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蒸酒

重陽蒸酒

重陽蒸酒是民間舊俗,重陽前後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故又稱重陽為酒節。諺語道∶“重陽蒸酒,香甜可口。” “寒露霜降九月中,重陽蒸酒鬧沖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陽蒸酒
  • 拼音:chong yang xun jiu
  • 解釋:重陽前後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
  • 別名:重陽為酒節
簡介,重陽蒸酒,民俗,賞菊並飲菊花酒,釀米酒,小石子,重陽節里米酒香,

簡介

重陽蒸酒

重陽蒸酒
民間舊俗,重陽前後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故又稱重陽為酒節。
諺語道∶“重陽蒸酒,香甜可口。”
“寒露霜降九月中,重陽蒸酒鬧沖沖。”
“九月望郎是重陽,家家戶戶蒸酒忙。人家蒸酒有人賞,涯家蒸酒放一旁。”

民俗

黔東南的苗村侗寨,大多數的農家都能釀製出醇香甘甜的米酒。有的農家在九月重陽選出上好的糯米烤酒,酒質自然上乘,再佐以冰糖、菊花、豬板油調製而成,曰“重陽酒”。這類優質好酒,奇香誘人,平日裡是捨不得喝的,待貴客到來時,方拿出來與客人開懷暢飲。品評苗家侗家的米酒,貴陽人最有見地和體會。大地方來的客人,並不知苗鄉侗寨土酒的威力,置身於蘆笙悠悠,侗歌纏綿的村寨,在回歸自然的氛圍下,性情勃發的客人會將度數不高,醇香甘甜的米酒當成飲料一般來喝,六七碗下肚,客人們並沒有什麼不適,豈料酒宴散後步出房門,客人經微風一拂,便會腳下無力發出“咣當”的倒地之聲,繼而高聲喝道:“我醉了,黔東南的美酒喔!”客人離去後,有的三天酒意不散。時日一長,見得多了,貴陽人便給黔東南的米酒取了一個調笑的名稱“咣當酒”,難得這聲狀具備的酒名隨著客人們的四處傳誦,黔東南的美酒自然享譽山外。

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釀米酒

我看過母親釀米酒的過程。重陽節前一天晚上,她先將糯米泡在木盆里,第二天一大早,用筲箕將泡好的糯米端到河邊淘洗乾淨。母親每次都在河邊蹲上好一陣子,直到淘出的水不再混濁才直起腰身。她將糯米濾乾水分,在蒸籠里舖上紗布,將糯米倒在紗布上,然後在灶膛里架上木材燒火。蒸好後,等糯米涼到不燙手時,母親將它們裝進一個很大的搪瓷盆里,將酒麴捻成粉末,均勻地拌在糯米裡面,然後用蓋子蓋得嚴嚴實實,再用棉被捂起來讓它們發酵,幾天后打開,一縷醪糟的清香沁人心脾。每每這時,母親會舀出一些米酒放進鍋里煮熟,打上幾個雞蛋,讓我們美美地吃上一大碗。有時候忙碌中,母親興致所致,會像老師一樣給我講一些諸如鍋里放多少水,還有火候如何掌握、糯米必須透氣等蒸糯米的細節問題。
母親的米酒很香很甜,她的手藝在街坊間頗有名氣,經常有人來看她是如何做米酒的。我曾問過母親,為什麼要選擇在重陽節這天釀米酒呢?母親笑著說重陽風起,溫差適宜,是釀米酒的最佳時令,適宜存放,故民間有重陽節釀米酒的傳統習俗啊!

小石子

有一年,家裡沒有錢買糯米,母親到糧站的曬穀場上幫賣糧食的農民“踢谷”。毒辣辣的太陽下,母親反覆地用赤腳將下面的稻穀翻起來曬乾,汗水很快濕透了她的衣衫。那天,母親沒有要工錢,只是將農民特意沒有收完而留給她的那些曬場邊上有石子的糯谷掃成小堆,用編織袋裝好弄回家,然後在燈光下一顆一顆地揀出裡面的石子。每當我喝著母親為我釀的甜甜的米酒時,母親彎腰揀石子的那一幕情景總是不經意地在我的腦海中浮現。
後來,我進了城,母親擔心嗜酒的我傷身子,每次釀米酒,都會蒸上很多糯米,特意給我濾上一壇,讓我兌在白酒裡面,來減輕酒精的濃度。轉眼間,今年的重陽節又快到了,我想蒼老的母親一定又在張羅著糯米和酒麴,為我釀一壇愛的米酒。

重陽節里米酒香

作者 李笙清
九月九,釀米酒。”每年到了九月初九重陽節,母親都會釀一壇米酒,密封好,到了豎年開春的時候讓我帶到城裡飲用,這種習慣已經沿襲了很多年。
小時候家裡窮,母親是不釀米酒的。自從酷愛喝酒的父親做了胃潰瘍手術後,醫生要父親控制飲酒的叮囑被母親記在了心裡。為了滿足父親的酒癮,母親向鄉鄰討教,學會了釀米酒的方法,於是每年的九九重陽節,母親都要為釀米酒而忙碌上一整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