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精神

金塔精神是金塔縣委書記王玉福在2007年全縣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的“不畏艱險的吃苦精神、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敢為人先的開創精神、艱苦創業的實幹精神、勇於負重的奉獻精神”.

背景介紹,形成過程,精神內涵,後敘,

背景介紹

當前,我縣經濟社會的發展正處在一個關鍵時期,是落實十一五規劃的重要一年,十三次黨代會和十六屆人代會確立了工業強縣、項目帶動、推進新農村建設等一系列重要部署。實現這些目標,任務艱巨,還面臨許多困難,這時候,我們需要物質基礎,也需要催人奮進的精神力量。一種承接民族傳統、體現時代精神、富有地域特色的精神力量。這就是金塔精神。年初,縣委王書記在全縣經濟工作會議上作了“弘揚金塔精神,狠抓工作落實”的主題講話,講話系統總結、高度概括了“金塔精神”。這就是“不畏艱險的吃苦精神、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敢為人先的開創精神、艱苦創業的實幹精神和勇於負重的奉獻精神”這種精神是我們開拓進取、建設美好家園的精神動力,是我們與時俱進,構建和諧社會的道德支撐。

形成過程

精神是什麼?
精神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靈魂。是相對物質而言的範疇,主要表現在意識、品格、氣質、風貌、價值導向等方面。不同的精神底蘊將導致不同的社會發展成本,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小到一個地區、一個城市、一個企業、一個群體甚至一個自然人,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無不需要一種精神。國家精神是國家之“魂”,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地區精神是地區之“魂”,金塔精神是金塔人文歷史之“魂”、是金塔人民富裕之“魂”、是金塔振興之“魂”。金塔的決策者和建設者幾十年如一日,在這片熱土上勵精圖治、艱苦奮鬥,使全縣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此同時,經過千錘百鍊而形成的金塔精神也漸次明晰。這就是不畏艱險的吃苦精神、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敢為人先的開創精神、艱苦創業的實幹精神和勇於負重的奉獻精神,我們已經能感受到它催人奮進的動律和生生不息的力量。
我認為金塔精神形成,有兩個重要的背景,即是對歷史傳統的繼承,也是時代精神的錘鍊,是兩種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富有金塔地域特色的精神力量。
金塔是一塊神奇的土地,具有燦爛的歷史文化。4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定居,先後經歷了西漢、東漢、三國(魏)、西晉、東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12個朝代3000多年有歷史沿革和變遷。從歷史上看,金塔自然環境嚴酷,風多沙大,乾旱缺水,交通不便、信息閉塞,資金短缺。別人付出一分努力能辦成的事情,我們得付出十倍百倍的艱辛。獨特的人文歷史、嚴酷的自然環境、艱苦的生活條件,金塔人民養成了堅韌頑強、吃苦耐勞的優秀品格。
從現實方面看,改革開放以來,各級領導幹部圍繞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引導民眾抓糧食生產,發展地方工業,實現了小康縣的建設目標。近年來,圍繞富民強縣目標,推進結構調整,發展設施農業,主攻招商引資,狠抓項目建設,改善城市面貌,城鄉面貌發生了根本變化。這是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潮流又賦予我們金塔人銳意進取、敢為人先、開拓創新的時代精神。

精神內涵

不畏艱險的吃苦精神
金塔是甘肅歷史上經濟開發,特別是農業墾殖和古代文化發展較晚的區域之一 。從地理風貌看 ,山地、 河谷、沙漠、綠州、戈壁
交錯分布,其中山地、沙漠、 戈壁
占土地總面積的70%以上。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和其他因素的影響,風沙困繞、走石四掠、土地貧瘠、水源饋缺,可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為什麼能夠生生不息,不斷改變著環境條件,創造著生存與發展的奇蹟?那就是不畏艱險的吃苦精神精神在支撐。
金塔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廣大金塔人民和各級領導幹部不畏艱險,不怕吃苦,用他們的雙手創造出來的。生息在這塊土地上的金塔人民
