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孔雀

金色的孔雀

《金色的孔雀》是於天佑先生於1976年創作並親自演奏的一首葫蘆絲曲。為創作此曲,於天佑先生曾十餘次深入雲南少數民族地區採風,該作品通過對孔雀的描寫,刻畫了傣族人民熱愛自己的民族、熱愛生活的情景。全曲分引子、行板、快板和散板四個部分,形象的表述了晨曦微明,孔雀召喚同伴;竹林深處,孔雀翩翩起舞和夕陽漸下,孔雀款款離去的幾個場景,此曲充分運用調式和調性對比的轉換手法,是對葫蘆絲藝術創作和發展的一個成功範例。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金色的孔雀
  • 創作年代:1976年
  • 作者:於天佑
  • 類型:葫蘆絲曲
全曲簡介,本曲所用技巧,詳細介紹,

全曲簡介

全曲共分五個部分,即:引子,中板,快板,中間自由樂句,尾聲。本曲旋律優美,既有傣族音樂風格,又具有完整的音樂體裁,表現手法極為豐富,其演奏用了全接作1和全接作5兩種指法,使旋律更優美感情的變化更為豐富。

本曲所用技巧

本曲所採用的比較突出的技巧主要是雙吐和顫音的運用,由於這兩個技巧用得很多,所在演奏中的難度明顯增加。但也正是這兩個技巧的運用使得樂曲的快板表現更為熱烈歡快,振奮人心。

詳細介紹

一.引子部分的演奏。
引子採用全接作1的指法進行演奏,演奏中注意旋律的流暢,特別是兩個復依音的表現,既6135和612,另外就是52中的波音的表現要自然,鬆弛。整個引子的演奏要做舒展,大方。伸縮自如。
二.中板部分
在中板這一段除了第九小節轉為全接作5的指法有比較突出的特點以外期其餘小節的演奏不存在難度,需注意的是氣息的調配,特別是從第七小節到第八小節由於筒年5出現的次數較多,氣息的消耗也隨之增加,所以當第四小節演奏完換氣時,氣息要深,儘量增加肺內的氣流量,保證演奏不脫節,不斷氣,保證樂曲的完整性。
三.快板部分
在本曲中數快板部分最難,同時也是此渠最得意之處,也是最受聽眾歡迎的一段,整個快板部分共57小節,其中又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1—32小節,在這一部分關鍵是要注意顫音的運用及表現,同時還要注意速度和強弱的表現,凡在快板的演奏中情緒的推動除了速度,旋律之外還有一個要點就是力度強弱的表現。當演奏到17小節時可略帶放鬆之意做到緊中有松。第二部分為33—40小節,在這一部分的演奏中音的跳動較大,手指要非常的靈活。在速度上可以加快一點,在情緒上比第一部分再激動一些,以便更好的推動音樂高潮的出現。第三小部分為41—57小節,是全曲的高潮部分。主要是雙吐音的演奏。其實,雙吐的演奏並不可怕,只要多加練習,特別是舌頭的練習,在練習過程中先慢練,先把舌頭和手指配合好,待熟練後再慢慢加快速度,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便可以輕鬆的演奏,控制自如。我認為在快板的其三部分中最難的是氣息的控制。要求快板部分41—57小節的演奏需一氣呵成中間不換氣,要做到這一點須達到兩點,一是速度要快,二是40與41小節之間的換氣要保證吸入充足的氣量,這樣才保證一氣呵成特別是打開附管演奏時要求更高。另外在41—57小節之間要有意識地在速度上讓人感到逐漸加快,有直衝頂峰的感覺,在最高是噶然而止,有一種完全釋放的感覺,有一種吐而後快的感覺。
四.自然節拍部分
當人們的情緒活躍到一定的高度後需要的是調整,體息,慢慢舒緩下來,回到平靜之中。在這一部分之中雖是自由拍子,雖是平靜了下來,但興奮之餘的感覺還不能馬上消除,顫音,漸快,三連音的運用使平靜的音樂中還夾雜著少許激動和衝動,在演奏是請注意音樂情緒的調節。
五.尾聲部分
尾聲部分是在中板音樂的基礎上進行的,音樂進入了尾聲部分整個音樂情緒才真正地走進了平靜之中,激動過後的心情帶著一種滿足的愉悅,走進平和之中。
演奏本曲時,技巧和速度都是外在的工夫,而真正內在的是它的整個音樂情感的體現,只有把內在的表現好,那才算演奏好這首樂曲,音樂的情感是音樂的靈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