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渝北實驗中學

重慶渝北實驗中學

重慶渝北實驗中學,位於渝北區兩路,毗鄰重慶市空港開發區、210國道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緊挨渝北區圖書館、晚晴公園、渝北實驗國小,環境幽雅,交通便利,人文氛圍得天獨厚。學校現有國中教學班48個,學生2800餘人,教職工220人。學校占地22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2245平方米,校園花木掩映,窗明几淨,空氣清新,環境宜人。田徑場、籃球場、有排球場;教學實驗儀器齊備;圖書資料5萬餘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渝北實驗中學
  • 校訓:把優秀當成一種習慣,做更好的自己
  • 所屬地區:重慶市渝北區
  • 類別:公辦初級中學
  • 主要院系:校長辦公室 教務部
  • 現任校長:陳後林
簡介,師資力量,成績總結,地圖信息,

簡介

重慶市渝北區實驗中學是渝北區率先實行校長責任制的名牌老校。學校堅持“以人為本,以德為魂,以學為綱,以質為命,以法為治,以特為翼,科研為先,創新為尚”的辦學思路。堅持“一切為著全體學生全面發展,一切為著教師專業發展,一切為著學校可持續發展”籃糊懂臭的辦學宗旨,貫徹“勤、嚴、細、實、準、創”工作作風。建立了一套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導向、督促、評價、激勵的崗位管理機制,以系統、規範、日趨科學的舉措促使學校工作全面最佳化。學校辦學理念先進,辦學成績斐然,現已是一所設施一流、管理一流、質量宙影櫻一流、效益一流,讓社會讚許、政府滿意、家長信賴、學生嚮往的渝北名校,是渝北區國中教育的一面旗幟。它既有校園的神聖,又有公園的優美,更有家園的溫馨,是莘莘學子成長之樂土。
重慶渝北實驗中學教學樓重慶渝北實驗中學教學樓
陳後林,男,現任重慶市渝北區實驗中學校長。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渝北名師。全國優秀校長,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重慶市百佳人文校長,重慶市教育增量貢獻人物。渝北區青年崗位能手,渝北區首批德才兼備模範校長。渝北區第十二屆黨代表,第十三、十四屆政協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國小教育專業委員會學校管理研究中心副理事長,貴州師範學院“萬名中國小校長培訓工程”課程專家。
辦學理念
領導開明勤政,教師敬業善教為辦好學校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學校領導堅持以教師為本,始終相信和依賴廣大教職工的創造性勞動,大力推進學校的民主管理;教職工堅持以學生為本,充分尊重和關心每一個學生,儘量為學生提供教育、教學和生活等方面的一流服務;學校堅持以社會效益為本,誠懇歡迎和接受家長及社會各界的建議和監督。
教學工作以實施新課程改革為契機,加大教學改革力度,實施“理論為先導,學生為主體,以知識過手為出發點,以學法指導為著力點,以智力開發為著眼點,以創新養成為閃光點”的策略,突出課堂教學環節,狠抓課堂教學行為“七調控”。即一控講授時間,確保學生活動的強度和質量;二控信息開放性傳輸,形成主體互動傳遞狀態;三控“以學定教”情景,落實府轎海戰分層推進原則;四控教學內容,變單一授知為技能和思維訓練;五控作業層次性,體現分類訓練教學要求;六控手段創新,運用多媒體實施教學;七危多控程式時限,確保張馳有度有效教學。追求“更加先進的教學理念,更加有效的教學手段,更加民主的課堂氛圍,更加睿智的組織形式,更加充裕的自學時間,更加廣闊的探究空間”。理論更新,思想變革,已成為老師們的共識。在新課改實踐中,進一步創新教學管理策略,提出“全員性”、“全面性”、“過程性”、“細節性”、“活動性”、“創造性”原則,婚辣刪突出學生的主體意義。學校絕大多數教師如今的關注點已由過去的單一化走向多樣化,他們不僅關注新課標、新課程的開發、研究,而且對現代最新理論資訊的研究表現出了空前的興趣,不少教師深刻地感悟到面對新課程、新標準、新時代、進行一次徹底的洗腦已迫在眉捷。因此,老師們對現代社會對人才需求的多樣化和層次性有了深刻的了解,對師生間的相互地位、作用、運作方式、操作手段、活動重點和方向有了更深的認識,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求異創新精神等有了更多的關注,對待差生多了一些理解,對待困惑多了一份冷靜。仁愛教育、合作教育、創新榜槳府教育在教師們的教學活動中得到了更多的體現,並正走向普及,走向成功。從教師的教案來看,不少教師的教案設計突破了傳統模式的束縛,由單一的知識編程向師生雙向活動方案設計轉化。不少教研組充分挖掘個體智慧的整合,以年級為單位將教案設計化整為零,責任到位,然後集體研究,形成共識後完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與此同時,不少教師在課堂活動中的角色意識也悄然發生了更年性的變化,由過去教師作為知識的權威者和單一的傳播者向教師作為知識的發現和探索的導演者,參與者轉槳櫃匪型。不少教師倡導、主張的個性張揚、變式教學、對學生自主意識的培養、信任教學,以及對課堂結構的完美追求的執著性,都是實驗中學這個競技大舞台的閃光點。
德育工作以豐富而生動的主體性主題活動為載體,在序列訓練中求養成,在反覆踐習中求內化,在持續深入中求鞏固,把溫馨的疏導和嚴格的訓練結合起來,在個別的轉化中見力度,在藝術的過程中見功夫,在整體的風貌中見實效。為了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努力培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學校各級領導、全體教職工高度重視學生的思想道德工作,不斷學習,更新觀念,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從而牢固樹立了現代德育的五個理念:德育地位的核心理念,德育對象的主體理念,德育工作的整體理念,德育方法的載體理念,德育目標的內化理念。並努力構建德育工作系統中的十大環節:即觀念、行為、環境、實踐、閱覽、學科、榜樣、心理教育、家庭、社區,系統地強化其網路作用,切實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在德育管理工作中,我們堅持以德為魂,以“八大建設”為基礎,實行了全方位、多層次、大空間的綜合管理。
