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穴位銅人

針灸銅人製得與真人一樣大,中心是空的。四肢內部用木頭製成骨頭,軀體內還配備有心、肺等臟器,做工十分精細。銅人表面鑄有經絡走向及穴位位置,穴位鑽孔。針灸銅人還可用來考核學生掌握針刺手法的程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針灸穴位銅人
  • 形態:製得與真人一樣
  • 作用:考核學生掌握針刺手法的程度
  • 相關記載:《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淵源,人體教學模型,歷程,

淵源

針灸療法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種獨特的醫療方法。特點是治病不靠吃藥,只是在病人身體的某個部位用針刺入,或用火的溫熱刺激燒灼局部,以達到治病的目的。前一種稱作針法,後一種稱作灸法,統稱"針灸療法"。
根據古代醫學經絡學說,經絡遍布人體各個部位,有運送全身氣血、溝通身體上下、內外之功能。穴位則是經絡系統的控制機關,刺激穴位可以起調節經絡系統作用。
針灸學是中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到漢晉時逐漸完備,開始用圖形表示針灸穴位。北宋仁宗天聖年間,朝廷命翰林醫官王惟一考訂針灸經絡,著成《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三卷,作為法定教本在全國頒布。為了便於該書的長久保存,同時將《圖經》刻在石碑上。
針灸穴位銅人是中國古代供針灸教學用的,是青銅澆鑄而成的人體經絡腧穴模型。
目前最早的人體經脈模型,是綿陽雙包山西漢墓出土的漆木人。而針灸穴位銅人始於北宋天聖年間,明清及現代均有製作,成為學習針灸不可缺少的教具。
北宋針灸銅人為北宋天聖五年(1027年)宋仁宗詔命翰林醫官王惟一所製造,有2具,其高度與正常成年人相近,胸背前後兩面可以開合,體內雕有臟腑器官,銅人表面鏤有穴位,穴旁刻題穴名。兩件銅人一置醫官院,一置相國寺。在相國寺內有“針灸圖石壁堂”,堂內除針灸銅人外,其後壁上嵌有針灸圖經刻石。宋天聖針灸銅人後因戰亂被遺棄而下落不明。
明清兩代,公私鑄造銅人很多,習銅人穴已成了針灸醫生的基本功。
左圖銅人表面有經絡腧穴,但下半身造型欠準確,是不多見的明代銅人之一。
明(1368-1644年) 尺寸: 高86.5厘米
湖北武當山徵集 湖北省博物館藏