表現出了大無畏的吃苦精神。1952年,張和祥任金塔縣縣長。他到任伊始,正值鴛鴦池水庫防洪脫險,為增加鴛鴦池水庫蓄水量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縣上貸款搶修鴛鴦池水庫溢洪道工程,要求必須在來年發洪水前竣工。由於時間緊,工程量大,工作艱苦,張和祥住在工地上,和人民同甘共苦,克服了無技術人員、無機械設備、材料短缺等等困難。金塔人民更是表現出來大無畏的吃苦精神,沒日沒夜,使工程在1953年6月按期完工。《甘肅日報》發表新聞:金塔縣鴛鴦池水庫溢洪道搶修工程完成,20萬餘畝農田灌溉獲的保障。金塔境內的大小12座水庫,是
人民民眾靠肩挑背扛、手工操作,一車一車地修起來的;現在的幾十萬畝條田,是廣大幹部民眾一鋤頭一鋤頭刨出來的;過去危害生產的幾十座流動沙丘,是廣大幹部民眾一筐土一筐土地埋壓好的。我們金塔的男人曾經跳進三月份的冰水裡堵過水,老人和婦女曾經像壯年男人一樣在工地上出過苦力。經過廣大幹部民眾幾十年艱苦努力,不僅改變了一窮二白的面貌,而且成為河西走廊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產生了諸多聞名全國的先進典型。
時代進步了,經濟發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吃苦”也就有了不同於過去的現代含義。吃苦是我們金塔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繼續前進、取得新勝利的傳家寶,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中央提出建設節約型社會,更需要“吃苦”,在全社會大力弘揚這種精神。其實,“吃苦”精神也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題中之意。沒有“吃苦”精神就沒有節約型社會,“吃苦”精神不強也不會有節約型社會。
正確認識和看待“吃苦”精神,把“吃苦”精神落實到行動中,在金塔營造“吃苦”的風氣,弘揚金塔精神,必將極大地推進節約型社會建設,不斷取得金塔建設的新勝利。
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
《周易》乾卦《象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一個人的一生要自強不息;一個企業,一個公司要自強不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也要自強不息。只有自強不息,才能發展,才能保持恆久的生命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金塔位於巴丹吉林沙漠邊緣,處在河西走廊的“盲腸”地帶。 解放之初 是一個荒涼、貧瘠、閉塞、僅有59548
人口的農業小縣,風多沙大,乾旱缺水,自然條件十分惡劣。農業落後,工業基礎薄弱,人民生活困難。面對困難、挑戰和壓力,金塔各級幹部民眾保持昂揚鬥志、無畏勇氣和拼搏勁頭,把自力更生、艱苦創業作為改變落後面貌的精神支柱;把迎難而上、不甘人後、拼搏奮鬥的氣魄熔鑄到思想和行動之中,積極回響黨的號召,狠抓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化運動,積極開展工商業改造,奠定了我縣社會主義建設的堅實基礎。六七十年代,各級幹部民眾興修水利,改善交通,平整條田,防風壓沙,改變了金塔的基本面貌,1976年摘掉了金塔吃回銷糧的帽子。八九十年代,各級幹部民眾圍繞經濟建設這一中心,狠抓糧食生產,搞多種經營,發展地方工業,到1989年糧食總產量由1949年的1268.5萬公斤增加到1.031億公斤,工業由1952年僅有的一家集體所有制企業——金塔縣農具推銷聯營生產社發展到煤炭、冶金、電力、機械、化工、製糖、建材以及糧油加工等工業企業,總產值達到4140萬元,實現了小康縣的建設目標。近年來,各級幹部民眾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圍繞富民強縣目標,推進結構調整,發展設施農業,主攻招商引資,狠抓項目建設,加快城市建設,開創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至2006年,
工農業總產值達到16.6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80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792元,城鄉居民的衣食住行、醫療保障、文化娛樂等條件得到了徹底改善;建成了一批涉及領域廣、投資規模大、技術含量較高、產業關聯度較強的企業項目,經過全縣幹部民眾五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把金塔建設成了美麗的“塞上明珠”。
勇於奉獻的負重精神
