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丸(中醫方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金丹丸,中醫方劑名。出自《良方合壁》卷上。主治一切風邪傷寒,頭痛;心中刺痛,絞腸痧痛,赤白帶下;水瀉痢疾,牙痛等。

基本介紹

  • 名稱:金丹丸
  • 出處:《良方合壁》卷上
  • 組成:乳香、麝香、雄黃、硃砂、巴豆、牙皂、沉香、官桂、大黃、川烏、良姜、細辛、硼砂
  • 主治:一切風邪傷寒,頭痛;心中刺痛,絞腸痧痛,赤白帶下;水瀉痢疾,牙痛等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方義,使用注意,附方,

組成

乳香、麝香、雄黃、硃砂、巴豆、牙皂、沉香、官桂、大黃、川烏、良姜、細辛、硼砂各等分。

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用小紅棗肉為丸,如黃豆大。用時以新棉花包塞鼻內,男左女右。

主治

一切風邪傷寒,頭痛;心中刺痛,絞腸痧痛,赤白帶下;水瀉痢疾,牙痛等。

方義

方中川烏、官桂逐寒濕,通經絡;細辛祛風,散寒,行水,開竅。治風冷頭痛,鼻淵,齒痛,痰飲咳逆,風濕痹痛。麝香辛溫,氣極香,走竄之性甚烈,有很強的開竅通閉、辟穢化濁作用;乳香辛散走竄,味苦通泄,既入血分,又入氣分,能行血中氣滯,化瘀止痛;內能宣通臟腑氣血,外能透達經絡,可用於一切氣滯血瘀之痛證;硼砂、硃砂能清熱解毒,消腫防腐;乳香活血怯瘀,消腫定痛;沉香氣芳香走竄,味辛行散,性溫祛寒,善散胸腹陰寒,行氣以止痛;牙皂味辛鹹,性溫,有小毒。辛竄行散溫通,有開竅的作用,可以作為催嚏藥,並作為催吐藥,能吐風熱痰涎,治突然昏迷、痰涎上涌,或中風痰多、神昏不語等症,可研末吹鼻取嚏或溫水調灌取吐。此外,本品研末外敷,有消癰腫止痛功效。以其祛痰之功,可治頑痰阻肺、咳喘痰多。良姜散寒止痛,溫中止嘔。巴豆峻下冷積,逐水退腫,祛痰利咽,外用蝕瘡。大黃攻下積滯,清濕熱;瀉火;涼血;祛瘀;解毒。全方共奏化痰祛濕,祛瘀通絡之功。

使用注意

孕婦忌服,忌聞。

附方

名稱:金丹散
組成:箱殼子
用法:上為末。每服三錢,小兒服一錢半,薑湯調下
主治:水瀉
出處:《魯府禁方》卷一
名稱:一粒金丹
組成:大川烏頭、大黑附子、新羅附子、五靈脂、白僵蠶、白蒺藜、沒藥、硃砂、白礬、麝香、細香墨、金箔
用法:上藥前六味同為末,後四味研勻,同合和令勻,用井花水一大盞,研墨盡為度,將汁搜和,杵臼內搗五百下,丸如彈子大,金箔為衣,窨乾。每服一丸,用生薑一兩去皮,榨取自然汁,將藥丸子於汁內磨化盡,用無灰熱酒一大盞,同浸化,溫服。更量性多少,吃溫酒一二升,投之以助藥力,用衣被蓋覆,汗出為效。痛勢重者,日進二服。不拘時候
主治:中風癱瘓,口眼喎斜,涎潮語澀,渾身疼痛,及一切風疾
出處:《洪氏集驗方》卷一引張真甫方
功用:補益五臟,固密真元,通流關節,祛逐風邪,壯筋續骨
名稱:萬金散
組成:續斷、杜仲、防風、牛膝、細辛、白茯苓、人參、桂、當歸、甘草、川芎、獨活、秦艽、熟乾地黃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五錢匕,水二盞,煎至一盞,濾去滓,空心熱服,不拘時候
主治:感中風邪,腰膝沉重,腳弱無力
出處:《醫方類聚》卷二十引《葉氏錄驗方》
功用:祛風補虛,順榮衛,通血氣
名稱:擬金丹
組成:丹砂、水銀、黃丹
用法:上藥同研令水銀星盡,入珀瓶中蓋口,如法固濟,初以文火養候,熱徹即加炭十斤,煅令通赤半日久,藥成候冷開取,面上白色,內如紫金色,光明甚好,便細研如面,以紙鋪地,攤在上,以盆蓋之,出火毒一日,候以粟米飯和丸,如綠豆大。空心以溫水送下三丸
主治:風邪癲癇,鬼疰心痛,惡瘡,丹石發動,消渴,陰黃,驚悸,頭面風,赤白帶下
出處:《雞峰》卷二十八
功用:解毒,安心神
名稱:金鳳丹
組成:五靈脂、天麻、烏頭、楓香脂、地龍、乳香、沒藥、木鱉子、海桐皮、黑豆、草烏頭、乾蠍、狼毒、牛膝、丹砂、薄荷葉、附子、當歸、自然銅、骨碎補、虎骨、龍腦、麝香
用法:上為末,以生薑、蔥白汁為丸,如雞頭子大。每服一丸,生薑、蔥、酒下;走注風,乳香酒下;卒中風,薄荷酒下;卒中暗風,雞冠血酒下;半身不隨,煎松明酒下,不可食蔥;婦人產後破血氣,煎黑豆酒下,不可食蔥;婦人產後虛腫及頭面生瘡,遍身癢痛,白芷酒下
主治:肝腎久虛,風邪攻注,腰腳不隨,諸風疾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