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刻經印刷技藝

金陵刻經印刷技藝

金陵刻經印刷技藝,江蘇南京市地方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金陵刻經印刷技藝約起源於唐朝。公元1866年(清同治五年),中國近代佛教文化復興的奠基人楊仁山等有識之士創辦了金陵刻經處,傳承金陵刻經印刷技藝。20世紀四五十年代,經歷戰火洗禮,仍得以保存。新中國成立後,得到傳承保護,發展迅猛。

2006年5月20日,金陵刻經印刷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Ⅷ-7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金陵刻經印刷技藝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Ⅷ-79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江蘇省南京市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現狀,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自先秦以來,就有將文字刻石,以拓印流通之法。然石材於取料轉運、雕刻修改,多有不便,遂逐漸以木版代之。至此,雕版印刷之術正式成為隋唐以後,中國文化承載傳播之主流。據史料可知,中國雕版印刷術當起始於公元7世紀之民間,用於印刷佛教經像。唐玄奘法師(600-664)就曾用回鋒紙印製普賢聖像,施於四眾。而現存標有紀年之雕版印刷最早實物,即藏於英國倫敦博物館之公元868年王玠為二親敬造普施之《金剛經》。
公元1041—1048年,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活字印刷術”的創始人畢升(約970—1051)在總結了前代雕版印刷的經驗基礎上,經過反覆鑽研試驗,製作出了以膠泥為原料的泥活字。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劃時代革命,為推動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由於用泥燒制的活字很容易破損,後來還是以木頭作為原料刻制活字,但由於種種原因,活字印刷術並沒有在中國得到廣泛普及,書籍仍以雕版印刷為主。
15世紀中葉,德國谷騰堡(Johannes Gutenberg,約1394—1468)改良木活字印刷術後,正式掀開了西方近代印刷術的篇章。19世紀初,西方近代印刷術與印刷油墨同時傳入中國。公元1843年,英國傳教士麥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1796—1857)在上海創辦墨海書館,標誌著現代鉛活字印刷術正式進入中國。在此後短短的幾十年里,中國傳統的雕版印刷術,急劇衰退,瀕臨滅絕。
公元1866年,楊仁山居士住持刻印的《淨土四經》既標誌著金陵刻經處的創立,也標誌著金陵刻經印刷技藝在金陵刻經處傳承使用的肇始。
1980年刻經處得到完全恢復,面貌一新。1981年恢復刻經流通業務,古老的雕版印刷(木刻水印、線裝函套等)工藝也得以恢復,還添置了先進的現代化印刷設備,以滿足全球信眾施資印贈佛教書籍的需要,繼續為佛教界和知識界提供木刻版佛經,使金陵刻經處至21世紀仍為世界範圍內的漢文木刻佛經出版中心,深受國內外佛教界的讚賞。

工藝特徵

金陵刻經印刷技藝刻印流通的經書,刻印精工考究,所刻經書多為小方冊線裝本,其版式上下天地頭的寬度以及中縫齊線,均有一定規格。用金陵刻經印刷技藝刻印的經書,選本精嚴,內容純正,校勘嚴謹,版式疏朗,字大悅目,刻印考究,紙墨精良。將中國傳統雕版印刷技藝同佛教文化與佛教藝術結合起來,形成了宗教性、藝術性、文物性兼具,獨樹一幟的刻印風格。
金陵刻經印刷技藝的刻本統一開本,為每筒頁20行、每行20字、用老宋字型,成書長25厘米,寬16厘米,內頁天頭6厘米,地腳2—2.5厘米。金陵刻經印刷技藝刻印本不僅不是簡單的翻刻,而且還統一加句讀、分段落,以便於讀者理解。