在長期的生活中,金塔人形成了樸實憨厚,重言信諾,團結互助,和諧包容,熱情好客,不排外的特點和氣質,形成了勇於負重,無私奉獻的精神品格。近年來,縣上大力開展部門幫鄉村、幹部幫民眾活動,各部門和廣大幹部按照縣上的統一部署,與鄉鎮和困難民眾結成幫扶對子,認真開展包鄉掛點和扶貧幫困活動。一些單位經費緊張,運轉都十分困難,但是為了幫扶,千方百計籌集資金和物資,幫助鄉村興修水利,發展交通,建設公益事業,扶持產業發展,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的進步,各級幹部雖然都要養家餬口,但都能夠慷慨解囊,向困難民眾出資捐物,送溫暖,獻愛心,幫助他們發展生產,使一大批困難民眾度過了困難,擺脫了貧困。面對我縣資源、資金相對緊缺的情況,為了加快發展,多年來,我們的各級幹部想千方百計,走千山萬水,說千言萬語,受千辛萬苦,緊盯政策,聞風而動,上省城,跑北京,坐冷板凳,看冷麵孔,說客氣話,受冤枉氣,為縣上爭取到了大量的項目、資金和機遇,為金塔辦成了許多利國利民的大事和好事。2006年,全縣各級爭取資金和轉移支付1.7億元,相當於全年大口經財政收入的3倍。為了抓好金塔的發展,歷屆領導幹部總是想在前面,走在前面,乾在前面。馬能元(金塔第一任縣委書記)把自己的一切獻給了黨,不惜為革命獻出親人,更不惜為革命犧牲自己。他患肝病多年,一直帶病工作。1953年肝病復發,同志們勸他去治療,他總是不忍心放下工作,直至地委令其停止工作才遵命治療。當甘肅省委把他接到蘭州時,肝癌己到後期,經搶救無效,不幸於1953年9月23日在蘭州病逝,終年51歲。為了悼念他,10月8日,《甘肅日報》發表了題為《悼黨的優秀戰士馬能元同志》的文章。金塔人民更是表現出了巨大的勇於負重的奉獻精神,在困難目前不低頭、不退縮。
艱苦創業的實幹精神
“空談誤國,實幹興幫 ”,我縣各級幹部和廣大民眾深知這一道理。過去,在生產力極其落後的條件下,
靠艱苦創業的實幹精神,改善了嚴酷的自然環境,打下了生產發展基礎。今天,在改革開放、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一大批事業有成的企業家和致富能人,勇敢地走出賴以生存的土地,敢冒風險,憑自己的勤勞智慧,由小四輪跑運輸成為今天的運銷大戶,由抱磚頭砌瓦片成為今天的民企老闆;由“倒雞販蛋”的小商販一躍成為今天的流通能手;由當初小打小鬧的種植戶,靠科技成為養殖專業大戶。不僅富了自己,也為國家作出了貢獻,他們的成功也是通過實幹造就的,在他們開始起步的時候,有的是白手起家,有的是資產只有幾千元的普通農民或工人,甚至有的背著沉重的債務經營,如果他們沒有實幹的精神,就不可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功。(金塔鎮中傑四組的王開榮,為了切實改變傳統的“二牛抬槓”的土地耕作方式,他一邊種地,一邊刻苦鑽研,致力於播種機的發明,創造了金農牌播種機,受到了廣大民眾的歡迎。1993年,他東借西湊自籌資金3000元,購置了部分設備和材料,開始自己設計加工農機具。經過潛心鑽研和反覆耕作實驗,加工、試製出了適合本地生產要求的多功能播種機,當年加工生產30台,投放市場後很快銷售一空。後來,王開榮遠赴新疆、陝西、河南等地學習取經,考察了解市場,徵求用戶意見。根據用戶要求,不斷對農機具進行改進,先後自己設計生產出了金農牌離合分離式穀物播種機、分層施肥播種機、機引覆膜穴播機、多功能耕耘機等10多個農民喜愛的農機具新品種。在這些新品種中有兩種產品獲國家專利和第十屆全國發明展覽會金獎,兩種產品獲第八屆中國專利新技術博覽會金獎。今年,王開榮又投資250萬元,在縣城新建了集農機具加工銷售、建材、家具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樓,投用後不但能擴大公司的生產銷售能力,還可以安置下崗失業人員50多人。)正是他們艱苦創業的實幹精神,才成就了今天的輝煌。
敢為人先的開創精神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就要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金塔人民在建設自己的美好家園的工程中表現出了無畏的開拓創新的精神,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據《金塔縣誌》記載:解放後金塔“土田面積雖有千餘頃,而四面盡為殘沙環抱,且多烈風時揚而少雨露。每逢勁風一起而禾苗鹹被其頹萎,更兼山水無常灌溉難保,十年之中豐稔者少凶歉者多。”針對金塔風沙危害嚴重的狀況,金塔縣委的第一任書記馬能元,在上任之初,就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首創了用土壓沙治理沙害的先河。他親領幹部民眾首先在闇門沙丘做壓沙示範,而後全縣推廣,緊緊當年全縣共用土壓大小沙丘25處,面積988畝,恢復耕地耕她639畝,使6691畝耕她和12條水渠免受沙害,使121戶農民重新獲得莊田。從此,金塔人民創造了用濕土蓋沙,抹泥固沙,膠泥覆沙,草蓆壓沙以及在沙丘周圍植樹造林,
防風固
