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黍

野黍

Eriochloa villosa (Thunb.)Kunth,又稱拉拉草、喚豬草。禾本科,野黍屬。一年生草本。多生於水濕地。中國除西北地區外,廣布於全國各省區;也見於日本、越南等國。稈直立。葉片條狀披針形。總狀花序數枚排列於主軸的一側,小穗單生,成2行排列於穗軸的一側;第1穎與小穗軸合生成環狀,第2穎與第1外稃相似,都有白柔毛,第2外稃革質,邊緣卷抱內稃。花果期7~11月。幼嫩植株可作飼料或食用。

野黍為一年生草本。葉條狀披針形總狀花序數枚,排列於主軸一側。喜光、喜水,耐酸鹼。生於耕地、田邊、撂荒地及居民點、林緣。分布於中國各省區,可放牧,也可刈割調製乾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野黍
  • 拉丁學名:Eriochloa villosa (Thunb.) Kunth
  • 別稱:拉拉草(植物名錄),喚豬草(種子植物名稱)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禾本科 
  • :禾本科
  • 亞科:黍亞科
  • :黍族
  • :野黍屬
  • :野黍
  • 分布區域:產東北、華北、華東、華中、西南、華南等地區。
  • 亞族:雀稗亞族 
形態特徵,形態識別,產地分布,植物價值,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稈直立,基部分枝,稍傾斜,高30-100厘米。葉鞘無毛或被毛或鞘緣一側被毛,鬆弛包莖,節具髭毛;葉舌具長約1毫米纖毛;葉片扁平,長5-25厘米,寬5-15毫米,表面具微毛,背面光滑,邊緣粗糙。圓錐花序狹長,長7-15厘米,由4-8枚總狀花序組成;總狀花序長1.5-4厘米,密生柔毛,常排列於主軸之一側;小穗卵狀橢圓形,長4.5-5(-6)毫米;基盤長約0.6毫米;小穗柄極短,密生長柔毛;第一穎微小,短於或長於基盤;第二穎與第一外稃皆為膜質,等長於小穗,均被細毛,前者具5-7脈,後者具5脈;第二外稃革質,稍短於小穗,先端鈍,具細點狀皺紋;鱗被2,摺疊,長約0.8毫米,具7脈;雄蕊3;花柱分離。穎果卵圓形,長約3毫米。染色體2n=54(Авдулов,1928)。花果期7-10月。
野黍野黍

形態識別

一年生,稈高30~100 厘米。葉片條狀披針形,長5~25 厘米,寬5~15 毫米,邊緣粗糙。圓錐花序狹長,長7~15 厘米,由4~8 枚總狀花序組成;小穗卵狀橢圓形,長4.5~6毫米;第一穎微小;第二穎與第一外稃皆為膜質。穎果卵圓形,長約3 毫米。花果期7~10月。
生長環境:生於山坡和潮濕地區。
產地: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等地。
中國分布圖中國分布圖

產地分布

我國2種,重慶1種,各區縣廣泛分布,海拔2000m以下。濕生植物。喜光、喜水,耐酸鹼。生於耕地、田邊、撂荒地及居民點、林緣。分布於中國各省區;朝鮮、日本、東南亞也有。成熟前,莖稈細軟,適口性好,馬、牛、羊喜食。可放牧,也可刈割調製乾草。
野黍野黍
產東北、華北、華東、華中、西南、華南等地區;生於山坡和潮濕地區。日本、印度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日本。
最低海拔:1700
生 境:草地

植物價值

可作飼料、穀粒含澱粉,可食用。
野黍為可食用野生植物。
野黍曾是我們先民賴以充飢的野生穀類之一。在原始農業發展起來之後,其食用地位漸漸下降。但每逢農業遇到自然災害而食物短缺之時,野黍仍成為補充食物的來源之一。這僅從明代文獻記載亦可見一二:
朱橚《救荒本草》云:“野黍:生荒野中,科苗皆類家黍而莖葉細弱,穗甚瘦小,黍粒亦極細小。味甜,性微溫。救飢,采子舂去粗糠,或搗或磨麵,蒸糕食,甚甜。”
鮑山《野菜博錄》亦云:“野黍:生荒野中……食法:采子,舂去粗糠,或磨麵蒸糕食。”
現代文獻中也有記載其可入食者。如:
《中國植物志》第十卷:“可作飼料,穀粒含澱粉,可食用。”
在食物豐富的時代,野黍以其產量太低而失去了商品價值。但其對發展新食物物種的作用還是不可低估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