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胸絲冠鳥

銀胸絲冠鳥

銀胸絲冠鳥(學名:Serilophus lunatus)是雀形目闊嘴鳥科的鳥類,在全世界共分化為10個亞種。體長16-18厘米。嘴寬闊、天藍色,基部橙色。鼻孔圓形具寬闊的黑色眉紋。上背菸灰色,下背至尾上覆羽栗色,兩翅的翼緣白色,翼角羽緣綴淺灰藍色,覆羽和羽端均為亮黑色,翅膀表面具有顯著的亮藍色和白色翼鏡。尾羽黑色,中央兩對純黑,第三對多少沾一些白色,其餘尾羽均具寬闊的白色端斑,呈凸尾型。跗蹠和趾藍綠色。屬熱帶森林鳥類,棲息于海拔90~1400米熱帶、亞熱帶地區的各種類型的樹林中,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植物果實

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來自:維基百科來自:維基百科
銀胸絲冠鳥雄鳥前額基部白色,往前額逐漸轉為淡藍灰色,頭頂、枕灰棕色,一條寬闊的黑色眉紋自眼先延伸至後頸兩側。上背和肩菸灰褐色微沾藍色或銹色,下背、腰至尾上覆羽由棕紅色逐漸轉為栗色。尾黑色、呈凸尾形,中央兩對尾羽純黑色,其餘尾羽具寬的白色端斑。兩翅覆羽黑色,翼緣白色,翼角沾淺藍灰色。第一枚初級飛羽外翈黑色,最內側兩對飛羽栗色,其外翈基部亮藍色,內翈基部白色,其餘飛羽黑色,中段外翈藍色,內翈白色;外側初級飛羽外翈末端白色,內翈端部綴藍灰色,次級飛羽外翈端部藍灰色和白色,內翈端部棕栗色。下體淡銀灰白色,頦、喉近白色,胸有的沾淡棕黃色,亦有的腹部微綴葡萄紅色。翼下覆羽黑褐色具灰白色細斑,腋羽灰白色,尾下覆羽純白色,腿覆羽和跗蹠上部被羽黑色。
雌鳥羽色和雄鳥相似,但上胸具有一銀白色環帶。
虹膜暗褐色,眼周裸露皮膚黃色,圍眼藍綠色。嘴天藍色,嘴基部橙黃色,跗蹠藍綠色。
大小量度:體重♂21-35g,23-39g;體長♀160-187mm,♀155-191mm;嘴峰♂13-18mm,♀12-16mm;翅♂80-91mm,♀78-89mm;尾♂62-76mm,♀61-74mm;跗蹠♂17-20mm,♀15-22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銀胸絲冠鳥是熱帶森林鳥類,棲息於熱帶和亞熱帶山地森林中,海拔高度多在1500米以下,也棲息於林緣、溪邊小樹上或灌叢上,有時還棲息於村寨邊或田壩地區的榕樹與小樹上。

生活習性

常成小群活動,尤以10-20餘只的結群較常見。多活動在樹冠層下。喜靜棲,不善跳躍和鳴叫,鳴聲低弱,似“唧...唧...”聲。不甚怕人,對槍聲反應亦較遲鈍,有時多次鳴槍採集標本仍不飛走。留鳥,不遷徙。
主要以昆蟲為食的熱帶森林鳥類,尤以蝽象、甲蟲、蝗蟲、象甲、天牛等鞘翅目、直翅目、半翅目等昆蟲較喜食,出現率也高。此外吃蜘蛛、小螺和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偶爾也吃果實等植物性食物。有很強的團隊精神,一鳥被網捕獲,其餘的鳥會在附近徘徊盤旋,企圖搭救同伴,結果往往是整群鳥都被捕捉。

分布範圍

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高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泰國、越南。
銀胸絲冠鳥分布圖銀胸絲冠鳥分布圖

繁殖方式

營巢於森林中溪邊矮樹上或灌木上。巢由草莖和細草葉構成,內墊樹葉或竹葉。巢為袋狀,側面開孔,常懸吊於細枝末端。每窩產卵4-5枚。卵白色、雜有紅褐色斑點,尤以鈍端較多。雌雄輪流孵卵,雛鳥晚成性。

亞種分化

銀胸絲冠鳥(10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
1.
Serilophus lunatus aphobus
2.
銀胸絲冠鳥滇西亞種
Serilophus lunatus atrestus
3.
Serilophus lunatus elisabethae
4.
Serilophus lunatus impavidus
5.
蘇門答臘銀胸絲冠鳥
Serilophus lunatus intensus
6.
Serilophus lunatus lunatus
7.
Serilophus lunatus polionotus
8.
Serilophus lunatus rothschildi
9.
Serilophus lunatus rubropygius
10.
Serilophus lunatus stolidus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