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訪巴比倫

重訪巴比倫

《重訪巴比倫》是美國小說家菲茨傑拉德創作的短篇小說,收錄於小說集《爵士時代的故事》。

該短篇小說發生在被稱為浪漫與感傷之都的巴黎,故事主要講述一個曾經紙醉金迷的美國人查理·韋爾斯的特殊生活經歷。他立志痛改前非,在20世紀30年代重返巴黎,試圖收回女兒的監護權,卻以失敗而告終。隨著故事的展開,查理以前的生活經歷、目前的生活狀況和對未來的憧憬如同一幅幅被定格的畫面,逐次清晰而完整地映入讀者的眼帘。個人悲劇與時代背景、掩蓋與現實、期待與無奈的不斷交織,彈奏出了一曲生動、淒婉的人生交響曲。

在《重訪巴比倫》中,小說刻畫了查理,林肯和瑪瑞思三種不同類型的美國人的際遇和心理,表現了金錢對人心的腐蝕,對社會倫理道德的衝擊,真實地展現了人們對自我心靈的救贖,對傳統倫理價值的回歸。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重訪巴比倫
  • 外文名稱:Babylon Revisited
  • 作品別名:重返巴比倫
  • 作品出處:《爵士時代的故事》
  • 文學體裁:短篇小說
  • 作者:【美】菲茨傑拉德
  • 字數:約7000
  • 發表時間:1931年2月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思想,藝術風格,作品影響,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故事發生的地點是被稱為“浪漫之都”的法國巴黎。在20世紀20年代之前,主人公查理只是努力工作的普通職員;“曾努力工作了10年”,他和妻子彼此相愛,過著簡單而幸福的生活。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經濟迅速發展,一躍成為全世界最富有的國家。和其他很多人一樣,查理夫婦也通過股票實現了自己的金錢夢並加入到享樂一族的行列;查理常年流連於酒吧飲灑作樂,大肆揮霍金錢,“他曾拋給樂隊那些一千法郎一張的鈔票,為了讓他們演奏一支曲子,他塞給門衛一百法郎一張的票子,因為他幫著叫了輛計程車”。在享樂中逐漸迷憫的查理開始覺得“再去工作是件沒有意義的事情”並且辭去了工作。他不再努力工作,而是把心思都放在花錢享受上;在此時的查理眼中最重要的人物是他所結交的一批共同尋歡作樂的“朋友”,與此同時,查理與妻子海倫的關係卻開始惡化。“他們曾那樣深愛過,後來他們開始無緣無故地褻瀆彼此的愛,直至將之徹底毀滅”。在金錢和享樂的荼毒之下,他們的思想也變得可怕,“男人們把妻子鎖在屋外的雪地里,因為1929年的雪不是真正的雪。如果不想讓它成為雪,你只需要有錢就能辦得到”。以此可以看出,在全能金錢的衝擊之下,人們將最真摯的情感拋在一邊,而作為社會基本單位的家庭也已分崩離析。
在盡情揮霍資本後,繁榮終於走到盡頭。從1929年至1933年,美國經濟嚴重倒退,不計其數的人在股票中虧損。長期縱慾而身體培掉的查理“躺在療養院的床上”,而且“在股票市場上賠得一乾二淨”。查理夫婦的婚姻走向破裂,在查理的冷漠催化下,妻子海倫患病並帶著怨恨離開了人世。精神麻木的查理失去了對女兒的監護權,女兒由其姨媽瑪瑞思撫養。同時,瑪瑞思對查理憎恨至極——出於對妹妹的愛,她把海倫的死因歸咎於查理並將他堅決排斥在“家”門外。查理的酒肉“朋友”們也都在經濟蕭條衝擊中自保前程,靠金錢維繫的社會關係也隨著經濟的瓦解而崩潰。查理妻離子散,孤獨無依。金錢夢破滅的查理開始重新審視自己,他開始控制自己的欲望,慢慢的恢復身體,併到布拉格認真做起了生意。查理不斷的反思自己的人生,他開始認識到,“當前現實的生活才是最最重要的,手邊有工作要做,身邊有人需要自己的撫愛”。當乖巧的女兒對查理說道,“爸爸,我想回去和你一起生活”時,曾一度消失的責任感也漸漸出現。生活重歸穩定,責任感復甦,再加上心中對家庭以及愛的強烈渴望,查理帶著迫切的心情重回巴黎。“他想要回自己的孩子,對於他,沒什麼比這更重要了。他不再年輕,不再有那么多自私的打算和幻想”。
這次重訪巴比倫之旅,不僅是對過去揮霍放縱的贖罪,也是對人性的反思,更是對以金錢為中心的人際關係的批判與據棄,對傳統倫理道德觀的重新肯定。重訪巴黎之後,查理需要從瑪瑞思那裡獲得對女兒的監護權,把女兒帶到布拉格和自己一起生活,但過去的種种放縱行為卻造就了查理此時的困境,瑪瑞思對查理充滿怨恨和敵意。
當初瑪瑞思就“莫名其妙地懷疑她妹妹的婚姻能否幸福,在親眼目睹凌晨時分查理將妹妹海倫鎖在下著大雪的門外後,這一偏見已轉化為對查理的仇恨……瑪瑞思已把生命中所有的怨恨和恐懼築成了高牆將查理遠遠地隔開”。瑪瑞恩不相信如此冷漠不負責任的人能擔負起照顧女兒的責任。因此,查理若想取得女兒的監護權,必須贏得瑪瑞思的信任。他首先努力戒掉酒癮並克服淫慾,他每天最多只喝上一小杯酒。在酒吧老闆熱情邀請他時,他“連忙把頭縮了回去“,他理智而巧妙地躲避向他搭訕的女人所發出的挑逗的眼光,雖然“他依舊能感受到羅瑞恩四射的富於挑逗的魅力時,他仍清醒地認識到,現在他的生活節奏與過去完全不同了”;其次,在與瑪瑞思進行交涉時,面對瑪瑞思的咄咄逗人,他一忍再忍。對於指責,他坦承過去的錯誤並真心懺悔。他所做的努力贏得了瑪瑞思丈夫林肯的支持,並最終讓瑪瑞思看到“查理現在又是個腳踏實地的青年”。
查理的懺悔和誠意,最終慢慢化解了瑪瑞思內心的怨恨及不平,瑪瑞思好像已經把他當做家人看待了。然而,當查理經歷了心靈的洗禮、走在歸家路上的時候,與他相對的是他的兩個老朋友羅瑞恩和鄧肯。曾經的醉生夢死煙消雲散後,兩人並未覺醒,依舊沉浸在對過去的緬懷、對現實的逃避中。當查理幾乎獲取瑪瑞思的認同時,他們突然造訪。一見面,鄧肯朝查理搖晃著他的手指,一身的流氓氣;羅瑞恩甚至還惡意在眾人面前提起查理過去的放蕩行為。其輕挑浮誇的行為引起了瑪瑞思恐懼與厭惡,最終致使瑪瑞思對查理失望,使查理的心血毀於一旦。