沙的辦法,吹響了以人力征服流沙的戰鬥號角。近年來,又採用了更為科學實用的用滴灌壓沙,植樹的辦法。基本上消除了風沙對農田的危害。城市建設快速發展,改變了落後的城市面貌,形成了“一路一街一湖一園”城市建設新格局;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農村面貌煥然一新,各鄉鎮小康住宅拔地而起,成為展示金塔農民新氣象的一面旗幟;改制後的企業煥發出新的活力,成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農業科技得到廣泛套用,適合金塔地域特點新的小麥、玉米和棉花品種被培育出來,成為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武器。通過新品種引進和先進種植技術的普及套用,我縣棉花產量由1989年的36.5萬公斤增加到了70萬擔,成了全省第一產棉大縣和全省農區最大的養羊縣,
2005年名列全國棉花百強縣第51位。通過溫精授配點建設、品種改良、設施養殖、高標準示範小區建設和疫病防治等關鍵環節,我縣實現了暖棚建設、標準化圈舍改建和設施飼養量三個70%的目標,有效推動了養殖規模擴張和養殖方式轉變,全縣肉羊飼養量達到100萬隻以上,成為全省最大的農區養羊縣。
近年來,我縣的各級領導銳意進取、敢為人先、開拓創新。主攻招商引資,改善招商環境,狠抓項目建設,確立了工業強縣的戰略部署。2006年,全縣完成工業總產值6億元2006年全縣生產總值達16.6億元,財政總收入完成5680萬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80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792元。綜合實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社會各項事業取得全面的發展。事實證明,只有實幹,才能改變貧窮落後的面貌,也只有實幹,才能實現現代化的宏偉目標。
弘揚金塔精神,再譜金塔新篇
構建和諧社會,建設和諧金塔,需要道德支撐。所以,金塔精神的提出,非常及時,非常必要,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今後,金塔精神將成為凝聚人心、鼓舞民氣、激勵創業、加快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
在今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下,我們作為新一代金塔人,只有大力弘揚“金塔精神”,狠抓各項重大措施的落實,盡心竭力為全縣人民辦成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好事,為金塔各項事業的發展做出新的成績,才能無愧於時代,無愧於黨和人民。
1、弘揚金塔精神,必須要進一步解放思想。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沒有好的精神狀態,抓落實就是一句空話。當前,我們面臨著許多好的發展機遇,如果我們不解放思想,不去苦抓苦幹,不去頑強拼搏,就只能白白喪失機遇,使我們在發展上的的差距拉得更大。因此,弘揚金塔精神抓落實,首先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一要打破傳統思想,切實轉變思想觀念。要自覺打破舊習慣的束縛,主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以新的觀念,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創開展工作,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切實把思想和精力集中到搶抓發展機遇,落實縣委、縣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加快金塔經濟社會發展上來。二要打破享樂思想,勇於艱苦創業。金塔精神的實質,就是堅韌頑強,不怕吃苦。當前,我們發展中還存在著農民增收難、財政增長難、基層運轉難、鄉村債務化解難、項目建設融資難等許多難題,需要各級幹部民眾去努力攻克,只有我們自覺克服小富即安、小進則滿的思想,樹立快發展、大發展的意識,敢於吃苦,勇於創業,才能使我縣的發展邁出更大的步子。三要打破畏難思想,積極開拓創新。工作沒有創新,就不會有突破。從去年全縣的經濟發展情況看,凡是領導班子魄力大,有新思路、新舉措的,任務落實得就好,工作就走在了前面。一些班子、一些幹部占著位子,不思進取,乾起工作來前怕狼後怕虎,工作就長期打不開局面。因此,我們必須自覺打破畏苦怕難的思想,積極開拓創新,使工作每年都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2、弘揚金塔精神,必須要進一步強化責任。
強化領導責任,是弘揚金塔精神,推動工作落實的重要手段。要從我縣改革發展的新形勢出發,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狠抓落實的長效機制。對項目建設、工業發展、新農村建設、城鄉改革、社會穩定等各項重點工作,要按照王書記在今年經濟工作會上的安排,實行“年度總體部署,按月階段安排,黨政領導主抓,人大政協配合,定期督查落實”的制度。要重點完善各級幹部目標責任、業績考核、末位淘汰制度,全面推行重大部署跟蹤檢查制、重要事項專項督查制和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定期通報制,不斷加大工作督查落實力度,對工作不落實的單位和領導,要進行通報批評、組織處理和公開曝光,引導各級幹部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到抓落實上來。完成這些工作,任務不輕。各級領導必須切實負起親自抓落實的責任,扛著任務實打實地乾,確保任務完成。