人體教學模型

針灸術是我們祖國獨特的醫療技術,它具有方法簡便、效果確實、費用不多等特點,因而深受人民民眾的歡迎。我國古代醫學的傳授一般多為師徒私相授受,醫學校的集體教育一直到南北朝才開始,唐代大盛。太醫署就是當時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醫學專科學校。
為了使學生掌握針灸穴位,經絡循行方向,早在秦漢時期,人們就繪成針灸俞穴圖,南北朝和隋唐時期的針灸穴點陣圖進一步發展,一般繪成正面、背面和側面這三種針灸穴點陣圖,有的圖還帶有彩色,以標記不同的經絡走行方向,易於辨認。唐代的太醫署在教學時,基本上就是先在針灸腧穴圖上講解,然後再在人身上實習、具體操作。然而,針灸俞穴畢竟還是繪在紙上的平面圖,位置有時也不容易弄得準確,這是通過唐代十分發達的醫學教育之後,人們得出的一個結論。必須突破這一難關,針灸學才有可能進一步發展。
北宋仁宗天聖年間,朝廷命翰林醫官王惟一考訂針灸經絡,著成《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三卷,作為法定教本,官頒全國。為了便於該書的長久保存,同時將《圖經》刻在石碑上。
在書成的次年,王惟一對雕塑技工藝術也很有研究。他想,要突破針灸圖教學的限制,就要做一個針灸模型,供教學之用。在王惟一的主持下,大家商議,開動腦筋,共同參加設計,最後用純銅鑄造了針灸用的人體模型。這種針灸銅人製得與真人一樣大,男性,中心是空的。四肢內部用木頭製成骨頭,軀體內還配備有心、肺等臟器,做工十分精細。銅人表面鑄有經絡走向及穴位位置,穴位鑽孔。
據記載,當考核學生掌握針刺技術的熟練程度時,先在銅人表面塗上一層黃蠟,向銅人體內灌滿水,學生用針扎刺穴位,如果扎得準確,水就會由孔中流出,否則無水流出,以此考定成績。兩件銅人一置醫官院,一置相國寺。在相國寺內有"針灸圖石壁堂",堂內除針灸銅人外,其後壁上嵌有針灸圖經刻石。針灸銅人不僅是實用的醫學模型,也是珍貴的歷史文物。
在銅人的表面,鑄刻著全身的十四條經絡,這些經絡有的從足趾端經軀幹走向腹部或頭部,有的由手指端走向胸部或面部。在經絡循行的路程中,刻鑄有一個個的小孔穴,這就是針灸用的俞穴,全身共有三百多個穴名,兩側加在一起共有七百來個穴位了。在穴位的旁邊,都刻鑄著這些穴位的名稱。
北宋天聖針灸銅人是世界上最早的人體模型,開創了套用銅人進行教學的先河,既是針灸醫療的範本,又是醫官院教學和考試的工具,在醫學史上有重要意義。
針灸銅人還用來考核學生掌握針刺手法的程度。考試的時候,先在銅人的表面塗上一層薄薄的臘,再往銅人體內灌滿水,然後給銅人穿上一件薄薄的衣服。老師讓學生扎刺某些穴位,學生如果扎得準確,那么,在針抽出穴位以後,水就順著針眼滲出來。如果沒有扎準,則針扎不進去,當然也就不會有水隨之流出。這是多么精巧的設計啊!

歷程

針灸銅人不僅是實用的醫學模型,也是珍貴的歷史文物。但是,宋代針灸銅人自鑄成後,卻命運坎坷,歷經滄桑,最後竟不知其所終。
公元一一二八年,宋朝為金所敗,兩件銅人和針灸圖經刻石均被作為戰利品擄到北方。後來蒙古滅金,又從金人手中奪走針灸銅人,運回大都(北京),放在太醫院三皇廟中的神機堂內供人們觀賞。據《大明一統志》載:“洪武初,銅人取入內府,圖經尚存。”這以後在封建朝代的更替和戰火混亂之中,兩件宋代針灸銅人都下落不明了。
明代英宗正統年間曾複製針灸銅人,放置於太醫院中(此銅人現保存於中國歷史博物館)。當時,《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石刻因歲月的侵蝕已漫漶不全。正統十年(一四四五年)修筑北京城垣時,宋代的針經刻石竟然被劈毀,充作了修城的石料,埋在明代城牆之下。
一九六五年至一九七一年間,北京市文物管理處在配合拆除北京明代城牆的考古發掘中,陸續發現《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殘碑五方,經專家確認為宋代汴梁(開封)相國寺“針灸圖石壁堂”的遺物。
一九八三年四月,在北京朝陽門南雅寶路東口附近又發現一方殘碑和一件仿木結構碑檐轉角石雕。此殘碑為青石質,呈長方形,高二百厘米,寬五十二厘米,厚二十六點七厘米。上部和下部邊刻纏枝牡丹花邊欄。自上而下殘存刻書五欄,每欄之間隔以卷草花欄格。碑面陰刻楷書,字型工整清晰。欄內自右向左豎行刻文十九行,滿行十三字,現殘存七百八十四字。
此刻石內容屬《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腧穴都數”卷。在該刻石的左側面上部有陰刻“西四”二字,即西面第四塊石刻。這些宋代銅人針灸圖經殘碑現分別展陳於中國歷史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它們為研究我國醫學史及針灸學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