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大渡口區人民法院

重慶市大渡口區人民法院

重慶市大渡口區人民法院成立於1965年,其轄區為重慶市主城核心區域,轄區人口約30萬,面積約103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市大渡口區人民法院
  • 區位:重慶市大渡口區
  • 地址:大渡口區鋼花路29號
  • 郵政編碼:400080
  • 聯繫電話:68908979
  • 成立時間:1965.6.1
  • 全院人數:87人
  • 院長姓名:伍星
法院簡介,機構設定,法院建設,地理位置,

法院簡介

據史料記載,清朝道光年間,現大渡口地區的長江北岸設有義渡,該渡口為沿江數十里渡口之首,被民眾稱為“大渡口”,大渡口區由此得名。大渡口地區解放前歸屬四川省巴縣馬王鄉管轄。1939年,漢陽鐵廠遷到重慶大渡口,建造了“兵工署29兵工廠”,1949年11月,重慶解放後改為“101廠”,後更名為“重慶鋼鐵公司”。1952年大渡口劃歸九龍坡區管轄,設立大渡口街道辦事處,1953年九龍坡區人民法院設立“大渡口人民法庭”,3月,重慶市人民法院在重鋼公司設立“第一礦區專門人民法庭”。1965年6月1日,經中共重慶市委批准,成立了“重慶市大渡口工業區人民法院”,同時撤銷“第一礦區專門人民法庭”。同年,大渡口區建立,隨著行政區名的變化,在法院名稱上去掉“工業”二字,成為了今天的大渡口區人民法院。

機構設定

大渡口法院現設有監察室、政治處、研究室、審判管理辦公室、辦公室、立案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第一庭、民事審判第二庭、民事審判第三庭、執行局、行政審判庭、審判監督庭、司法警察大隊等14個部門.

法院建設

大渡口法院深入貫徹“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和“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方針,不斷加強和最佳化未成年審判工作,創新“一個中心、二個重心、三位一體”的工作模式,強化未成年審判在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功能。以未成年人的審判、幫教、維權工作為切入點,以在全市法院創新設立的“陽光助苗”工程和“小梅談心室”為載體,同時,該院創建的重慶市首個失足青少年技能培訓班運行良好,充分發揮審判職能、延伸法律服務,收到了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地理位置

重慶市大渡口區人民法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