3、弘揚金塔精神,必須要進一步改進方法。
抓落實,既要苦抓,又要巧抓,才能達到事伴功倍的效果。一要注重突破重點。要正確處理好抓大事與抓小事的關係、有所為與有所不為的關係、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的關係。結合本鄉鎮、部門實際,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確工作重點,抓住關鍵問題,一抓到底,務求實效。二要注重激勵引導。要善於運用政策的激勵作用推動工作,對落實抓得好的鄉鎮、部門和班子,按照縣上制定的辦法予以表彰獎勵,特別對工業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等重點、難點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的人,縣上明確提出要在政治上重用,經濟上重獎,讓社會都來羨慕他們,進而起到帶動和輻射作用。三要注重凝聚合力。唱“獨角戲”抓不好落實。要善於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有利因素參與到抓落實中來,尤其要充分發揮人大、政協和群團組織的作用,在全縣上下形成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良好局面。
4、弘揚金塔精神,必須要進一步轉變作風。
作風好了,心思和精力就會自然集中到抓落實、促發展上面。各級黨委,要創建落實型黨委;各級政府,要創建落實型政府;各級班子,要創建落實型班子。要堅決克服工作中說的多、做的少,安排多、落實少,檢查多、解決問題少和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檔案落實檔案等不良傾象;對於縣委、縣政府安排的重點工作,要沉下身子去搞調研,仆下身子抓落實,不能滿足於一般性的號召,更不能停留在聽匯報、做文章上。要從自己做起,狠剎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歪風,大興求真務實、真抓實幹之風,做到盯住乾、馬上辦,乾到位,真正把工作的著眼點放在造福於民,把工作的立足點放在基層一線,把抓落實的著力點放在難點問題的解決上,以實幹求實效。要進一步強化決策落實的權威性,今後凡是納入鄉鎮和部門年度考核責任書的重點工作內容,無論哪一級組織、哪一級領導,都必須把責任掛在心上,把任務落實在行動上,直至年底圓滿交卷;凡是經過集體研究安排下去的重點工作,各級無論什麼理由,都必須堅決服從,無條件接受,保證工作抓一項成一項,乾一件成一件。通過各級組織、領導幹部的身體力行、模範帶動,在全縣上下營造重實績、辦實事、說實話、求實效的良好風氣。
5、弘揚金塔精神,必須要進一步加強領導。
要弘揚金塔精神,必須要加強組織領導。一是各級組織要切實發揮作用。政府部門要加強對經濟工作的科學調度,尤其要及早做好各項重點工作的分解、落實,重點項目的策劃、立項和外地投資項目與本地招商項目的對接。人大、政協要緊緊圍繞全縣中心工作發揮職能,開展工作。各鄉鎮、各部門要圍繞縣委、縣政府的總體部署,明確工作重點,理清工作思路,全力以赴動員幹部民眾抓發展,形成人人頭上有任務,千斤重擔大家挑的工作局面。二是各級領導幹部要充分發揮能動作用。領導幹部的作用發揮得好不好,真接影響著各項重點工作落得實不實。要建立科學合理的選人用人機制,用發展的目標確定選人用人標準,用發展的要求創新選人用人的機制,用發展的業績決定幹部的升降去留。對於那些靠得住,有本事,肯幹事,能幹成事,實績突出、民眾公認的幹部,要毫不含糊地提拔重用;通過對幹部隊伍的調整最佳化,形成比著幹活、爭著幹事的良好氛圍。
6、弘揚金塔精神,必須要樹立加快發展的意識。
弘揚金塔精神,必須要樹立加快發展的意識,通過加快發展讓金塔人民實實在在的分享發展的成果。雖然我們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但我們仍屬於不發達地區,與周邊縣市還有差距。這就我們必須急起直追,迎頭趕上,用加快發展落實強縣富民戰略。
