居民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高、農村發展基本條件得到顯著改善。
(三)積極推進村莊整治。全面完成我市所有行政村整治工程,從“三清五化”入手,逐步把農村居民集中區建設成新型農村社區,為提升農村居民幸福指數、建設幸福銅陵打下堅實基礎。具體建設要求是:
三清
清路障:對占用村莊公共道路、場所亂搭亂建的違章建築、對影響村容村貌的破舊雜物予以拆除,對占道種植農作物的堅決退耕還路。
清垃圾:清除房前屋後雜草、生活垃圾,柴草原則室內堆放。每個自然村都設立垃圾收集點,做到定期清除,保證道路及公共場所清潔。
清污泥:建設並暢通村莊內排水明溝或暗溝,村組公共排水溝做到及時清理,房前屋後的污泥要清理乾淨。
五化
衛生淨化:農民飲用水符合飲用水標準,排水系統完善;村莊內合理設定公共廁所,農戶家家建有水沖式或沼氣式廁所;衛生設施配套齊全;垃圾清掃收運及時並集中處理。
道路硬化:村與村之間和村與組、組與戶之間的路網布局合理,道路全面實現硬化。
路燈亮化:村莊主幹道內和主要公共活動空間全部安裝路燈,並能確保常規亮燈。
村莊綠化:村莊住宅周邊、公共活動場所有綠化。主要道路和河道邊栽種綠化樹木,農戶的院落及周邊做到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
環境美化:村莊建設的建築風格與生態環境相互協調。農戶住宅設計實用、美觀,電力、電信、廣播電視等線路架設規範。

工作要求

(一)完善規劃。在2006年編制的《銅陵市村莊規劃》的基礎上,結合《銅陵市推進城鄉一體化規劃實施方案》(銅辦〔2011〕39號)要求,對原規划進行全面梳理,能按規劃實施的堅決按規劃實施,對原規劃需要調整的要及時調整,採取公示規劃設計和召開全體村民大會等形式,充分保證廣大村民的參與度和知情權。突出鄉村特色、銅文化特色,合理布局農村新社區。引領我市農村危房改造、村莊整治、清潔工程建設工作。
(二)整合資金。堅持“政府主導、農民主體、廣泛發動、合力推進”的原則,大力推進農村危房改造、村莊整治及農村清潔工程建設。積極爭取上級政策和資金支持。同時,將村莊整治工程與農村小流域環境綜合整治、因災倒損農房恢復重建、地質災害治理、暢通工程、人畜飲用水工程、沼氣工程、水利工程、健身工程和土地整理、異地扶貧搬遷、大型基礎設施徵收還建、農網改造、生態村建設等涉農項目有機整合,集約投放,打資金使用“組合拳”,實現資金效益最大化、整治效果最最佳化。農村危房改造和村莊整治及農村清潔工程建設資金,以及上述各項涉農建設項目資金,由縣、區集中管理、統一調度和使用,集中用於經市農村危房改造和村莊整治領導小組研究確定的年度建設計畫項目。項目承建各鄉鎮、村要嚴格按照資金管理有關制度,對撥付資金實行專項管理、專款專用。對工作中出現違規違紀行為,一經查實,堅決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三)確保質量。建立健全農村危房改造、村莊整治及農村清潔工程建設管理機構,完善工程建設質量安全管理制度,確保工程質量。嚴格執行抗震設防標準。嚴格落實《安徽省農村危房改造規劃建設管理暫行辦法》和《安徽省村莊整治標準(試行)》,嚴格落實工程建設項目“四制”要求,確保農村清潔工程和村莊整治涉及的各項建設達到國家和省規定的質量標準。加強對農村危房改造、集中遷建農民新居和村莊整治、農村清潔工程施工現場的質量安全巡查、指導監督,對督查中發現不合格的要限期整改。嚴把竣工驗收關,將驗收情況作為下一年度我市農村危房改造和村莊整治及農村清潔工程任務安排的依據。

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市政府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城建、農村工作的副市長為副組長,市發改、住建、市容、財政、農委、規劃、國土、交通、環保、縣(區)政府等單位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市農村危房改造和村莊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牽頭組織農村危房改造和村莊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住房城建委,負責執行領導小組的工作安排部署。市住房城建委、市農委、市市容局分別牽頭組織開展我市農村危房改造、村莊整治和農村清潔工程的具體單項工作。
(二)明確責任。縣、區政府為農村危房改造、村莊整治及農村清潔工程工作第一責任人。負責制定本轄區農村危房改造、村莊整治及農村清潔工程實施辦法;負責農村危房調查摸底,確定修繕加固、原址重建或根據農戶意願遷建至集中規劃點,將各分項計畫安排並落實到戶;負責村莊整治及農村清潔工程項目的申報;組織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和村莊整治及清潔工程建設工作;負責農村危房改造和村莊整治及農村清潔工程有關情況統計,建立信息檔案並即時上傳至省住建廳信息庫。
市國土資源局負責指導開展農村危房改造和村莊整治工作中涉及舊宅基地恢復農田和新占宅基地用地審批工作,加大土地整理力度,結合土地整理推動村莊整治,為結合宅基地置換村莊整治創造有利條件;協調處理相關工作開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市城鄉規劃局負責在2006年《銅陵市村莊規劃》的基礎上,組織指導修編村莊規劃,促進農房自願遷建住宅有序展開。
市財政局負責申報農村危房改造、村莊整治及農村清潔工程上級補助、籌措市本級配套建設資金,並按相關規定,兌現政府補助發放,督查資金使用。
各相關部門要通力合作,通過加大各類涉農項目資金整合力度,對各類涉農支農資金項目進行統籌安排和集約投放,實現資金效益最大化,總體提升我市危房改造、村莊整治及農村清潔工程的水平。
(三)加大投入。2012年—2015年,市財政每年安排農村危房改造、村莊整治及農村清潔工程工作專項引導資金1000萬元,專門用於農村危房改造和村莊整治及農村清潔工程工作,縣、區財政按1:1比例給予配套補助。對全市農村危房改造、村莊整治及農村清潔工程項目實施以獎代補,形成“政府引導、鄉鎮村組織、農民參與”的良好局面。
(四)嚴格考核。市農村危房改造和村莊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擬定《銅陵市農村危房改造村莊整治及農村清潔工程考核獎勵辦法》,強化工作督查,強化統籌協調,強化日常考核,確保各項工作紮實推進。對在農村危房改造和村莊整治及農村清潔工程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將給予相應的表彰和一定物質獎勵。
(五)加大宣傳。縣、區政府和各部門要認真貫徹執行上級有關涉農工作的政策、檔案精神。要通過媒體報導、開闢專欄、召開村民代表大會等多種形式,將農村危房改造、村莊整治及農村清潔工程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宣傳到千家萬戶,引導民眾自覺參與,掀起工作熱潮。
銅陵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