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缽村

銅缽村

銅缽村是福建省東山縣康美鎮下轄村。又名“寡婦村”,是該省最南端東山島的一個獨特的新文化村。歷代隸屬銅陵(城關),20世紀80年代劃歸康美鎮。“寡婦村”是一個不幸的歷史印記。1950年5月12日,潰退東山島的國民黨軍隊逃往台灣之際實施了擴充兵源的“抓壯丁”。那一天晚上,僅有200來個男丁的銅缽村被擄走147名,其中已婚者91人。從這一天開始,銅缽村便成為遠近聞名的“寡婦村”,“銅缽村”這個名字經常和台灣聯繫在一起。

銅缽村,地處福建省東山縣康美鎮東南部,總面積約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000畝,山林面積625畝,由城內、後厝、東巷、後宅4個自然村組成,轄個18村民小組,800多戶,3250人,是一個農業種植與漁業養殖並舉的農業村,也是聞名海內外的“寡婦村”。 轄區內有東嘉公司、新加城商業城、口岸園區、台灣新村、藝術館、國家級帆板訓練基地等內外資項目,自然、人文景觀有苦萊寺、510抓兵遺址、懷鄉亭、古榕樹、寡婦村展覽館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銅缽村
  • 別名:寡婦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中國福建省東山縣康美鎮
  • 面積:約1平方公里
  • 人口:3250人
  • 方言:閩南話
  • 著名景點:“寡婦村”展覽館
村名來歷,展覽館,歷史,明清時期,現代,

村名來歷

明朝年間,有姓謝和姓黃的兩個表兄弟從詔安輾轉來到東山島(時稱“銅山”),他們看到島上環境和氣候都適宜居住,而且有山有海,謀生較容易,便選擇在一塊靠近海邊的“福地”居住了下來。黃姓兄弟選擇在東南方墾荒種地,以後在此娶妻生子,造房屋建村莊,名為“後宅”。姓謝的兄弟則選擇在西南方居住,因西南方一片平坦的土地上有一凸起的小山丘,形似覆蓋著的“缽”,“缽”是用銅鑄造的器物,故把村莊取名“銅缽”,取其“固若金湯”的意思,以後銅缽謝氏果然人丁興旺,村莊漸成規模。

展覽館

在銅缽村的北面,有一座寡婦村展覽館,裡面展示著50多年前被無辜地卷進這場世所罕見的人間悲劇的人物姓名、圖片、實物和文字資料,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包括許多來自台灣的同胞,在觀看過展覽後,每個人都發出一聲感嘆:像這樣的人間悲劇,不能再重演了。歷經波折,海峽兩岸終於基本實現“三通”,兩岸人心都盼望和平共贏,只要海峽兩岸人民共同努力,堅決反對台獨,維護兩岸和平新局面,銅缽村和台灣的關係,一定能續寫新的篇章。
1996年4月16日,原國家計畫委員會主任郝建秀探訪銅缽村。她建議,銅缽村每一位“寡婦”都有一個不幸的故事。把這些故事彙編起來,讓人們記住這段不幸的歷史。1999年8月7日,占地1.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總投資450萬元的“寡婦村”展覽館開館。原中宣部副部長、著名詩人賀敬之為展覽館題寫了館名。
展館大廳正中,黑色花崗岩製作的“這場悲劇還在延續”的警句振聾發聵,兩側“抓丁”與“相聚”的牆雕扣人心弦。登上二樓主廳和三樓資料室,“人間浩劫”、“曠世悲歌”和“海峽曙光”等大量珍貴歷史照片和實物,再現了半個世紀前那一場發生在一個小村裡的駭人聽聞的人倫大浩劫;“老兵”返鄉“相見時難別亦難”的展示,彰顯了人心思一統、親情根情割不斷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
“寡婦村”展覽館“寡婦村”展覽館
一樓是序廳,序廳的正中央是黑色花崗岩石製作的前言台,上面雕刻著寡婦村展覽館的序言:一場人間浩劫,製造了“寡婦村”的悲劇典型。這是世上罕見的感情重創,深深烙進了幾代人的心靈。二樓是主展廳,共分為“人間浩劫”“曠世悲歌” “海峽曙光”三大部分,主要是用歷史照片、實物、模型、配以聲光效果,展示銅缽村半個世紀的滄桑巨變。 三樓是影視廳,有小型座談會設備,設定34英寸彩電和播放設備,可觀看有關“寡婦村”的電視電影錄像,如中央電視台新聞調查專題片《寡婦村走過從前》 、《影視中的東山》等,加深人們對“寡婦村”的理解。