一是 “把德育隊伍建設作為根本”。我們加強了師德師風建設,堅持以德施教,言傳身教,學經驗,見行動,愛崗敬業,樂於奉獻。配備得力的年級組長和班主任,加強了學習、研究和交流,進行科學評價。加強了班主任、科任教師的老帶新工作,使一批年輕的班主任、科任教師脫穎而出。
二是“把力量建設作為基礎”。我們重視“全員育人”,整合教育力量。在學校黨支部的領導下,充分發揮德育工作“五條線”的教育管理作用,定期召開各級工作會議,研究情況,布置工作,提出要求。
三是“把班級建設作為支撐”。我們把班集體建設作為核心,實行了“班級全員自我管理模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就是把班級各項工作分解到人,落實責任制,強化自我管理,落實主體地位,把千頭萬緒的班級工作,分解成14個組。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查,結合對各責任人的評議,競選產生出多套班委輪流執政,班主任督查、指導、調整,把教育對學生的要求較好地內化為學生自己的意識和行動,達到了教育的目的
四是“把環境建設作為條件”。就內部環境,我們制定並執行了班容規範;綠化、淨化、美化、香化了校園,融藝術性、教育性於一體,感染和薰陶學生。就外部環境,爭取各部門的支持,減少對校園的負面影響;加強校門外近區的流動性巡視,加大了整治校園教育環境的力度,加強了對班主任、值周教師、保衛人員工作的責任考核。建立了“學校關心下一代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辦好了家長學校,定期召開家長委員會、家長會,尋求共同教育好學生的良策。
五是“把制度建設作為保證”。學校在執行新《守則》、《規範》的基礎上,制定了“安全教育‘十不準’規定”,“住校生管理制度”、“學生量化考核方案”、“學生獎懲條例”、“轉化後進生工作意見”、“課堂常規”等一系列制度與規範。在執行中,重教育、重表彰,每學年初均舉行隆重的表彰會、對上學年的三好生、優乾、十佳標兵、優秀團員、雙進步生、特長生、文明室長等進行表彰獎勵,樹立了榜樣。
六是“把目標建設作為導向”。目標建設具有導向激勵功能,它通過計畫來體現。學校加強了對德育處、團委、學生會、年級組、班主任、科任教師等各項工作目標的查閱、指導。與此同時,學生也訂立了實現品德目標的個人計畫,從而形成了學校德育工作管理網路。
七是“把活動建設作為載體”。為了科學地構建德育內容體系,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動,寓教於樂,我們選擇了良好的載體,在不同學月對學生進行不同主題的教育活動,掛主題標語,開主題班會,國旗下講話,參觀教育基地,烈士墓前宣誓傳等各種不同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動,以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八是“把方法建設作為手段”。在德育工作中,不斷創新德育的方式方法,從而增強了德育的科學性、實效性,學校各年級組長、班主任、科任教師積極參研“學業不良學生心理障礙的調節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在教育教學中,注重了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作用。時時、事事用“熱心、愛心、耐心、細心、恆心”去感化學生。學校開設了心理輔導室,安裝了心理輔導專線電話,設定了心理諮詢信箱,開闢了心理輔導專欄,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幫助了一大批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解決個體心理困惑,做到了讓學生困惑而來,滿意而歸。同時,加強了對學困生的教育轉化工作,建立了學困生轉化檔案,把學困生轉化率(80%以上)作為考核班主任和學科教師工作的一個定量指標 。在班級全員自我管理中,重視培養學困生的自尊意識,培養他們的積極參與意識,在實踐中嘗試成功,每學年初學校隆重的表彰會,設有“雙進步生獎,獎勵有明顯進步的原學困生。各學科教學認真實施“分層推進策略”,對學困生進行“教學觀照”。在科技體藝等活動中,注意吸收有專長的學困生參與,以成就感來刺激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高度重視用先進的教育理念來武裝學生,大量的教師能用愛去感染學生,用溫馨與智慧去撫慰教育對象睏倦、受挫和無助的心靈,在供給他們溫暖而睿智笑容的同時,首先是交給他們求知的鑰匙,並努力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特質。
學校一貫重視對品學兼優和貧困學生的資助,每年有十餘萬元的資金用於“扶貧助學、獎學”項目,確保困難學生進得來,留得住,能成才。學校食堂以真誠服務師生為宗旨,堅持不搞承包,以確保飯菜可口,質量良好,清潔衛生,服務一流。獲得了渝北區A級信譽單位稱號。
重慶渝北實驗中學是全區率先實行校長負責制的學校,學校非常重視領導班子建設,已經形成了一個集管理型、專家型、實幹型於一體的年輕有為的領導班子。他們既是學校管理的能手,也是教育教學的內行和專家。他們坐鎮教育、教學、管理的第一線去發現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籌劃學校的發展壯大之大計,是學校始終堅持的管理原則。領導班子帶頭“充電”、帶頭課改、帶頭以教為樂,是學校行政管理的最大特色。