發展是第一要務,沒有發展一切就無從談起。王書記在黨代會上講到本屆縣委的首要任務,就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力推進縣域經濟又快又好地發展,促進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第一,不斷加大項目建設力度。我縣是一個傳統的農業縣,經濟總量小,工業基礎薄弱,財政壓力大,加快發展的任務十分緊迫。如果沒有項目作支撐,沒有投資來拉動,我們的發展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我們一定要把項目建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首位,咬定發展抓項目不放鬆,努力開創我縣項目建設的新局面。要樹立正確的導向抓項目。建立科學有效的項目管理機制、實績評價機制、考核監督機制和獎罰激勵機制,樹立以項目評價政績、在項目建設中培養使用幹部的用人導向,引導各級組織切實做到制定發展思路以項目為龍頭,實施科學決策以項目為重點,安排部署工作以項目為紐帶,落實中心工作以項目為支撐。鼓勵廣大幹部民眾積極投身項目建設,對項目建設中做出突出成績的人,要在政治上重用,經濟上重獎。在全縣形成“齊心協力抓項目、千方百計爭項目、全力以赴上項目”的良好氛圍。要明確工作目標抓項目。從我縣實際出發,抓項目既要堅持大小並舉、各業並舉、擴張總量,又要堅持抓主抓重、發揮優勢、做大做強。要把項目建設的著力點定位在能夠增加財源稅收、增強發展後勁和具有長遠帶動效應的大項目上,把突破點定位在具有較強產業關聯度和廣闊市場前景的工業項目上,圍繞優勢資源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認真研究國家政策導向,對上積極爭取,對外全力招商,對內傾力扶持,力爭建成一批高起點、大規模、高效益的精深加工項目和具有明顯帶動效應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使發展潛力變成發展實力,把資源優勢變成經濟優勢。要創新工作機制抓項目。要完善項目評價體系,規範項目管理,按照市場機制和項目建設規律,建立科學的項目生成機制和決策諮詢機制,扎紮實實做好項目策劃、篩選、論證、包裝和推介宣傳,把項目前期工作做精做深,把項目引進工作做細做實,推動項目建設上水平。
第二,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著力加快工業發展。大力發展工業,是我縣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今後,我們要繼續堅持不懈地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推動我縣工業發展實現新的突破。要加快園區建設步伐,形成工業發展的規模效應。按照“鞏固、提升、拓展”的思路,加快園區建設步伐,完善園區設施配套,滿足工業項目建設的需要。要加強對園區的管理,改進管理方法,形成高效、快捷的管理服務機制。真正把工業園區建設成我縣經濟發展的集中區、財政收入的主產區、安置就業的密集區和體制創新的實驗區。要培育壯大優勢產業,打造支撐財源建設的產業集群。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品牌為核心,以項目為依託,以擴大財源為目標,加快培育以棉花產業“三級提升”為主的棉產品精深加工業;以脫水菜、番茄醬、鵝肥肝、羊肉分割為主的綠色食品加工業;以矽礦石、鐵礦石、銅礦石、煤炭為主的礦產品採選加工業;以風力發電、秸桿燃氣、太陽能發電、農村沼氣利用為主的新型能源產業;以各類建築材料為主的新型建材業;以拖拉機裝配、農機具製造為主的機械製造業六大產業體系。努力解決財政增收困難的問題。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進產業最佳化升級。按照“做大總量、提升質量、最佳化結構、增加效益”的總體要求,加快實施科技創新工程。引導各類企業用新技術、新工藝改造傳統產業,提升裝備管理水平,培植新的增長點;鼓勵企業與科研院所和大企業、大集團開展合作,通過掛大靠強、整體引進、嫁接改造等方式,扶優扶強,引強做大;抓好工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加大對企業技術創新的扶持力度,不斷推動企業上規模、上檔次。
第三,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要以建立現代農業為重點,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一系列惠農政策,以產業發展為重點,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中央從黨和國家發展的全局出發做出的重大決策,也是今後我縣農村工作的主題。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大力推動農村經濟社會全面進步。要狠抓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要把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點,搶抓國家政策機遇,加大對上爭取力度,推進公共資源向農村傾斜、公共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加快人畜飲水改造步伐,切實解決農村人畜飲水困難和安全問題;加快農村電力事業發展和交通、通訊設施建設;在尊重農民意願的基礎上,狠抓重點集鎮、中心村和小康住宅建設,促進農村基礎設施條件全面改善。要狠抓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民收入穩步增加。