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釋與批判:鮑德里亞的後現代理論研究

重釋與批判:鮑德里亞的後現代理論研究

本書用嶄新的視角重新梳理鮑德里亞前後期理論,將“擬像”、“擬真”和“超現實”等作為貫穿鮑德里亞整個理論的核心概念,從而展現了一個全新的後現代主義理論家。

基本介紹

  • 書名:重釋與批判:鮑德里亞的後現代理論研究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R_上海人民出版社
  • 頁數:168頁
  • 開本:16
  • 作者:張勁松
  • 出版日期:2013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定價:45.0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重釋與批判(鮑德里亞的後現代理論研究)》(作者張勁松)是國內第一本專門研究鮑德里亞後現代理論的學術專著。作為後現代主義理論的中心人物之一,鮑德里亞以擬像、擬真和超現實等新奇概念來描述當代社會的現狀,在文化、藝術、媒介、政治等領域中產生了廣泛影響,全書分為

作者簡介

張勁松,男,福建惠安人,哲學博士。曾先後求學於廈門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和復旦大學,現任教於福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經濟哲學研究,曾在《馬克思主義研究》、《自然辯證法研究》、《天津社會科學》等刊物發表論文十餘篇。

圖書目錄


導言
一、鮑德里亞是誰?
二、“後現代主義牧師”
三、批判理論家
第一章 擬像、擬真與超現實——鮑德里亞後現代理論的
關鍵字
第一節 西方哲學史中的擬像概念
一、理念論中的虛假影像
二、“偶像的黃昏”
三、表征的危機
第二節 擬像與歷史進程
一、仿造階段
二、生產階段
三、擬真階段
第三節 後現代的“超現實”世界
一、“超現實”概念的緣起
二、超現實的技術生成
三、超現實的特徵與本質
四、超現實概念的意義與局限
第二章 消費社會批判——一種後現代的視角
第一節 消費社會的符碼體系
一、符號學方法的運用
二、功能性體系與符號體系
三、消費的定義
第二節 消費社會與超現實
一、媒介操控的“偽現實”
二、從生產到再生產
三、從物品到符號
四、製造“虛假需要”
第三節 消費社會、生活方式與經濟危機
一、從生產者到消費者
二、滿足手段:透支未來
三、消費社會理論與經濟危機
第三章 政治經濟學的符號學解讀
第一節 符號政治經濟學的三重語境
一、傳統政治經濟學: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
二、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使用價值
三、象徵交換的邏輯:解構交換價值
第二節 “政治經濟學的終結”
一、價值等式
二、價值的結構規律
第三節 意識形態批判:消費、符碼與超現實
一、消費:拜物邏輯的延續
二、符碼:抽象形式的統治
三、超現實:意識形態終結之境?
第四章 “擬真機器”——媒介批判理論的後現代話語
第一節 媒介批判理論的語境轉換
一、影像時代
二、景觀社會
三、擬真世界
第二節 作為“擬真機器”的媒介
一、媒介形成的超現實
二、超現實的“內爆”機制
第三節 媒介的意識形態功能
一、意識形態操控體系
二、媒介操控下主體的命運
第四節 媒介擬真的後果——“沉默的大多數”與“社會性
的終結”
一、“沉默的大多數”
二、“社會性的終結”
三、簡評與批判
第五章 “擬真試驗場”——政治與文化批判中的後現代
概念
第一節 代議制對公眾意志的擬真
一、表征與民主
二、民意測驗:公眾意志的擬真
三、兩黨壟斷的民主選舉
第二節 “海灣戰爭發生過嗎?”——戰爭與霸權主義
一、高科技的戰爭擬真
二、戰爭的媒介劇場
三、海灣戰爭的真實性
四、海灣戰爭與霸權主義
第三節 超現實的美國文化
一、超現實的美國
二、地理與文化的沙漠
三、歐洲現代性的超越
四、文化批判的後現代視角
第六章 批判理論的溯源與轉向:從馬克思到後現代主義
第一節 馬克思的批判理論
一、馬克思批判理論的特徵
二、理性形上學批判
三、對資本邏輯的政治經濟學批判
第二節 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理論
一、從啟蒙精神到工具理性
二、大眾文化批判
三、技術理性批判
四、基於文化和技術的政治經濟學批判
第三節 何謂“後現代轉向”
一、後現代社會面貌
二、後現代主義範式
第七章 批判理論的後現代轉向——基於鮑德里亞理論的
一種闡述
第一節 批判理論與後現代主義
第二節 現代主義批判
一、反本質主義
二、消解主體
三、拒斥歷史進步觀
第三節 經濟哲學批判的後現代路徑
一、從生產過程到消費活動
二、從物化到擬像化
三、從生產方式到意指模式
第四節 後現代批判理論的局限
一、技術決定論
二、虛無主義
三、宿命策略
結語多元、激進而軟弱的後現代批判理論
一、多元的視角
二、激進的立場
三、軟弱的批判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