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材料學院

重慶大學材料學院

重慶大學材料科學起源於原重慶大學冶金系,該學院學科齊全、設備先進、師資雄厚,是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學院下設6個系,即冶金系、材料成型系、建築材料工程系、裝飾材料與工程系、材料科學系和材料加工系。

學院擁有總面積20000多平方米的教學、科研及辦公用房,實驗研究設備2000餘台套,價值6000餘萬元。建有國內一流的的電鏡中心。建有功能完善、設備先進的現代化“冶金-材料工藝實驗大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大學材料學院
  • 創辦時間:1998年
  • 類別:教育部直屬大學
  • 主要院系:冶金系、材料成型系等
  • 前身:重慶大學冶金系
學科設定,師資建設,科研成果,發展歷程,

學科設定

學院設有冶金工程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兩個一級學科,下設冶金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和材料成型及控制3個本科專業,其中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包括材料科學建築材料、材料加工和建築裝飾材料4個專業方向。擁有材料學國家重點學科和鋼鐵冶金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擁有冶金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兩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後流動站
重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師資建設

現有在職教職工2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近150人,博士生導師30人,教授32人,副教授60人。學院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國家“973”計畫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入選者,國家十一五“863”計畫材料領域專家組成員,“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獲得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和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等優秀人才。
在校本科生2000餘人,博士、碩士研究生1000餘人。70多年來,累計培養博士、碩士和本科等專業人才近5萬人。

科研成果

學院始終高度重視科研工作,先後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973”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國家“863”計畫項目等國家級項目以及教育部、建設部、重慶市及兄弟省市的省部級科技項目1000餘項,承擔了企業委託科技項目2000餘項,同時,還承擔了一大批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國防科技項目。通過數十年的不斷積累和發展,逐步形成了包括冶金、材料科學、材料加工、材料成型建築材料複合材料、環保等領域的基礎理論研究及套用技術開發的完整科研體系,建成了國家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一大批科研基地,與600多家行業龍頭、骨幹企業建立了長期的、緊密的產學研合作關係。在鋼鐵冶金、鎂合金、材料加工及成型、核工業新材料、新型建材等方面形成了鮮明特色,部分研究領域的科技實力已進入國內領先、國際先進行列。先後獲得國家級科技獎10項,部省級科技獎60餘項。近五年來,實到科研經費超過1.8億元,正式出版專著和教材30餘部,獲權專利100餘件,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500多篇,其中SCI、EI收錄700多篇,以本學院為主的材料學科是重慶大學除工程學科外唯一進入ESI全球前1%的學科。

