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天德大銅鐘

金天德大銅鐘

淮安勺湖園”北側,毗鄰勺湖書院有一個鐘亭,內懸一金代天德辛未年(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九月十四日鑄成的大銅鐘,故名“金天德大鐘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天德大銅鐘
  • 地址:在淮安勺湖園”北側
  • 鑄成時間: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
  • 鐘高:1.98米
設計,歷史,

設計

該鐘高1.98米,底口徑1.32米,厚8厘米,重1.75噸。鐘身呈圓柱形,鐘紐造型為連體雙龍,身上披掛鱗甲,四足撐立,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龍王五子蒲牢的形象。因蒲牢生性好鳴,於是被“量才”使用,置於鐘頂,期望鐘聲能因蒲牢相助而洪亮悠揚。肩部九乳,相距均勻,腰部有三道弦紋,使鐘腰呈上下兩部分。上部鑄有“皇帝萬歲,重臣千秋;國泰民安,法輪常轉”十六個陽刻楷書大字,分列四面。並有銘文十四行,每行二十字,約二百四十餘字,楷書陰刻,系介紹此鐘的鑄造經過及官民姓氏。鐘唇呈八瓣荷花形,鐘口有陰刻“最響”二字。鐘上文字“筆畫清勁,類褚(褚遂良596-658或659,唐代書法家)薛(薛稷649-713,唐代書畫家),字皆扁闊”。
從鐘上銘文可知,經過三次鑄造才鑄成此鐘。前兩次,一次沒有成功,一次雖鑄成了,但“聲嗄不揚人不樂”。第三次是在將銅料籌集齊備後,太守及合郡官員等眾親臨觀看,“一鑄即成、聲音鏗橫,大眾欣然”,普照寺長老超公和尚以刀作銘曰:“洪鐘三鑄,待今乃成,以誠感幽,惟太守明,鏗然發韻,和暢而橫,聞者肅警,人無隋情,置之陽山,億年永鳴”。
該鐘鑄成後,本置於邳州陽山寺,何時運來淮無可考。據清《乾隆淮安府志》、《同治重修山陽縣誌》記載,此鐘“本在北角樓,俗稱鐘樓,角下有鐵人,不知何時移入城樓”。民國《續纂山陽縣誌》記載:“金天德大鐘在北門城樓”。新中國成立後,1958年淮安縣人民政府於府學遺址建青年公園,將此鐘移入公園鐘亭內,六十年代初在公園北側建立了縣文化館,此鐘即存放在文化館院內。1982年勺湖園建成對外開放,淮安市人民政府將此亭移於園內,並建鐘亭一座。

歷史

關於此鐘如何由邳至淮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淮安有一口靈鐘,在舊城北門樓上。相傳,在淮安西湖(淮安城西舊時為湖泊,即管家湖)未涸時,每逢風雨交加的夜晚,行舟人常常聽到湖心鐘聲響亮。當地居民因此就注意察看。在一個風雨的夜半,果見有二口巨鐘浮斗水面,於是即告訴官府,官府即派人捕撈,得到其中一口鐘,懸掛在北門城樓上,擊之,聲聞數十里。此雖為傳說。但邳卅原屬淮安府,可能是當時發大水時,將此鐘沖漂至淮亦未可知。有詩曰:
寶氣金精閟,高樓奠一隅。
齋魚依梵宇,題雁近浮圖。
籠鑰推仙吏,樅鏞仰奧區。
知音如不遇,歲歲管家湖。
金天德大鐘因此又被淮安人稱為“靈鐘”。淮安在歷史上位於淮河下游,黃淮交界之處。曾屢遭水患之災。金天德被打撈上岸後,就被地方官員置於淮安北門角樓之上。因北方在傳統陰陽五行學說中屬水,而大鐘在五行中屬金。金生水,金乃水之母也,母鳴則子安。置金天德大鐘於北門角樓有寄希望於大鐘來震懾淮水,祈求淮水安瀾之意。故角樓又被稱作“鐘角樓”。角樓下有鐵人,相傳為明洪武年間,開國軍師劉誠意(伯溫)來淮時,覽淮城之風水,擔心洪澤湖水泛濫,高家堰倒塌,侵襲淮城。故鑄鐵人一個,高數丈有餘,以右手指西南向鎮之。又雲因淮安新城地下因黃淮水勢數次上漲,恐城有危險,故鑄造鐵人一個用以鎮之。也有人說鐵人並不是明洪武時期所鑄,而是明嘉隆時所鑄,究竟是何人何時所鑄,已無從可考。
金天德大鐘自被置於北門角樓之上,便承擔起了為淮城居民報時的使命,由淮安衛守門士兵專門派出一人每日負責撞鐘。晨鐘暮鼓,是中國古代流傳久遠的計時方法。鐘樓撞鐘報時,這在沒有鐘錶計時的古代,對人們的起居勞作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鐘樓的鐘聲,是催促文武官員勤於政務,提醒百姓辛於勞作的號令。
舊時淮安鐘樓起更時敲鐘一遍,五更時再敲一遍。鐘之擊法,先快擊18響,再慢擊18響,再擊十八響。俗稱“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朝夕兩遍,合成一百有八,以符十二月,二十四氣,七十二候之全數”。崇禎年間又移大鐘於北門城樓之上,昏曉擊之,“昏曉之聲,幾聞百里”。到了清康熙三十二年前後,淮安來了位知府大人李經正。一年夏天,這位李知府因患眼疾,無法處理公務,就住在府衙後的余樂園中養病。每日夜間,當鐘聲響起,李知府則目疼難忍,故命人不準敲鐘,大鐘從此不再昏曉擊之,久不響矣。當時淮城北門一帶住了許多大戶人家,尤以姓張和姓陸的兩戶最為興盛,是當時北門一帶有名的名門望族。自大鐘不再敲響後,張陸兩家也逐漸衰落。時人因此附會說:“鐘不響,則獐(張)鹿(陸)皆沉睡不醒,故衰也”。但淮城北門一帶沒有以前繁華,卻是不爭的事實。
清道光二十二年,淮安重修北門城樓,北門城樓上沉寂已久的金天德大鐘也因此次維修城樓而“重加拂拭,金光燦然”。主持此次修城的清代大儒,淮安著名學者丁晏經詳細考證,將金天德大鐘與山陽縣學戟門前唐《楚州屬官題名石柱》列為淮郡金石最古之物,並對大鐘上的銘文詳細研究編成《淮安北門城樓金天德年大鐘款識》一書,收錄到他的學術著作《頤志齋叢書》中。
本文參考資料;
清《乾隆淮安府志》、同治《重修山陽縣誌》、民國《續纂山陽縣誌》、丁晏《金天德大鐘款識》、羅振玉《淮陰金石僅存錄》、范以煦《淮流一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