按照“鞏固基地、拉長鏈條、高產高效、做大品牌”的思路,鞏固提升棉花、肉羊兩大支柱產業,加快培育制種、瓜菜、番茄等新興特色產業。按照“自願、合法、有償”的原則,鼓勵和引導農村土地加速流轉,向種植能人大戶集中,逐步走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的路子。大力發展以棉花、畜產品、林果產品和糧食為主的龍頭企業,圍繞特色優勢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建立一批組織完善、運行規範、經營有方,能夠帶領農民闖市場的農村合作組織,提高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加快勞務輸轉網路建設,擴大勞務輸轉的規模,提升勞務經濟發展的整體水平,促進農民收入多渠道增加。要狠抓農村公共事業發展,營造文明和諧的新風尚。大力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科技、教育、文化、衛生“四下鄉”活動。堅持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引導農民崇尚科學、移風易俗,形成健康文明的農村新風尚;加大“陽光工程”培訓力度,提高農民科學致富的本領,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高素質的新型農民;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指導農村各項工作納入民主化、法制化軌道,促進農村社會穩定與和諧發展。
第四,科學規劃建設布局,穩步提高城市發展水平。城市化是實現工業化的必然途徑,今後五年,要把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化水平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切實抓緊抓好。要加強城市規劃,提高城市建設檔次。把城市規劃擺在城市建設的先導地位,堅持“前瞻、精品、集約、生態、人本”的理念,嚴格規劃審批和調整程式,分層制定好縣、鄉、村、組各級建設規劃,加緊編制縣城詳細規劃,確保城鎮建設沿著正確的軌道推進。要加大城市建設力度,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按照“拓展空間、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塑造特色、壯大產業”的原則,加快縣城建設步伐,大力推進城南兩翼地帶的開發建設,圍繞金鑫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城區道路、城市集中供熱、城市環衛設施改造、城市給排水和公益設施建設,組織實施一批重點工程,擴大城市外延,豐富城市內涵。加快農村重點集鎮、中心村建設步伐,引導農民向縣城和中心集鎮聚集,促進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要強化城市經營管理,創造文明現代的城市環境。不斷創新城市管理手段,加強城市公用事業管理;加大城市執法監察力度,強化城市交通、攤點、廣告、衛生治理;加強居民素質和城市意識教育,調動各個層面的力量,參與城市管理,維護城市形象。加大城市經營力度,按照城市“資源資本化、建設市場化、投資多元化”的要求,大力推進城市資源產權、經營權轉讓,盤活存量資產,搞好城市無形資產的經營;加大城市項目融資和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吸引民間資本和外地資本參與我縣城市建設和管理。
第五,深入實施全民創業工程,促進民營經濟蓬勃發展。全面貫徹落實《酒泉市全民創業工程實施辦法》,以更加有力的措施,引導幹部民眾積極創業,加快形成百姓創家業、能人創企業、幹部創事業的新熱潮。要不斷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創業推進力度。要把推進全民創業工程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強化組織領導,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機制,創新創業載體,推進全民創業工程深入開展,取得新的實效。要深入推進思想解放,強化創業追求。要大張旗鼓地宣傳先進地區的發展經驗以及我縣湧現的創業典型,引導廣大幹部民眾自覺克服小富即安、小進則滿的思想,激發“想創業、敢創業、創大業”的創業熱情,把艱苦創業變成自覺行動。要切實落實創業政策,拓寬創業領域。要用足用好各項創業優惠政策。強化就業困難群體的再就業援助。落實好社保補貼、公益事業性崗位開發等扶持政策。要在大力發展傳統服務業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創業領域、降低準入門檻,凡是能由民營、民辦、民管的事業,都要大膽放手,鼓勵民間資本加快進入道路、交通、水利等城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和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發展領域,給創業者提供更多的機會。