發展歷程

重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前身是始設於1935年的采冶工程系,後更名為礦冶工程系,冶金系、冶金及材料工程系;1998年首次更名為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00年又與原重慶建築大學建築材料工程系合併成立了新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1929年10月12日,重慶大學創建於重慶菜園壩楊家花園。初期只有文、理預科, 1932年成立文學院和理學院。1935年成立工學院,1935年9月,校長、礦冶專家胡庶華在工學院下設采冶工程系,采冶工程系分為採礦及冶金兩組。1941年采冶工程系更名為礦冶工程系。
抗戰時期,先後來礦(采)冶工程系任教的有魏壽昆、周志宏、周惠久、余名鈺、何杰(孟綽)、林清之(斯澄)、蔣導江、鄺英傑、馬載之、蔡承雲(女)、王紹瀛、劉綱、楊樹棠、丘玉池等著名教授。使礦(采)冶工程系得到快速發展,在國內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該系學生從三年級起分為採礦冶金兩組。冶金組設有普通冶金、鋼鐵冶金、非鐵冶金、電冶學、試金術、礦石分析等課程。該系擁有岩石實驗室、礦物標本室和普通礦物分析鏡、顯微照相機等教學設備。
1952年9月起全國開展大規模院系調整,在全國工學院院長會議及地質、採礦、冶金 3系專業會議期間,西南區小組即對西南區工學院的調整,提出了初步方案,並報經教育部批准。1952年9月初,西南文教部召開西南地區高等教育調整會議。主要討論“西南區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方案”,特別是重慶大學的調整方案。重慶大學由何魯、鄭衍芬、金錫如、宋殿賓、焦樹樑、王際強、江澤佳、蔣導江等出席參加會議。1952年院系調整後,重慶大學發展為一所理工結合以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設有11個系,將有色金屬冶煉及有色礦開採兩組調昆明,成為昆明工學院(現昆明理工大學)的一部分,重慶大學礦冶系也分為冶金及採礦工程兩個系。冶金系設有化學冶金和金屬材料兩個專業。
1952年至1966年,面對國家鋼鐵工業大發展的需要,培養鋼鐵工業的專門人才是當時的首要任務。為適應此需要,在教學組織上相繼成立了煉鋼、煉鐵、金屬學、軋鋼、冶金爐、冶金原理、化學等七個教研室。在專業設定上1959年以前只有鋼鐵冶金一個專業,1959年增設了軋鋼專業,又於1960年增設了金屬材料專業。至此,冶金系成為擁有鋼鐵冶金、軋鋼、金屬材料三個專業的教學單位,在校學生達1500人。1961年鋼鐵冶金專業招收了首屆研究生。1980年以後合併拓寬為鋼鐵冶金(化學冶金)專業,1986年又新辦的熱能工程(工業爐熱工及自動化方向)專業。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為實現專業的進一步調整和最佳化,1997年遵照國家新修訂的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重慶大學的鋼鐵冶金專業和熱能工程(工業爐熱工及自動化方向)專業合併調整為冶金工程專業。
1980年,為適應新時期的需要,冶金系更名為冶金及材料工程系。
1998年首次更名為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00年又與原重慶建築大學建築材料工程系合併成立了新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附錄:原重慶建築大學建築材料工程系歷史沿革
1952年,西南地區高等教育進行院系調整。將重慶大學、西南工業專科學校、川北大學、川南工業專科學校、成都藝術專科學校、西南交通專科學校共6所院校的9個土木、建築系(科)合併,於1952年10月6日批准成立重慶土木建築學院,校址選在沙坪壩區北街83號(原西南師範學院校址),學院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建立的新型大學。1953年9月雲南大學、貴州大學土木系調整來院。1954年5月25日更名重慶建築工程學院,成為西南地區唯一一所土木建築類高等院校,也是當時中央建築工程部唯一一所直屬高等學院。1978年2月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94年1月更名為重慶建築大學。
建築材料工程系的前身是設立於1953年12月的土木系建築材料教學小組(1953年12月,學院設定土木系和建築系,土木系下設建築材料等9個教學小組),1954年11月改為建築材料教研組,1973年11月,建築材料及製品教研組從土木系分出,與衛生工程系合併(1956年8月學院增設)為水氣與建材系。1979年5月水氣與建材系改名為城市建設工程系,1979年8月建材專業從城建系分出:成立建築材料與製品系,後改稱建築材料工程系,陳惟時、潘雙印、謝風舉、岳昌年、林芳輝、黃佳木先後任系主任。蒲心誠教授和林芳輝教授1991年獲評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徐家寶教授為重慶市第八、九屆政協委員。
建築材料專業於1959年開始招收四年本科學生,1961年將建築材料專業改名為建築材料與製品專業,1963年學院調整後設建築材料與製品五年制等5個本科專業,1970年11月建築工程材料及製品專業改為混凝土及製品專業,1982.11.18-28:混凝土及建築製品專改為建築材料及製品專業本科四年制, 後根據國家調整後的專業目錄改為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1984年月13日獲得建築材料碩士學位授予權(1980年起培養),1989年10月蒲心誠教授被批准為建築材料博士生導師, 1995年獲得建築材料博士學位授予權,1989年“改革課堂教學,加強實踐環節,提高建築材料課教學質量”獲得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1958.5.13學院與建工部建築科學研究院合作,成立建築材料研究組(組長楊珏)等4個研究小組,1959年擴大為室,1960年1月發展為建築材料研究所。
1964年3月學院科學研究所下設石膏建築製品研究組,1989年成立建築材料工程研究所,另設立矽酸鹽製品研究室、裝飾材料研究室。歷年來,在輕質膨脹大磚和頁岩磚、含鈦耐鹼纖維增強礦棉水泥、灰砂矽酸鹽混凝土及其製品、鹼礦渣水泥和鹼礦渣混凝土、特細砂混凝土及特細砂高質量混凝土,工業殘渣利用及地方性膠結材料、混凝土熱養護理論及套用技術等研究領域取得豐碩成果。“輕質膨脹大磚和頁岩磚等的試製與生產”1960參加省科技先代會並獲獎章, 1958年起楊珏副教授開始系統研究細砂混凝土,1978年獲得四川省科技大會獎和重慶市科技重大成果獎,1983年“沸騰爐渣水泥”獲煤炭工業部科技進步特等獎,1985年“熱介質定向循環養護坑新工藝”獲首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0年“TRS隔熱片新型室內裝飾材料” 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建材系長期以來一直重視學術交流,1959年1月蘇聯混凝土專家莫爾卡夫來院講學,1989年11月舉辦首屆“全國灰砂矽酸鹽建築製品“學術研討會,1990年蘇聯烏克蘭基輔建築工程學院克里文科院士被聘為外聘專家,1991年蘇聯烏克蘭基輔建築工程學院魯諾娃院士應邀來學院舉行接觸硬化膠凝材料系列專題學術講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