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鎏金毗盧巴尊者像

在藏傳佛像中,與宮廷有關的明代金銅佛像尤為引人注目。從現有佛像的題記和記錄來看,製作精良的明代宮廷造像佛像主要集中在永樂和宣德兩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銅鎏金毗盧巴尊者像
  • 尺寸:30cm
  • 年代:明宣德
  • 類型:文物
基本簡介,佛像鑑賞,

基本簡介

年代:明宣德
尺寸:30cm
銅鎏金毗盧巴尊者像銅鎏金毗盧巴尊者像
永宣造像做工精細、造型規整,是藏傳佛像的完美體現,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比如此尊精美的毗盧巴造像即為宣德造像的典範之一。
毗盧巴尊者是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之一,據說他出生於東印度的一個小國。並於南印度的蘇摩普利寺出家學法。他得到金剛亥母的灌頂與口訣,又受到空行母的鼓勵,終於修得大成就。後來毗盧巴放棄了出家人的身份,成為一個雲遊四方的瑜伽修行者,不斷展現其神奇能力。有一次,毗盧巴在一個集市上向一賣酒婦買酒。他喝了無數碗酒,吃了許多飯食,太陽三天不曾落下。國王大驚失色,趕忙令人打聽。太陽神託夢告訴國王說,有一位大瑜伽修行者,將之抵押給了賣酒婦。國王與眾大臣湊錢將酒錢付清,毗盧巴才使太陽西下。關於毗盧巴的種種神力,還有著其他各種傳說。但是這個以太陽抵押酒錢的故事無疑最為著名,以至於我們今天看到的所有關於毗盧巴的圖像和雕刻作品幾乎都表現了這一題材。

佛像鑑賞

此尊毗盧巴像再現了一位梵僧的形象。身材肥碩,四肢粗短。面龐飽滿,眼睛圓睜,鼻翼與口部微張。頸上戴有雙重瓔珞做成的飾物,胸前的瓔珞彎捲成半圓形如花瓣,下垂的部分形如“個”字,充滿裝飾感與律動感。另一組瓔珞垂至腹部,並隨著造像輪廓自然起伏,是明代早期佛像中常見的樣式和表現手法。毗盧巴的上臂與手腕戴有臂釧和腕釧,邊緣均鑲有連珠,並以大朵蓮花為飾。尊者從左肩至右脅,披掛一條花鬘。通常,印度的密宗修行者披掛的是一條細細的條帶,也叫“梵繩”或“梵線”,作為修行者身份的象徵。毗盧巴下身著華麗的短裙,裙上的裝飾可大致分為兩層。下層是以珠串隔開的條形花紋帶,其中以連續的圓形花朵、卷草和菱形圖案填充。在這層細長花紋帶的上層,是從腰上垂懸而下的雙重繁縟瓔珞,莊嚴華美。毗盧巴的右手置於胸前,原應持嘎布拉碗,只是法器已丟失,還能看到嘎布拉碗固定在手心的凹槽。左手上舉,食指伸出,表現了將太陽止於天空的一瞬。他的右腿平置於台面,左腿彎曲豎起,是古印度大成就者常見的姿態。身下鋪墊有獸皮,是神秘與力量的再現。毗盧巴的台座近似長方形,蓮瓣滿布一周,寬大而飽滿,在蓮瓣的尖端有卷草狀凸起的裝飾,使得寬厚的蓮瓣顯得生動精巧,也是明代永宣造像的重要特徵之一。在台座正面偏右處,有陰刻的“大明宣德年施”楷書款識,更進一步證明此造像出自宣德宮廷。
從目前留存的永宣佛像來看,多為小而精的作品,大件的不多。此件毗盧巴造像在宣德款造像中是體量較大的。類似等級和體量的作品,最著名的是藏於首都博物館的“大明永樂年施”刻款的毗盧巴造像。此外,西藏布達拉宮亦藏有一件類似造像。相比之下,工藝技法,裝飾風格都極其相似。而更進一步比較其細節,會發現此件毗盧巴造像在裝飾上更為繁複。首博毗盧巴像的腰部是一圈花鬘,而此件造像腰部所圍花鬘上還綴有一圈精美的瓔珞,是一件重要的宣德宮廷佛教造像珍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