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資者差異化保護制度研究

金融投資者差異化保護制度研究

《金融投資者差異化保護制度研究》是2018年8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顏凌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融投資者差異化保護制度研究
  • 作者:顏凌雲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8月
  • 頁數:209 頁
  • 定價:49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9725518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金融投資者差異化保護制度研究》主要採用了跨學科的、比較的及實證的研究方法研究投資者差異化保護制度。該制度以投資者分類制度為基礎,根據投資者與金融服務提供者的交易能力失衡程度將投資者分為不同類別,並對不同交易能力投資者提供差異化保護。作者創新性地構建了交易能力天平理論,根據投資者與金融服務提供者的交易能力失衡程度將投資者分為不同類別,對不同交易能力投資者提供差異化保護。該制度的目標是將普通投資者和專業投資者投資者交易能力天平恢復到平衡狀態,並從投資者抗風險能力差異、投資者投資能力差異、權利維護能力差異三方面入手,探索構建有特色投資爭議解決機制,填補了投資者差異化保護的理論空白,為普通投資者和專業投資者的保護提供了方向。

作者簡介

顏凌雲,女,1982年11月出生,浙江永康人,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江西財經大學法律經濟學博士。從事民商事審判工作十餘年,參與法院民商事審判相關調研、司法政策和檔案等起草工作,參與《商法漏洞類型化及類推適用問題研究》等國家課題及《民間融資法律防範研究》、《江西省金融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金融服務法律問題研究》等多項省級研究項目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民商法、金融法、法律經濟學。

圖書目錄

1緒論
11研究背景
12研究對象的限定
121金融監管機構
122金融投資者
123金融服務提供者
13金融投資者保護研究綜述
131金融投資者保護的基礎理論
132金融投資者保護體系研究
133金融投資者分類保護研究
134金融投資者交易過程保護研究
135金融投資者爭議解決保護研究
14研究方法
15創新與不足
2金融投資者保護制度概述
21概念的界定
211投資的範疇
212我國的金融投資者結構
213金融投資者與金融消費者的關係
214金融投資者差異化保護制度與相關制度的關係
22各國和地區金融投資者保護體系概述
221美國的金融投資者保護體系
222英國的金融投資者保護體系
223日本的金融投資者保護體系
224中國台灣地區的金融投資者保護體系
225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金融投資者保護體系
23我國金融投資者保護制度的歷史及發展
231金融投資者保護制度起步階段
232金融投資者保護制度初步建立階段
233金融投資者適當性保護制度發展階段
234金融投資者差異化保護制度完善階段
3金融投資者差異化保護的基本理論
——交易能力天平理論
31金融投資者保護的理論評述
311代理理論的歷史發展及其評述
312信賴理論的歷史發展及其評述
313招牌理論的歷史發展及其評述
32交易能力天平理論解讀
321交易能力天平理論的基礎
322交易能力天平失衡及後果
323矯正交易能力天平失衡的方式
324矯正交易能力天平失衡的限度
33金融投資交易能力天平的失衡
331金融投資交易的特點
332金融投資交易中信息獲取能力的失衡
333金融投資交易中主觀交易能力的失衡
34矯正金融投資交易能力失衡的意義
341金融監管的價值選擇
342我國金融監管的首要追求為維護金融秩序穩定
343矯正金融投資交易能力天平失衡應作為金融監管的首要追求
35矯正交易能力天平失衡的路徑——金融投資者差異化保護
351金融投資者差異化保護的意義
352交易能力天平理論在金融投資者差異化保護上的具體套用
4我國融資便利化的形勢及對金融投資者差異化保護的挑戰
41融資便利化與當代需求
42我國融資便利化的發展路徑
421我國融資便利化發展的傳統路徑
422我國融資便利化發展的網路路徑
43我國融資便利化的具體表現
431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的便利化
432網際網路融資的便利化
44融資便利化進一步加劇了我國金融投資者保護問題的嚴峻性
441融資便利化已成為發展趨勢
442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便利化與合格金融投資者保護的關係
443網際網路融資便利化與普通金融投資者保護的關係
45我國金融投資者差異化保護存在的問題
451網際網路金融的融資便利化下迅速膨脹的普通金融投資者群體亟待保護
452低層次資本市場發展下將湧現的合格金融投資者群體亟待保護
5金融投資者分類制度的建立
——抗風險能力差異的制度回應
51金融投資者分類制度的比較研究
511美國的金融投資者分類制度
512英國的金融投資者分類制度
513日本的金融投資者分類制度
514中國台灣地區的金融投資者分類制度
515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金融投資者分類制度
52我國金融投資者分類制度的構建
521區分高風險與低風險金融市場
522低風險金融市場金融投資者的分類標準及其識別
523高風險金融市場金融投資者的分類標準及其識別
524建立金融投資者身份的動態調整機制
6金融投資者交易過程保護的完善
——投資能力差異的制度回應
61普通金融投資者交易過程的說明義務保護
611金融投資者交易過程說明義務保護的比較研究
612我國普通金融投資者說明義務保護規則的建立
62普通金融投資者交易過程的適當性義務保護
621適當性義務保護的比較研究
622我國普通金融投資者適當性義務保護規則的建立
63專業金融投資者交易過程的必要保護
631專業金融投資者必要保護的實踐需求
——以香港KODA事件為視角
632專業金融投資者保護的比較研究
633我國專業金融投資者保護體系的建構
7金融投資者爭議解決機制的整合
——權利維護能力差異的制度回應
71金融投資者爭議解決機制的比較研究
711美國的金融投資者爭議解決機制
712英國的金融投資者爭議解決機制
713中國台灣地區的金融投資者爭議解決機制
72我國投資爭議解決機制運行的現狀
721投資爭議解決機制的種類及其運行
722投資爭議解決機制的不足
73增設金融服務提供者的民事賠償責任
731增設金融服務提供者民事賠償責任的理論依據
732增設金融服務提供者民事賠償責任的現實需求
733金融服務提供者民事賠償責任與行政責任的區別運用
74探索建立金融消費評議委員會
741建立金融消費糾紛統一解決機制的意義
742金融消費糾紛統一解決機制的裁決模式定位
743金融消費評議委員會的構建路徑
744金融消費評議委員會的組織運行
745金融消費評議委員會受理專業金融投資者爭議的情形
75完善其他投資爭議解決機制
751完善網路借貸訴訟案件的速裁機制
752最佳化仲裁選擇模式
753重新分配普通金融投資者在訴訟中的舉證責任
754特定情形下減輕專業金融投資者的舉證責任
結語
——完善我國金融投資者差異化保護制度的展望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