歷史

明清時期

明朝末年,鄭成功廈門金門、銅山(東山)等地抗擊清軍,後揮師東征,驅逐荷軍,收復台灣。銅缽村數十名子弟隨鄭軍前往,臨行前,隨軍眾人把銅缽村的保護神,供奉在銅缽媽廟的陳元光第二女兒柔懿夫人陳懷玉的神像帶在船上保佑出征平安。據傳說,鄭軍船隊途經澎湖時,遭遇荷蘭軍炮火阻截,幸得柔懿夫人陳懷玉顯身助戰,使得鄭軍大勝,船隊順利抵達台灣。鄭成功收復台灣後,銅缽村子弟多人留居台灣,並把柔懿夫人陳懷玉的香火奉祀台灣,開創了台灣的“玉二媽祖”信仰。現台灣台南、台北、嘉義、台中、基隆等地有“玉二媽祖”廟12座,信眾數十萬人。2006年10月,經過10多年調查考證,確認東山銅缽媽廟是台灣所有“玉二媽祖”的祖廟後,台灣“玉二媽祖”總廟“山上天后宮”尋根謁祖團一行12人抵達東山銅缽媽廟,舉行認祖祭祖儀式。至2008年12月,已有4批台灣“玉二媽祖”朝聖團來到東山銅缽媽廟尋根祭祖。
鄭成功將收復台灣時,駐守銅山的鄭軍部將、銅缽村人謝博古奉命隨軍東征。臨行前,謝博古前往銅山(現銅陵鎮九仙山清元宮求得哪吒三太子香火護身。台灣收復後,謝博古感念哪吒三太子護佑之恩,將護身香火留在高雄建廟奉祀,逐漸傳播全台灣。台灣島有哪吒三太子廟200多座,其中多座和銅山清元宮有傳播關係。上世紀90年代,台灣宜蘭礁溪協天廟監事吳謀智受台灣島內哪吒信眾委託,曾專程到東山來尋根。
清朝年間,銅缽村也有多人遷居台灣。據銅缽村族譜等資料記載,銅缽謝氏宗親謝茅友早年隨軍戍守澎湖,退役後留居當地,死後屍骨未能還鄉,直至乾隆年間,他的遺骸才由銅缽鄉親遷回故鄉安葬。1673年(康熙十九年),有謝光玉等人遷居台灣。謝光玉育有二子,次子謝建雍,名紹周,俗名“虎魚佬”,1733年(雍正十一年)中三甲進士,曾任陝西省鳳翔知縣、台灣安平協台,誥封“武功將軍”;謝建雍曾移居銅山(今東山縣銅陵鎮),後又返回台灣居住,他的第六世孫,就是台灣民進黨“四大天王”之一的謝長廷。1836年(道光十六年),戍台東山班兵在澎湖修建銅山館,並置有銅缽伙房。同治年間,銅缽“敦本堂”謝氏十一世謝愈昌攜妻林氏(謚勤慈)、陳氏(謚恭儉)及兒子謝哈、謝誠、謝玉、謝改、謝引,孫子謝晏、謝勤、謝敖、謝雙宴、謝水杏、謝如意、謝菩發等三代人一起移居台灣,在台中開居“九張犁村”。1887年(光緒十三年),有旅居台灣的銅缽謝氏宗親多人乘船回銅山祭祖。東山和台灣兩地都成立了“謝氏研究會”,經常進行交流,以此聯絡兩地謝氏宗親的感情。

現代

1949年那一場“兵災”,讓福建省東山島銅缽村成為了“寡婦村”,夫妻、母子,從此被人為地分割在海峽兩岸,隔海遙望。1950年5月12日東山島解放,東山和台灣的關係中斷30年。1979年1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 ,提出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基本方針和政策。1980年11月,銅缽村一批去台謝氏宗親從台灣輾轉回鄉謁祖,從此以後,銅缽村去台謝氏宗親不斷有人回鄉探親。
1987年10月,台灣當局決定開放台灣同胞經香港赴大陸探親,從當年12月20日起,“壯丁”們才陸續回到家鄉。銅缽村台胞回鄉探親形成熱潮,有不少人選擇回鄉定居。他們不僅自己回鄉,還帶著兒子、孫子回鄉,昔日的“寡婦村”從此有了歡笑聲。
雖然隔斷了30年,銅缽村台胞始終不忘桑梓之情。他們回鄉後,積極參加家鄉的各種文化活動和經濟建設,為銅缽村的學校、養老院等項目建設積極捐資,表達了他們對家鄉的熱愛。1985年,銅缽媽廟(台灣玉二媽祖的祖廟)動工修建,銅缽村共有台胞67人參與捐資,很多人捐款都在千元以上,其中謝經順捐美元150元、台幣4萬元。1988年至1997年,銅缽村共有台胞45人為銅缽媽廟捐款,其中謝國珍捐台幣15000元。1994年,銅缽媽廟修建廟埕,台胞多人捐款,其中謝進發捐人民幣6800元。2004年,銅缽村謝氏宗祠重修,台胞多人捐款,其中謝漢祥捐人民幣4734元。2006年,銅缽村北闕真宮重建,台胞多人捐款,其中謝進發捐人民幣500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