創作背景

20世紀20年代經濟大蕭條之後,美國人開始發現,曾經的金錢讓多少人間美好的東西漸行漸遠,於是轉信求善求真求美的倫理道德,反思唯金錢是從的價值觀又成為時尚,人們開始了心靈的回歸之旅。菲茨傑拉德親身經歷並深刻體驗了這些變化,他以清晰敏銳的筆觸,痛定思痛的心情,完成了短篇小說《重訪巴比倫》。

人物介紹

查理
查理想要孩子的監護權,他到巴黎來是想重新獲得女兒的監護權,從很多方面來說他都應該接回奧諾莉亞,培養她成為一個經濟穩固、受人尊敬的布拉格的查爾斯·J·威爾斯的孩子。查理妻子已死、無可挽回,唯有女兒,是他情感的寄託。更重要的是女兒讓他有機會重新找回做人的價值和尊嚴他痛改前非、努力工作,為能給女兒好的生活條件和受教育機會,要回女兒監護權,他真的和過去抉別,意味著他的新生。
皮特斯·林肯
與查理一群人不同,皮特斯·林肯是美國傳統價值觀的堅守者。他心地善良、有家庭責任感。他體諒妻子的辛苦,更善待查理的女兒奧諾莉亞:他思想公正,心胸開闊,對查理給予了充分的理解、同情和支持,在20年代,股市易漲,查理等人投機鑽營、積露財富、不斷地創造著暴富的神話時,他仍不受誘惑、安心於自己中產階級淡定的生活。他代表了“爵士樂時代”能堅守傳統價值觀中沒有迷失的一部分人,所以作者給他設定的姓氏是林肯,讓人聯想到美國內戰中堅持南北統一的總統亞伯拉罕·林肯,這個姓氏象徵著堅定。
奧諾莉亞
查理的女兒叫做奧諾莉亞,和榮譽一詞接近,這個名字看出她象徵查理悔悟後要重新追回的尊嚴和榮譽,對過往的反思,讓查理認清了家庭、人倫之愛對於人生的意義。