師資力量

在特色教學方面,教師科研課改蔚然成風,學生在數、理、化、英語及藝術競技比賽中可謂戰線輝煌。近三年學校參與國家一級子課題研究5個,有的已結題,有的取得階段成果。教師在國家正規刊物發表文章160餘篇,在獻課、賽課、論文、科技方面獲區、市、國家級等獎70餘人次。學生參加數、理、化、英語奧賽獲國家、市、區級獎約占全區的40%,在全區獨占鰲頭;科技、徵文、書畫、體育等競賽獲獎1320餘人次。多為國家、市級一、二等獎。教學質量逐年攀升,2004年國中畢業進入一、三、八等原市屬6所重點中學50人,升聯招156人,全區前10名學生中,該校獨占半壁江山,一、三、五、七、九名均在該校。高考理科重點本科上線人數居全區第4名,一般本科、專科均居全區第3名,文科居同類學校之首。2005年國中畢業升入一、三、八、巴蜀等原市屬6所重點中學58人,聯招240人,全區前10名學生中一、二、三、四、五、八、九、十等名在該校。高考理科重點本科上線人數居全區第4位,總升學率居全區第3位,文科上線人數仍居同類學校之首。
廣大教師敬業愛崗,業務精湛。凡是到過渝北區實驗中學的人都會不禁感嘆道:“該校的教師就是不一樣”!即使在下班以後,老師們仍在找學生談心、接待家長、鑽研業務或備課批改作業。不少家長深有感慨地說:“區外學生之所以捨近求遠慕名來校就讀,最看重的就是實驗中學有一支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和一個勤政務實、年輕有為、蓬勃向上的領導班子。”正因為如此,學校多年來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學校連續11年獲得全區辦學水平評價一等獎。擁有“市民主管理示範學校”、“市文明禮儀示範學校”、“市教改實驗先進單位”、“市體育傳統項目名校”、“市校務公開先進集體”、“市科技活動先進單位”、“市家長學校先進單位”、“全國民眾體育工作先進集體”等眾多殊榮;校男子排球隊打遍川、渝無敵手,穩居全國青少年賽前列,曾獲“全國少年乙組第一名”。基本實現學生“合格+特長”,教師“達標+風格”,學校“規範+特色”的辦學格局。

