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賦(納蘭性德所作《金山賦》)

金山賦(納蘭性德所作《金山賦》)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金山賦》是篇遊記類賦文,作者納蘭性德。1684年11月29日,納蘭性德隨康熙南巡鎮江,11月30日隨扈康熙登鎮江金山遊覽,有感而發作此《金山賦》。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金山賦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通志堂集
  • 文學體裁:遊記
  • 作者:納蘭性德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金山賦 清-納蘭性德
粵艮兌之涵峙,韙覆載之殊觀。矧金山之靈秀,矗砥柱于波瀾。距南徐之京口,對瓜步之江千。焦嶼東浮,則抹微雲而似髻;石帆西漾,則罨輕靄而如鬟。
爾其為山也,行惟特立,勢若凌空。岩巘砌雲而磊珂,洞穴潄浪而玲瓏。珍卉含葩而笑露,虬枝接葉而吟風。芝英翕赩,蘭蕊青蔥。仙杏敷霞以弄色,江梅吐玉以舒容。青鳥揚音於修竹;天雞耀羽於芳叢。上棲鸛鶻之危巢,下潛鬐鬛之幽宮。
其中則有紺宇櫛比,丹樓鱗集。高台崔巍而孤聳;虛亭弘厰而雙立。登殿則絢爛丹青,瞻像則輝煌金碧。周廊廡于山根,俯檐楹於水側。鏤珉石以為闌,飾椒泥而成壁。亘宇宙之古今,歷乾坤之闔辟陽侯盪之而不動,蜚廉鼓之而不仄。遠而望之,疑蜃氣之結銀樓;近而即之,恍鮫人之開綃室。時而煙霏霧凝,則水天杳冥,不辨靈仙之宅,惟聞鐘磬之聲。時而雲開日霽,則景色澄麗。兩岸之間,可晰鰲峰之毫髮;百里之外,能窺貝闕之參差。
或當秋月如練,金波瀲灩,則山閣晶瑩,若冰壺之濯桂殿也。或當雪密寒江,林巒玉裝,則浮圖倒景,若玻璃之涌寶幢也。曾聞韻士,至此相羊;亦有名流,於焉寄賞。蘇子瞻留玉帶于山門,滕元發乘扁舟而破浪。賢如鴻漸,漫雲冽井再盤渦;智若景純,何事棲神於浩蕩。以山僻在東南,孤懸沆漭。故為軒駕之所弗游,虞巡之所未上。今皇帝膺寶籙,攬乾綱;軼義農,跨陶唐。武功誕著,文德丕彰;兼總六合,並包八荒。勛高乎千古,道冠乎百王。賜粟帛於庶老,蠲田賦於萬邦。河海清宴,中外樂康。以岳鎮為苑圃,以溟澥為池隍。
爰稽自古巡狩之典,諏吉上元甲子之辰。命屏翳元驅而灑道,使箕伯揮扇而清塵。肅天駟王良之萬騎,戒羽林列宿之千屯。飈馳玉軑,雷動金根。旌旗蔽雲日,鼓吹咽山林。天子乃升泰岱,越徐揚,逾淮泗,渡長江,泛樓船於中流,遂登茲山,駐蹕而騁望焉。於是南眺江路,百川爭赴。始汗漫於巴梁,恣汪洋於荊楚。北眷海門,萬塹競奔。吐潮汐而不息,注扶桑而無垠。乃眷西顧,泮渙邗溝。實京坻於天庚,亶漕運之咽喉。左睇丹徒,襟江帶湖。騖百粵之商賈,輳三吳之舳艫。
是日也,皇情既暢,天顏有喜,爰親展宸翰,麾毫陟厘,星流電激,龍翔鳳翥。笑漢帝章草之弗工,陋唐宗飛白之無勢。聿題以“江天一覽”,永寵光于山寺。時某以小臣,幸得備虎賁執戟,隸宿衛於鉤陳。雖不敢追蹤於風后、力牧陪游襄城、姑射之盛;庶竊比跡於相如揚雄扈從上林、甘泉之論也。因逡巡匍匐於賬殿之下,謹再拜手稽首而獻頌曰:
聖德備矣巡萬方,鸞旗羽葆紛蔽江。蛟龍為駕黿鼉梁,陟彼金山瞰大荒。朝宗碧海波不揚,雕題窮髮盡來王。帶礪江山歷服長,南巡遊豫歲為常,億萬斯年樂未央。
容若於康熙二十三年十月二十三日(一六八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隨康熙南巡抵鎮江,次日隨扈登金山,此賦當為紀斯游之盛而作。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685年),葉赫那拉氏,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名為性德,一年後太子更名胤礽,於是納蘭又恢複本名納蘭成德。號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詞人。父親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學士、一代權臣納蘭明珠。[1]母親愛新覺羅氏是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一品誥命夫人。其家族——納蘭氏,隸屬正黃旗,為清初滿族最顯的八大姓之一,即後世所稱的“葉赫那拉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