第六,加快推進改革開放,不斷增強發展動力。改革開放是富民強縣的必由之路。要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積極打造“活力金塔”。要繼續深化企業改革。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不斷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依法加強對企業勞動用工、安全保護、權益保障、財務管理等方面的監察,促使企業依法經營、照章納稅。要穩步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按照政事分開、管辦分離的原則,明確劃分事權和責權,積極穩妥地推進事業單位改革,逐步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管理體制、用人制度、分配製度和社會保障制度。要全面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深入推進以轉變政府職能為重點的鄉鎮機構改革、以落實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為重點的農村義務教育改革、以增強基層財政保障能力為重點的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建立精幹高效的農村行政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覆蓋城鄉的公共財政制度、政府保障的農村義務教育體制,積極化解鄉村債務,促進農民減負增收和農村公益事業發展。要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堅持“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充分利用小分隊招商、以商招商、節會招商、網上招商、中介招商等多種方式,主動發現和捕捉商機。要加強同縣外大企業、大集團和大客商的聯繫,以我縣的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和優良的環境,吸引他們前來投資興業,推動我縣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要進一步強化“工業強縣意識”,狠下功夫抓工業發展,做大做強現有企業,要著力主功項目建設不動搖,使年初確定的80項項目得到落實,堅持把工業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依託特色優勢資源,培育主導產業和骨幹企業,鼓勵全民創業,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推動工業經濟快速增長。

後敘

新的時代、新的任務、新的機遇,又賦予了新一屆領導班子和全縣人民再次創業的歷史重任,為了達到到2010年“支撐金塔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設施、新興優勢產業和人力資源條件顯著加強,涉及民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發展的協調性和社會的和諧程度明顯提高”這個金塔構建和諧社會總的要求,就必須在全社會樹立與弘揚共同的理想信念與道德規範,以此增強全縣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以此精神為動力,也才能激發出全縣人民構建和諧社會的極大熱情。
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一個民族要有自己的精神,一個地方也要有自己的精神。一個人如果沒有精神,就不可能積極向上,有所成就;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民族精神,就不可能凝聚力量,發展自強;一個地方沒有自己獨特的地域精神,就不可能加快發展,脫穎而出。無數實踐證明了這一點:物質力量是強大的,但精神力量同樣不容忽視。在全縣大力培育和弘揚務實創新、艱苦創業、協作創先的人文精神,形成具有鮮明地域特色和時代特徵的金塔精神,充分展示金塔人民的精神風貌和時代風采。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我們要進一步提煉、培育和弘揚具有金塔特色的金塔精神,不怨天,不尤人,揚自己的長處,長自己的精神。我們堅信,在金塔精神的鼓舞下,我們新一代的建設者們必將戰勝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創造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再創金塔輝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