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稻138

金稻138系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新育成的感溫型雜交水稻新組合。文昌市於2004年晚造引進試種,文昌市蓬萊鎮於2005年早造開始引進試種示範,經過2年的多點試驗示範和大田生產種植表明,該組合具有適應性廣、豐產性好、生育期適中、抗性強和品質較優等特點,是一個適宜在文昌市早、晚兩造種植的強優新組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稻138
  • 品種審定編號:瓊審稻2007012
  • 作物種類水稻
  • 選育單位:廣東省金稻種業有限公司
基本信息,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技術,審定意見,選育機構,

基本信息

品種來源:龍特浦A×金恢138

特徵特性

金稻138屬秈型感溫型三系雜交水稻組合。全生育期116—141天,與II優128(CK)表現相當。畝有效穗數18.02萬,株高98.9cm,穗長21.4cm,每穗總粒數134.7粒,結實率83.7%,千粒重27.3克。主要農藝性狀:長勢繁茂,群體整齊度一般,分櫱力弱,穗大粒大,每,後期熟色一般,米質一般。人工接種鑑定中抗苗瘟,中感白葉枯病

產量表現

2004年晚造首次參加海南省區試,平均畝產492.75公斤,比II優128(CK)增產2.15%,未達顯著水平,增產點比例66.7%;2007年早造再試,平均畝產504.02公斤,比II優128(CK)增產0.46%,未達顯著水平,日產量3.96公斤;2006年晚造在萬寧文昌市進行300—1000畝的大面積試種示範,萬寧示範點實割測產479.50公斤,比II優128(CK)增產6.08%,文昌示範點實割測產417.04公斤,比II優128(CK)增產5.83%。

栽培技術

1、秧田播種量:一般每畝10—12.5公斤;
2、秧齡:作早稻一般30天左右,作晚稻一般18—20天;
3、大田基本苗:栽插一般每畝1.8—2萬穴,基本苗4萬左右;拋秧栽培一般要求不少於1.8科,基本苗達4—5萬;
4、施肥:原則上要施足基肥、早施重施分櫱肥,生長後期注意看苗情補施保花肥;
5、水漿管理:宜淺水移栽、寸水活棵、薄水促分櫱,夠苗曬田;
6、病蟲防治:苗期要注意防治稻薊馬,分櫱成穗期注意防治螟蟲稻縱卷葉蟲飛虱,在稻瘟病區種植在見穗期注意稻瘟病防治。

審定意見

海南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海南省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全生育期與II優128(CK)相當,豐產性較好,中抗苗瘟,中感白葉枯,米質一般,適宜海南省作早晚稻種植,但應注意安排播植期,避免抽穗揚花期遭遇低溫影響結實率,沿海地區種植要特別注意防治白葉枯。

選育機構

廣東省金稻種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專業化水稻種子經營企業,註冊資金叄仟萬元,是廣東省首家取得農業部頒發的全國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的企業。公司下設七個部門,吸收並借鑑國內外先進企業的管理模式和經驗,實施全程質量管理,建立了現代化企業管理運營體系。在湖南投資成立控股子公司湖南金稻種業有限公司,參股投資組建了廣東現代金稻種業有限公司和江西現代種業有限公司,在廣西、海南、湖北等省設立省級銷售中心。公司的發展戰略是立足廣東,面向南方稻區,逐步開拓東南亞和非洲等國際市場。2006-2008年連續3年公司銷售種子超過750萬公斤,產值超過1億元人民幣,成為華南稻區最大的專業化水稻種業公司。  雄厚的科研實力是金稻種業的優勢,也是公司的一項長期發展戰略。公司背依具有五十多年歷史的廣東省水稻科研權威機構-廣東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為技術依託單位,憑藉其在水稻育種領域的獨特優勢和長期的資源積累,為公司的科技創新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形成了以“GD-S”系列育成人王豐研究員為兩系水稻首席專家,粵豐A、天豐A、五豐A育成人李傳國研究員為三系水稻首席專家,包括15名高級職稱和豐富育種經驗的中青年育種家的科研團隊,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獨立自主科技創新,開發了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優質、高產不育系,每年有十幾個水稻新品種參加國家或省級區、預試。公司主推品種天優998、秋優998、博優998等998系列品種在生產上的套用面積已達到1500萬畝以上。
金稻公司2002-2008年連續7年被認定為“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 2008年被廣東省農業廳評定為“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