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曼蛙

金色曼蛙

金色曼蛙(學名:Mantella aurantiaca),又稱為馬達加斯加金曼蛙,是曼蛙科、曼蛙屬下的一種動物。體長2-3厘米,壽命25年左右。該物種擁有明亮的橙色、紅色或黃色皮膚,幼蛙呈綠色及黑色,有毒性。它的眼睛是黑色的,具有水平瞳孔,吻端尖,身體細長,手臂纖細,有些金色曼蛙的後腿內側還有紅色標記。手指和腳趾上帶有吸盤的金色曼蛙腿很短,且沒有蹼趾。

金色曼蛙大多數分布在900米的山區森林中,通常在26℃以下比較能夠正常生長。食物以果蠅及蟋蟀為主,濕度70%以上。主要分布在馬達加斯加東南的雨林及其他潮濕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金色曼蛙
  • 拉丁學名:Mantella aurantiaca
  • 別稱:馬達加斯加金曼蛙、金曼蛙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兩棲綱
  • 亞綱滑體亞綱
  • 無尾目
  • 亞目:曼蛙亞目
  • 曼蛙科
  • :曼蛙屬
  • :金色曼蛙
  • 亞種:無亞種 
  • 分布區域:馬達加斯加東南的雨林及其他潮濕地區
  • 英文名:Golden Mantella
  • 命名者及年代:Boulenger, 1882
  • 保護級別:極危(CR)IUCN標準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近種區別,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

動物學史

金色曼蛙具有鮮艷的的顏色,有毒,白天活動。與中美洲、南美洲的毒箭蛙相似。但從進化的角度來看,這兩個物種並沒有關聯。這種相似性是生物學家稱之為緊急進化的例子——在動物進化過程中,兩個完全不同類型的物種不是因為擁有共同的祖先,而是通過自然選擇(最適應環境的個體得以生存)形成非常相似的形態。曼蛙科的不同物種之間的關係還不明了,一些專家將它們歸入蛙科,另一些專家建議自成一科,即曼蛙科。
金色曼蛙原本歸類為曼蛙的花色變異,1996年獨立出來,是體形最小的一種。有橘紅色、深紅色及黃綠色,與曼蛙最大的差異在於耳部為黑色,眼部交圓,皮膚表面呈顆粒狀(曼蛙皮膚平滑),公蛙體色較母蛙艷麗。

形態特徵

金色曼蛙大約2-3厘米長,壽命25年左右,擁有明亮的橙色、紅色或黃色皮膚,幼蛙呈綠色及黑色,有毒性。它的眼睛是黑色的,具有水平瞳孔,吻端尖,身體細長,手臂纖細,有些金色曼蛙的後腿內側還有紅色標記。手指和腳趾上帶有吸盤的金色曼蛙腿很短,但和多數兩棲動物不一樣,且沒有蹼趾。

近種區別

金色曼蛙毒箭蛙(金色毒箭蛙)
金色曼蛙
金色曼蛙
共同特徵:具有鮮艷的的顏色,有毒,白天活動。
外形差異:橙色、紅色或黃色皮膚,體型略小。
外形差異:黃色或橘紅色皮膚,體型較金色曼蛙略大。
毒性特徵:金色曼蛙的毒性(生物鹼)來自於食物——昆蟲。它們將毒素以分泌物的形式儲存在皮膚的毒腺中。
毒性特徵:毒箭蛙的蛙毒物質屬於一種甾體類毒素,能夠破壞神經系統的正常活動。箭毒蛙的毒液只能通過人的血液起作用,如果不把手指劃破,毒液至多只能引起手指皮疹,而不會致人死命。

棲息環境

金色曼蛙生活在馬達加斯加東南的雨林及其他潮濕地區,他們喜歡那些圍繞在低洼、泥濘的沼塘邊,由斷枝落葉堆起的小垛。不同於其他一些曼蛙,金色曼蛙更傾向於陸地,它們把窩建在陸地上。金色曼蛙僅是主要和次要雨林的陸生物種,通常在潮濕的沼澤地區發現,通常與露兜樹屬(Pandanus)森林有關。 卵被放置在地面上,幼蟲被雨水沖入沼澤,臨時池塘和被洪水淹沒的森林中,並在那裡進一步生長。

生活習性

金色曼蛙大多數分布在900米的山區森林中,通常在26℃以下比較能夠正常生長,濕度70%以上。金色曼蛙屬於群居動物,雄性和雌性的比率大約是2比1。它們在日間活動,並且花費大量的時間尋找食物。在繁殖的季節里,雄性曼蛙變的非常具有攻擊性,將會與任何闖入其領地的同類發生爭鬥。
金色曼蛙以昆蟲為食,食物通常包括白蟻、螞蟻、果蠅,它們會吃任何能塞得進嘴的昆蟲。一些小型的哺乳動物,蛇類和鳥類是金色曼蛙的天敵,儘管它們所展現的保護色非常有效的警告著任何想捕食它們的敵人。

分布範圍

現存:該物種分布在馬達加斯加中東部非常小的區域,以Torotorofotsy地區(安達西貝西北約7km)和薩馬里拉那河的安德羅梅納森林為中心。 該物種也在摩拉曼加北部和南部的一些森林中有小範圍的分布。海拔高度約為920-960米。
金色曼蛙

繁殖方式

金色曼蛙需要再濕潤的條件下繁殖,在雨季進行交配。雄性通過一種類似於蟋蟀的民叫聲召喚雌性。這種聲音由一連串的音符組成,每組三聲。當雌性回響之後,雄性會短暫地抱住雌性。在此期間,雌性在潮濕的土壤凹槽中產卵。有人認為這種交配是插入式的,但交配過程還沒有被仔細研究過。
卵呈白色,每窩大約20-75枚。14天后孵化,蝌蚪從地下冒出,爬向附近的水池。在水池中它們完成發育,兩個月後變成小蛙。與成年之後的鮮艷顏色不同,幼蛙呈暗綠色。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Ⅱ級保護動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08年 ver 3.1——極危(CR)。
瀕危原因
該物種僅限於一片被退化土地包圍的森林碎片,剩餘的森林正受到自給農業、木材採伐、火災和人類住宅區擴大的威脅。 最近的調查表明,該物種發生的所有地區的棲息地都在退化,並且在2001年,Torotorofotsy地區仍有大量合適的棲息地受到大火的影響(儘管三年之後,該物種在受影響地區仍然很常見)。 但是,該物種的剩餘生境現在已經嚴重分散。為商業和私人目的而過度收集也有可能構成威脅,但到目前為止,這種收集尚未對其種群產生明顯影響。
種群現狀
由於森林大火和亂砍濫伐,金色曼蛙的棲息地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數量銳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