工藝流程

“金陵刻經印刷技藝”主要包括三項內容:刻版、印刷與裝訂。
(一)刻版
1、底樣:底樣全用老宋體字,要求“橫平、豎直,點似瓜子,撇如刀,鉤如皂剌,捺如鍬”。
2、上樣:將經處理的棠梨木板用水浸濕,再將樣紙覆蓋在木版上,待樣紙半乾後,用手指將紙質輕輕地一層一層搓去,將黑墨字跡留在木版上。
3、雕刻:先將木版上塗一層菜油(可使木質疏鬆,易於雕刻),然後發刀(刻字的左邊),再挑刀(刻字的右邊)。要求“發刀深透,挑刀快速”。
(二)印刷
將經版放在托版上夾緊,帚子將墨汁均勻塗刷在經版上,將宣紙覆蓋其上。紙張上版,上下大小,全靠目測經驗,版框處的天地頭都有一定的標準:“三分腳子七頭分”,就是上面天頭留七分,下面地腳留三分。用擦子在宣紙上反覆壓擦、揭下,印刷完成。
印刷要求:“用墨勻淨四角到,中縫黑。”視版片新舊,加減用墨;新版墨宜重,老版墨宜輕。拿帚子應均勻、平整、力足,宜用軟勁。
(三)裝訂
1、分頁:將每本書所印的散頁按頁碼順序排好。
2、折頁:將每頁按版芯中縫線對摺。
3、撮齊:將書外口撮齊,要使“外口對齊如刀切”。
4、綑紮、壓實:將一摞上下各放一塊木板,用繩子綑紮、壓實,至少24小時後鬆開,使折頁平整。
5、數書:檢查折好的書有沒有缺頁、破損、頁碼順序等問題。
6、齊欄:將書本每頁中縫黑口地腳的橫欄線對齊。
7、串紙捻:在裝訂線偏里的位置上下各打一眼,串上紙捻,使書本初步固定,書頁不產生移動。
8、貼封面、封底。
9、配書:一部書如果是多冊,將其按先後順序排列。
10、切書:將書黑口之外的三面切齊。
11、打眼:將書背處打上裝訂孔眼。
12、線裝:用針線將書裝訂起來。
13、貼籤條:將書名籤條貼在封面上。
14、裝函套:一部書為三冊或三冊以上的,另做函套,函套外再貼函套書名籤條。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歷史價值
金陵刻經處不但完整地保存了中國古老的木刻水印技藝,還收藏了大批有價值的佛經版,這些經版有金陵刻經處刻印的,也有從全國各地刻經處匯集來的,本身就是佛經版總匯,內容、版式等等均很繁雜,可以研究晚清至建國前全國刻經的流布、刻印內容特色情況。如藏版中有原存蘇州洞庭西山祇樹庵,刻於公元1704—1720年間的《華嚴經》經版1600餘塊,是研究清初蘇南地區刻經情況的重要實物資料。
學術價值
全國仍保持傳統木刻水印的單位很少,其中如北京榮寶齋、上海朵雲軒出品為美術版畫類,且不是長年刷印,揚州廣陵刻印社也是階段性生產小說、戲劇類線裝古籍,唯有金陵刻經處仍在長年不間斷地刻印佛經古籍(每天手工印刷近萬頁)。中國國內的大學如南京大學(設有印刷史課程)、上海復旦大學(設有古籍版本課程)經常有師生前來參觀,中國國外也常有研究印刷史的專家學者前來參觀,他們稱讚金陵刻經處是“活的古代印刷博物館”。此外,晚清和民國年間不少政要及學者名人都捐資金陵刻經處,刻印、流通佛教經典,保存的這些實物資料,對中國近現代史的研究很有幫助。如,1914年魯迅先生捐資60元刊刻的《百喻經》,是研究魯迅先生生平與思想的重要資料。

傳承現狀

手工印刷的線裝經書比平裝機印的經書成本要高,價格也貴,其購買對象相對固定,這些狀況限制和影響了刻經的生產流通。金陵刻經處僅有2名刻工,傳承問題突出,刻經技藝隨時有失傳的可能,需要採取措施加以發掘、搶救和保護。

傳承人物

馬萌青,男,1963年9月出生。2012年12月20日,馬萌青入選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江蘇省南京市申報。項目名稱:金陵刻經印刷技藝。

保護措施

2016年7月21日,古籍保護與修復技藝非遺傳承人群培訓班在南京藝術學院開班,結合金陵刻經印刷技藝進行培訓。2016年12月27日,金陵刻經處傳習所的成立,將為積極推動宗教典籍的保護與整理,為進一步保護與發展“金陵刻經印刷技藝”這一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並將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2017年11月18日,金陵刻經處接受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學院的校外實訓基地授牌,金陵刻經印刷技藝再增傳習平台。
2018年7月22日,西安工程大學新媒體藝術學院“口述歷史,非遺傳承”暑期社會實踐隊前往南京開展為期五天的參觀學習,通過田野調查,對於金陵刻經印刷技藝項目有了大致了解,為後續製作南京非遺紀錄片打下了理論基礎。

社會影響

重要展覽
2014年6月28日,南京文化周“非遺精華展”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東展廳拉開帷幕,金陵刻經印刷技藝在其中展出。
2016年6月11日—6月12日,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精華展在南京市文化館舉行,金陵刻經印刷技藝在其中展出。
2017年9月15日—17日,2017江蘇(南京)著作權貿易博覽會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行,金陵刻經印刷技藝在其中展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