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店村(山東省萊城區高莊街道辦事處野店村)

野店村(山東省萊城區高莊街道辦事處野店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野店村,隸屬萊城區高莊街道辦事處,位於萊城南部15公里,街道辦事處駐地南13公里處,蓮花山北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野店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南與趙家嶺、薄板台兩村相接,東與前王家峪隔山相連
  • 人口:1265口人
村鎮介紹,相關歷史,地圖信息,

村鎮介紹

野店村隸屬萊城區高莊街道辦事處,位於萊城南部15公里,街道辦事處駐地南13公里處,蓮花山北麓。西與牛泉鎮李條莊接壤,南與趙家嶺、薄板台兩村相接,東與前王家峪隔山相連,北與樓子村毗鄰。野店村有412戶,1265口人,耕地716畝。 野店村曾用名“九龍村”。“文革”期間,破四舊扒墳墓時,出土黑方磚一塊,上刻:“上至蒼天,下至黃泉,東至東海,西至西藏,在九龍村莊東,龍虎地,南北向,地四畝,為祖墳……”可見野店村曾用名“九龍村”。其原因是在村四周有九條山嶺,如九條蟒龍圍繞村莊,故稱“九龍村”。村碑記載:明朝洪武年間,田姓來此建村,於荒野開一小店,眾稱野店,久成村名。後陳、柳等姓陸續遷此,現有13姓人家,其中以亓、李、谷、張、王姓居多。
據村中后街一石碾盤記載:“大明崇禎五年 田記二月二日”。此碾已有400年,仍在使用,碾盤大約1噸重。

相關歷史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抗日戰爭時期,新甫縣改劃11個區,野店區是其中之一。所轄範圍為呂家樓至馬頭崖以西,鹿家莊至任家莊以東,鵓鴿樓以南,田家林以北,共轄49個自然村;1950年,野店隸屬汶南區11鄉之一,1958年3月撤區並鄉,野店仍屬高莊管理。
1960年4月,野店歸牛泉人民公社,1964年恢復高莊人民公社,野店又重歸高莊人民公社,此時野店大隊有5個自然村組成。1980年底,田家林、趙家嶺、薄板台各自為村,從此馬頭崖與野店兩個自然村合成一村,歸高莊鎮管轄至今。
1927年,以大土匪劉桂堂,外號“劉黑七”為首的反動勢力,曾火燒野店村,三天三夜,火光映天,濃煙滾滾,野店變成了一片廢墟,全村500多口人無家可歸。大火可以燒毀家園,但燒不滅老區人民的革命意志。堅強勤勞的野店人沒有灰心,克服一切困難,重建家園。1941年野店村成為山區政治、文化、戰鬥的中心。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鬼子視野店為眼中釘,肉中刺,唆使漢奸亓迎貴二次火燒野店,40餘間房屋頃刻間化為灰燼。這不但嚇不倒老區人民,反而更激發起老區人民抗日的決心和信心,掀起了青年積極報名參軍,父送子、妻送夫參軍的抗日高潮。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野店村先後有6位熱血男兒為國捐軀,光榮地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清康熙六年,逢四九為野店集。1942年,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踏進了野店的土地,繁榮的集貿遭受嚴重的破壞。2002年農曆二月十四日,舉辦了歷時5天的立集慶典,給野店經濟的發展增添了新的希望。
野店西南方向的萌山有一脈常年不竭的泉水。自明朝發現至今,日夜不息,日流量15立方米。泉水清澈透明,甘甜爽口,經省防疫站取樣化驗,此水含碘、鍶、鋰等人體所需微量元素,均高於國家頒布的礦泉水標準。
野店很早就重視水利建設,各種水利設施星羅棋布。2000年勤勞的山區人民在原高莊鎮政府支持下,在山坡上開挖渠道1500多米,並鋪設地下管道,修建蓄水400立方米的水池2個,總投資16萬元,建起揚水站,增加水澆地面積300多畝。
2001年7月,野店全村老少齊上陣,大搞土地開發,改良土地500畝,隨之修建配套水利設施,讓滾滾清水從山嶺灌輸到山腳下,500畝山嶺薄地變成了良田。
野店人重視教育,從抗日戰爭時期就表現出了頑強的學習精神,最早辦起了流動學校,今天在村里上課,明天又鑽進山溝繼續堅持學習。教師系黨組織派來的地下工作者,白天教書,晚上組織革命活動。王善堂、梁配正就是其中的兩位。在他們帶領下,野店人一邊學習,一邊堅持不屈不撓的革命鬥爭。1950年春建起野店國小。20世紀80年代建立了野店聯中。為了孩子們有一個清靜的學習場所,把學校建在了風景秀麗的村北面,並打了一眼30多米的深井,讓孩子喝上了乾淨、衛生的地下水。 近20年來,村中共考上大中專的學生40名,他們分布在祖國各地,正為祖國的振興,埋頭勤懇地工作。
野店村,九龍守護,山清水秀,是人傑地靈的寶地。

地圖信息

地址:濟南市萊蕪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