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體系的內生演進與制度分析

金融體系的內生演進與制度分析

《金融體系的內生演進與制度分析》是一本書籍,本書以已開發國家金融體系產生和發展的歷史過程為基礎,對金融體系內生演進的理論,金融體系演進中的制度和均衡進行系統闡述,進而結合開發中國家和轉軌國家金融體系的演進特點,重點探討中國金融改革和發展的相關問題,對中國金融體系擴展的方向和步驟提出了看法和建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融體系的內生演進與制度分析
  • 出版時間:2006-11-1
  • 版  次:1
  • 頁  數:212
圖書信息,目錄,

圖書信息

作 者:曹嘯 著出 版 社:中國金融出版社
字 數:203000
印刷時間:2006-11-1
開 本: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I S B N:9787504941541
包 裝:平裝

目錄

1 導論
1.1 本書的研究動機
1.2 研究架構及力圖做出的創新
1.3 章節內容概要
2 主流金融理論中的疏漏和比較:文獻綜述
2.1 金融體系的功能:主流範式
2.2 內生金融體系:必要條件和充分條件
2.3 金融發展中的組織和制度
2.4 金融發展和經濟成長的關係:循環論證
2.5 小結
3 金融體系的內生演進:理論
3.1 直接金融契約市場與金融交易
3.2 金融體系內生出現的邏輯過程
3.3 金融資產序列延伸與金融體系的內生演進
4 金融體系演進中的制度和均衡
4.1 金融體系演進中的制度和均衡
4.2 經濟條件變化、金融體系擴展與金融制度的演進
4.3 金融發展中的多重均衡
4.4 進一步的討論:金融管制制度和法律環境的關係
5 中國金融體系的演進:總體考察
5.1 內生交易費用的金融發展理論與中國的金融發展
5.2 中國漸進轉軌中的國有金融體系
5.3 中國金融發展和經濟成長的關係的特徵分析
5.4 中國金融體系的邊際改革與民營金融機構的發展
5.5 開放條件下國有商業銀行的演進與改革
6 不良資產、資本金約束與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路徑
6.1 前言
6.2 不良資產與國有商業銀行的貸款選擇行為:博亦模型
6.3 資本金約束與國有商業銀行的貸款選擇行為:基於資產負債表的分析
6.4 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路徑:注資、剝離不良資產與股改上市
7 存款經營理念的演進:美國的經驗及其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啟示
7.1 引言
7.2 從國際銀行業經營管理理論的變化看存款功能定位的演進
7.3 美國商業銀行的經驗:1934-2004年
7.4 我國商業銀行“存款多了”現象的成因
7.5 用新的理念定位存款的功能
8 比較制度分析的管制理論及其對轉軌國家股票市場發展的解釋
8.1 引言
8.2 公共利益理論:現實的市場與理想的政府
8.3 利益集團理論:理想的市場與現實的政府
8.4 比較制度分析的視角:現實的市場與現實的政府
8.5 新管制理論的套用:對轉軌國家股票市場發展的解釋
9 內生資本市場財務呈報管制:理論及其對中國實踐的解釋
9.1 信息成本與證券市場的有效性
9.2 內生證券市場財務呈報管制制度:理論模型
9.3 中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管制:一個無效的制度安排
9.4 如何提高我國證券市場會計信息管制的效率:政策建議
10 結論與政策建議
致謝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