作品鑑賞

作品思想

小說的故事發生在巴黎,但題目上卻稱作“巴比倫”作者是別有用意的。聖經中,古巴比倫城商業發達、物質極大豐富,正如主人公查理幾年前所處的繁華之都巴黎。這樣的世界充滿誘惑,猶太人忘記了摩西戒律,轉向崇拜巴比倫異教神,查理和妻子海倫等人丟棄一切美國傳統價值觀,接受了巴黎物質享樂主義的生活理念。古巴比倫城是罪孽和邪惡的溫床,姦淫,貪婪,奢侈等不義之行泛濫,查理和他的同伴們同樣無所不為,揮霍無度、縱情狂歡,酗酒,吸毒,儼然一個瘋狂的年代。
隨著小說故事情節的延伸,讀者已經清楚地看到,有錢的富人們幾乎都患有難以治癒的各種疾病,或者說,有了錢就等於有了病。查理對金錢的態度反映了他並沒有從過去學到什麼。他試圖開始相信品德和榮譽,如“他想一下子退回整整一代人的歲月,再象過去那樣相信品德永遠是寶貴的,別的一切都會消逝。”但他在彼得斯夫婦面前還是不由自主地誇口他現在掙得比以前還多,當他想表達對女兒的感情時,還是帶她到高級酒店就餐,到玩具店去買玩具,到帶國劇場看錶演;最後當他要回女兒的計畫受阻時,他非常沮喪。“現在除了結奧諾莉亞送些東西外,沒有什麼事情可做了。明天他要送好多東西給她。他覺得非常憤恨的是這又是錢的問題一他曾經把錢給過那么多的人。”查理這一人物代表著一代人對過去十年的深沉的反思和對現實生活的強烈的失落感。如同小說中所說的那樣:“因為1929年的雪不是真正的雪。假如不讓它成為雪的話,花點錢就行了。”
如同他的長篇小說一樣,菲茨傑拉德在他的短篇小說創作中竭力表現出美國公種不同階層人物的失敗命運以及他們對自身生活的憂愁,由此而產生的明顯的不安全感造成了這些角色的精神混亂、感情強亂和道德混亂。《重訪巴比倫》寫的是一個美國人的經歷,一代美國人的經歷,一個時代的經歷,同時也是人類的一個特殊經歷。然而,古巴比倫城瞬間坍塌,查理同樣很快失去了一切,金錢、愛情、妻子、女兒、朋友。

藝術風格

情節上希望與失望的相互交織以及最後悲劇的結局是菲獲傑拉德作品中的一大特點,作者主觀上對人生的絕望奠定了其作品悲劇的基調。在菲茨傑拉德一生的經歷當中,他也不斷感受與驗證著這一事實,社會是荒謬的,現實是殘酷的,人生是灰暗的。即使個人在主觀上對現實看的無比清晰,對夢想的追求作出種種的努力,也終究逃不開其悲劇的命運。這種灰色的基調幾乎存在於菲氏的所有作品當中,成為其作品的一個主旋律。
然而,菲獲傑拉德並非執意把《重返巴比倫》塑造成一個灰暗的,甘心墮落的“美國夢”破滅的故事。在其灰色人生悲劇及現實荒謬的主旋律下,讀者看到的卻是主人公查理的不斷對過去省視譴責和對未來的努力追求。這種清醒和融入使得主人公有了一種溫和的英雄氣質,他們以種種努力對自身的救贖,恰是對作者試圖對整個人類的救贖。

作品影響

1954年,《重訪巴比倫》由米高梅公司改編成電影《魂斷巴黎》,該片由理察·布魯克斯執導,伊莉莎白·泰勒主演。

作者簡介

F.S.菲茨傑拉德(Francis Scott Fitzgerald 1896~1940),美國小說家。1896年9月24日生於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市。父親是家具商。他年輕時試寫過劇本。讀完高中後考入普林斯頓大學。在校時曾自組劇團,並為校內文學刊物寫稿。後因身體欠佳,中途輟學。1917年入伍,終日忙于軍訓,未曾出國打仗。退伍後堅持業餘寫作。1920年出版了長篇小說《人間天堂》,從此出了名,小說出版後他與吉姍爾達結婚。婚後攜妻寄居巴黎,結識了安德遜、海明威等多位美國作家。1925年《了不起的蓋茨比》問世,奠定了他在現代美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成了20年代“爵士時代”的發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菲茲傑拉德成名後繼續勤奮筆耕,但婚後妻子講究排場,後來又精神失常,揮霍無度,給他帶來極大痛苦。他經濟上入不敷出,一度去好萊塢寫劇本掙錢維持生計。1936年不幸染上肺病,妻子又一病不起,使他幾乎無法創作,精神瀕於崩潰,終日酗酒。1940年12月21日迸發心臟病,死於洛杉磯,年僅44歲。菲茲傑拉德不僅寫長篇小說,矩篇小說也頻有特色。除上述兩部作品外,主要作品還有《夜色溫柔》(1934)和《末代大亨的情緣》(1941)。他的小說生動地反映了20世紀20年代“美國夢”的破滅,展示了大蕭條時朗美國上層社會“荒原時代”的精神面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