成績總結

這些成績,是校領導班子團結、務實、向心力凝聚的碩果;是以校長丁如全為范的220名教職工崇尚一流,不懈進取、用心血和智慧譜寫的音符……。目前,實驗中學校正以厚德、篤學、尚思、進取的校風,敬業、愛生、博學、善教的教風,礪志、崇真、勤奮、創新的學風為巨大動力,與朝陽一起上路,搏擊教育春潮,在千帆競渡中獨展風采。
德育工作以豐富而生動的主體性主題活動為載體,在序列訓練中求養成,在反覆踐習中求內化,在持續深入中求鞏固,把溫馨的疏導和嚴格的訓練結合起來,在個別的轉化中見力度,在藝術的過程中見功夫,在整體的風貌中見實效。為了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努力培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學校各級領導、全體教職工高度重視學生的思想道德工作,不斷學習,更新觀念,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從而牢固樹立了現代德育的五個理念:德育地位的核心理念,德育對象的主體理念,德育工作的整體理念,德育方法的載體理念,德育目標的內化理念。並努力構建德育工作系統中的十大環節:即觀念、行為、環境、實踐、閱覽、學科、榜樣、心理教育、家庭、社區,系統地強化其網路作用,切實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在德育管理工作中,我們堅持以德為魂,以“八大建設”為基礎,實行了全方位、多層次、大空間的綜合管理。
一是 “把德育隊伍建設作為根本”。我們加強了師德師風建設,堅持以德施教,言傳身教,學經驗,見行動,愛崗敬業,樂於奉獻。配備得力的年級組長和班主任,加強了學習、研究和交流,進行科學評價。加強了班主任、科任教師的老帶新工作,使一批年輕的班主任、科任教師脫穎而出。
二是“把力量建設作為基礎”。我們重視“全員育人”,整合教育力量。在學校黨支部的領導下,充分發揮德育工作“五條線”的教育管理作用,定期召開各級工作會議,研究情況,布置工作,提出要求。
三是“把班級建設作為支撐”。我們把班集體建設作為核心,實行了“班級全員自我管理模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就是把班級各項工作分解到人,落實責任制,強化自我管理,落實主體地位,把千頭萬緒的班級工作,分解成14個組。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查,結合對各責任人的評議,競選產生出多套班委輪流執政,班主任督查、指導、調整,把教育對學生的要求較好地內化為學生自己的意識和行動,達到了教育的目的
四是“把環境建設作為條件”。就內部環境,我們制定並執行了班容規範;綠化、淨化、美化、香化了校園,融藝術性、教育性於一體,感染和薰陶學生。就外部環境,爭取各部門的支持,減少對校園的負面影響;加強校門外近區的流動性巡視,加大了整治校園教育環境的力度,加強了對班主任、值周教師、保衛人員工作的責任考核。建立了“學校關心下一代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辦好了家長學校,定期召開家長委員會、家長會,尋求共同教育好學生的良策。
五是“把制度建設作為保證”。學校在執行新《守則》、《規範》的基礎上,制定了“安全教育‘十不準’規定”,“住校生管理制度”、“學生量化考核方案”、“學生獎懲條例”、“轉化後進生工作意見”、“課堂常規”等一系列制度與規範。在執行中,重教育、重表彰,每學年初均舉行隆重的表彰會、對上學年的三好生、優乾、十佳標兵、優秀團員、雙進步生、特長生、文明室長等進行表彰獎勵,樹立了榜樣。
六是“把目標建設作為導向”。目標建設具有導向激勵功能,它通過計畫來體現。學校加強了對德育處、團委、學生會、年級組、班主任、科任教師等各項工作目標的查閱、指導。與此同時,學生也訂立了實現品德目標的個人計畫,從而形成了學校德育工作管理網路。
七是“把活動建設作為載體”。為了科學地構建德育內容體系,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動,寓教於樂,我們選擇了良好的載體,在不同學月對學生進行不同主題的教育活動,掛主題標語,開主題班會,國旗下講話,參觀教育基地,烈士墓前宣誓傳等各種不同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動,以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八是“把方法建設作為手段”。在德育工作中,不斷創新德育的方式方法,從而增強了德育的科學性、實效性,學校各年級組長、班主任、科任教師積極參研“學業不良學生心理障礙的調節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在教育教學中,注重了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作用。時時、事事用“熱心、愛心、耐心、細心、恆心”去感化學生。學校開設了心理輔導室,安裝了心理輔導專線電話,設定了心理諮詢信箱,開闢了心理輔導專欄,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幫助了一大批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解決個體心理困惑,做到了讓學生困惑而來,滿意而歸。同時,加強了對學困生的教育轉化工作,建立了學困生轉化檔案,把學困生轉化率(80%以上)作為考核班主任和學科教師工作的一個定量指標 。在班級全員自我管理中,重視培養學困生的自尊意識,培養他們的積極參與意識,在實踐中嘗試成功,每學年初學校隆重的表彰會,設有“雙進步生獎,獎勵有明顯進步的原學困生。各學科教學認真實施“分層推進策略”,對學困生進行“教學觀照”。在科技體藝等活動中,注意吸收有專長的學困生參與,以成就感來刺激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高度重視用先進的教育理念來武裝學生,大量的教師能用愛去感染學生,用溫馨與智慧去撫慰教育對象睏倦、受挫和無助的心靈,在供給他們溫暖而睿智笑容的同時,首先是交給他們求知的鑰匙,並努力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特質。
學校一貫重視對品學兼優和貧困學生的資助,每年有十餘萬元的資金用於“扶貧助學、獎學”項目,確保困難學生進得來,留得住,能成才。學校食堂以真誠服務師生為宗旨,堅持不搞承包,以確保飯菜可口,質量良好,清潔衛生,服務一流。獲得了渝北區A級信譽單位稱號。
重慶渝北實驗中學是全區率先實行校長負責制的學校,學校非常重視領導班子建設,已經形成了一個集管理型、專家型、實幹型於一體的年輕有為的領導班子。他們既是學校管理的能手,也是教育教學的內行和專家。他們坐鎮教育、教學、管理的第一線去發現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籌劃學校的發展壯大之大計,是學校始終堅持的管理原則。領導班子帶頭“充電”、帶頭課改、帶頭以教為樂,是學校行政管理的最大特色。

師資力量

在特色教學方面,教師科研課改蔚然成風,學生在數、理、化、英語及藝術競技比賽中可謂戰線輝煌。近三年學校參與國家一級子課題研究5個,有的已結題,有的取得階段成果。教師在國家正規刊物發表文章160餘篇,在獻課、賽課、論文、科技方面獲區、市、國家級等獎70餘人次。學生參加數、理、化、英語奧賽獲國家、市、區級獎約占全區的40%,在全區獨占鰲頭;科技、徵文、書畫、體育等競賽獲獎1320餘人次。多為國家、市級一、二等獎。教學質量逐年攀升,2004年國中畢業進入一、三、八等原市屬6所重點中學50人,升聯招156人,全區前10名學生中,該校獨占半壁江山,一、三、五、七、九名均在該校。高考理科重點本科上線人數居全區第4名,一般本科、專科均居全區第3名,文科居同類學校之首。2005年國中畢業升入一、三、八、巴蜀等原市屬6所重點中學58人,聯招240人,全區前10名學生中一、二、三、四、五、八、九、十等名在該校。高考理科重點本科上線人數居全區第4位,總升學率居全區第3位,文科上線人數仍居同類學校之首。
廣大教師敬業愛崗,業務精湛。凡是到過渝北區實驗中學的人都會不禁感嘆道:“該校的教師就是不一樣”!即使在下班以後,老師們仍在找學生談心、接待家長、鑽研業務或備課批改作業。不少家長深有感慨地說:“區外學生之所以捨近求遠慕名來校就讀,最看重的就是實驗中學有一支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和一個勤政務實、年輕有為、蓬勃向上的領導班子。”正因為如此,學校多年來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學校連續11年獲得全區辦學水平評價一等獎。擁有“市民主管理示範學校”、“市文明禮儀示範學校”、“市教改實驗先進單位”、“市體育傳統項目名校”、“市校務公開先進集體”、“市科技活動先進單位”、“市家長學校先進單位”、“全國民眾體育工作先進集體”等眾多殊榮;校男子排球隊打遍川、渝無敵手,穩居全國青少年賽前列,曾獲“全國少年乙組第一名”。基本實現學生“合格+特長”,教師“達標+風格”,學校“規範+特色”的辦學格局。

成績總結

這些成績,是校領導班子團結、務實、向心力凝聚的碩果;是以校長丁如全為范的220名教職工崇尚一流,不懈進取、用心血和智慧譜寫的音符……。目前,實驗中學校正以厚德、篤學、尚思、進取的校風,敬業、愛生、博學、善教的教風,礪志、崇真、勤奮、創新的學風為巨大動力,與朝陽一起上路,搏擊教育春潮,在千帆競渡中獨展風采。

地圖信息

位置:春華大道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